海玉杰
肝移植患者延續性護理的應用分析
海玉杰
目的全面分析延續性護理在肝移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93例肝移植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措施, 分析患者護理效果及存活率。結果93例肝移植術后患者經延續性護理現今隨訪2年,3例患者因術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導致死亡, 存活率為96.8%。100%患者均能夠準確堅持服藥,謹遵醫囑, 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每位患者均能夠按時復診, 并使終身隨訪服務到位。結論 延續性護理在肝移植患者護理工作中具有顯著應用效果, 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提高患者存活率。
肝移植患者;延續性護理;應用效果
肝移植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多, 術后并發癥多以及各種侵入性操作均會給患者術后預后帶來困難, 影響手術效果, 提高患者病死率。現今肝移植術各種難題均得到有效改善, 而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患者存活率則是臨床研究重點關注問題[1]。本院根據多年護理經驗, 于術后采取延續性護理, 取得讓人滿意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93例肝移植患者于2011年5月~2012年8
月期間到本院就診, 其中男71例, 女22例;年齡26~60歲,平均年齡(45.2±3.1)歲;原發性肝癌51例, 肝硬化失代償期22例, 肝硬化肝硬化12例, 急性重癥肝炎5例, 原發性淤膽型肝硬化3例。
1.2 護理方法 ①成立延續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肝移植中心主任、醫生以及2名肝移植協調員。由協調員為患者提供直接性護理, 其協調員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 熟悉肝移植護理基礎知識, 具備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②加強信息資料管理。根據肝移植注冊系統收集和記錄實時數據[2], 對患者實施全程跟蹤服務, 通過電話、電子郵件、上門隨訪等方式為患者提供所需服務。③并發癥預防及護理。感染、排斥反應、骨質疏松、膽道等并發癥是影響患者恢復的關鍵性問題,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 及時發現異常問題并有效處理。患者出院后要隨時觀察患者術后遠期并發癥, 叮囑患者定期復查, 及早發現盡早治療。④藥物護理。患者術后需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 為了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需告知患者堅持用藥的重要性, 謹遵醫囑用藥, 不可隨意增加藥物劑量或減少, 并告知患者用藥相關知識, 掌握與其他藥物配伍禁忌, 如避免使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紅霉素、酮康唑等藥物會增加血藥濃度,利福平、異煙肼等藥物會降低血藥濃度[3]。⑤飲食護理。患者日常飲食中, 以低糖、低脂、少量脂肪、豐富維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選擇如米飯、饅頭、粗糧等復合主食,盡量選擇瘦肉、雞、魚、奶制品及蛋類, 避免生冷、熏制、高脂肪、辛辣等食物, 少吃多餐, 不可暴飲暴食。⑥健康宣教。定期復查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的關鍵措施, 督促患者定期復查, 若出現不適情況應及時與協調員聯系, 預約來院就診時間。同時告誡患者應戒煙戒酒, 適當運動, 做適宜腦力和體力勞動, 促進身體康復。
93例肝移植術后患者經延續性護理現今隨訪2年時間,3例患者因術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導致死亡, 存活率為96.8%。所有患者均能夠準確堅持服藥, 謹遵醫囑, 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每位患者均能夠按時復診, 并使終身隨訪服務到位。
延續性護理在肝移植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可滿足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 患者出院后依然可以與醫院保持聯系,再出現健康問題后, 通過延續性護理能夠及時解決和處理,滿足了患者健康需求。在延續性護理實施中, 通過成立相應小組, 包括醫護人員、患者、家屬及社會志愿者, 定期組織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使相關人員能夠了解肝移植方面的健康知識, 由患者之間相互溝通交流, 給予必要的社會關心支持,對緩解患者負面情緒起到顯著效果。同時在患者出院復查期間, 可以為患者辦理肝移植親情醫療卡[4], 使患者來院復查時能夠享受掛號免費, 優先檢查等項目, 使患者能夠感受到來自醫院的關心和愛護。加強患者的隨訪力度, 不斷完善護理內容, 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延長生存時間。通過本次研究,93例肝移植術后患者經延續性護理現今隨訪2年時間,3例患者因術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導致死亡, 存活率為96.8%。所有患者均能夠準確堅持服藥, 謹遵醫囑, 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每例患者均能夠按時復診, 并使終身隨訪服務到位。由結果可以看出通過與患者的溝通與隨訪, 幫助患者及時發現異常問題, 能夠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提高存活率。且加強患者用藥指導, 使患者出院后能夠堅持不懈、長此以往正確用藥, 謹遵醫囑服藥, 在醫師指導下調整用藥情況,以此避免發生藥物錯服和漏服的情況。且延續性護理, 能夠使患者出院后也能夠加強對自身的監護, 掌握基本的并發癥發生知識, 在發現異常情況時也能夠高度重視, 及時就診,在發現異常問題后也能夠及時就醫。
為了提高患者出院后復診率, 需要為患者建立隨訪檔案,隨時提醒和督促患者按時用藥、按時復查, 并準確記錄隨訪情況以及觀察指標的各項情況, 確保隨訪期間不會遺漏每一例患者, 實現真正的終身隨訪服務。患者在出院后, 成立肝移植護理小組能夠與患者保持密切聯系, 關心、指導患者生活, 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患者隨訪前, 均要主動與患者聯系, 為來院復查提供方便, 且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適當運動, 加強健康宣教, 為患者提供全程的優質性護理服務, 幫助患者解決實際性問題, 以此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總之, 延續性護理在肝移植患者護理工作中具有顯著應用效果, 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提高患者存活率, 同時也提高了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自我監護能力, 幫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應用價值顯著。
[1]劉志華, 趙金彩, 趙莉, 等.優質護理服務在肝移植患者中的運用體會.河北醫藥,2011,33(19):3030-3031.
[2]李麗瓊, 陳琪爾, 鄺燕華, 等.漂浮導管在肝移植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08,23(20):1851.
[3]鄧敏娉, 張劼, 李玲, 等.人性化護理在腎移植患者中的應用.廣東醫學,2007,28(4):667.
[4]呂君, 董蘭.預見性護理在肝移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5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150
2014-12-18]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