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巖
不同護理模式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比較
崔巖
目的對比不同護理模式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120例確診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系統化失眠護理模式進行干預。采用SPIEGEL睡眠量表對兩組干預前后的睡眠質量情況進行評估。結果兩組干預前后SPIEGEL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系統化失眠護理模式能夠提高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失眠護理;冠心病;高血壓;睡眠質量
高血壓病最常損害的靶器官之一是心臟, 高血壓在冠心病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長期血壓升高將會導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纖維化, 使冠狀動脈血流供應發生障礙, 影響其儲備能力。近年來, 由于人類壓力大, 失眠的發生率也逐漸增高, 失眠將會引起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壓升高, 加劇病情[1]。研究表明, 系統化失眠護理模式能從各方面對患者進行干預, 改善患者睡眠質量, 穩定病情。本文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120例, 旨在探討不同護理模式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 所有患者均患有冠心病及高血壓, 且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納入標準[2],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60例。觀察組中男24例, 女36例, 年齡47~79歲, 平均年齡(63.5±5.8)歲, 病程4個月~6年, 平均病程(3.7±1.4)年;觀察組中男33例, 女27例,年齡43~81歲, 平均年齡(64.9±5.6)歲, 病程3個月~6年,平均病程(3.9±1.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進行常規檢查,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包括醫護人員對患者作息時間的安排和睡眠知識的宣教。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系統化失眠護理模式, 具體方法如下:①居住環境。醫護人員應對患者居住的病房進行定時清理, 并將病房溫度調為患者舒適溫度,為患者選擇適合的床墊, 且為失眠的患者選擇安靜的病房,降低噪音。②定時記錄。對患者進行全面觀察, 記錄患者睡眠情況, 并對失眠嚴重的患者給予失眠藥進行治療。③藥物護理。對患者服用的藥物進行嚴密檢查, 禁止使用對睡眠有影響的藥物, 且根據患者睡眠情況對患者使用藥物進行增減。④心理護理。專業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知識宣教, 且定時與患者進行聊天, 傾聽患者內心的不安與煩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滿足患者的需求, 盡量減少外界的不良信息對患者的影響。⑤按摩護理。在患者入睡前對患者進行穴位按摩, 醫護人員用大拇指指腹對患者的印堂到太陽穴進行按壓, 再沿著眉梢向太陽穴進行按壓, 重復進行20 min。采用SPIEGEI睡眠量表對兩組干預前后的睡眠質量進行評估。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夜醒次數干預前評分為(6.21±1.21)分, 干預后為(4.21±0.82)分;深度睡眠干預前評分為(6.27±1.29)分,干預后為(4.25±1.32)分;醒后感覺干預前評分為(6.12±1.03)分, 干預后為(4.07±1.32)分;總評分干預前為(31.62±1.25)分, 干預后為(20.33±2.17)分;觀察組患者夜醒次數干預前評分為(6.11±0.97)分, 干預后為(0.71±0.28)分;深度睡眠干預前評分為(5.98±1.24)分, 干預后為(0.69±0.46)分;醒后感覺干預前評分為(6.03±1.02)分, 干預后為(0.85±0.27)分;總評分干預前為(30.94±1.04)分, 干預后為(6.21±1.23)分。兩組患者干預后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絕大多數老年人都會患有高血壓或冠心病,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危險是非高血壓的2~3倍[3], 且血壓升高水平與患者冠心病的發生率有密切關系。由于老年人對疾病知識缺乏, 對自身疾病的忽視, 使得自身疾病的發生率逐漸增加, 若患者治療不及時, 則會導致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臟性猝死的發生。此外, 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由于大腦血供減少, 時常會發生失眠。患者對病情的擔心、焦慮等都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 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研究發現[4], 系統化失眠護理模式能夠從多方面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護理, 如建立正確的睡眠認知, 降低患者焦慮、緊張的情緒, 對患者進行適度的按摩。本研究發現, 兩組SPIEGEL睡眠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在夜醒次數、深度睡眠、醒后感覺、總評分上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系統化失眠護理模式有助于患者緩解失眠癥狀, 從而降低由失眠引起的患者病情加重。
綜上所述, 系統化失眠護理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睡眠質量, 改善患者焦慮情緒, 從而穩定患者病情,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胡桂芳, 黃映華, 陳雪云.不同護理模式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 臨床護理雜志, 2014, 13(6):30-31.
[2] 田穎, 邱海葉.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動態血壓的監測及護理.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4, 20(21):2682-2684.
[3] 王秀平, 趙敏, 趙淑梅. 6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壓的護理干預效果觀察.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33(1):54-55.
[4] 余建琴, 朱利月.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不良情緒及生活方式依從性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生, 2014, 52(12): 108-11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201
2015-07-15]
;473000 河南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