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 劉晶 李凌飛 魏麗 李興
綜 述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大鼠脂聯素水平與TGF-β1及細胞間粘附分子的關系
李園 劉晶 李凌飛 魏麗 李興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是成人致盲的主要原因, 是嚴重的微血管病并發癥之一。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 可能與轉化生長因子-β1 (TGF-β1)及細胞間粘附分子相關。研究顯示脂聯素可使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獲得緩解。
脂聯素;糖尿病;轉化生長因子-β1;細胞間粘附分子;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微血管病變中最嚴重的一種并發癥。其主要病理表現為微動脈瘤、出血斑點、硬性滲出、棉絨斑、靜脈串珠狀以及黃斑水腫等, 廣泛缺血會引起視網膜或視盤的新生血管、視網膜前出血、積血及牽拉性視網膜脫離, 為成人致肓的首要原因[1]。脂聯素(Adiponectin)作為一種由脂肪組織分泌的細胞因子, 研究證實其具有抗炎、抗動脈粥樣硬化, 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等多種作用。近期研究發現, 脂聯素(ADP)與糖尿病微血管病變關系密切, 脂聯素可能通過影響TGF-β1及細胞間粘附分子發揮其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發展的作用。
ADP是近年發現的由脂肪組織分泌的內源性生物活性蛋白質。其具有抗炎、抗動脈粥樣硬化、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以及調節能量代謝等作用[2]。在2 型糖尿病的發病過程中, 血漿脂聯素水平與胰島素敏感性相平行[3]。趙濤等[4]證明了糖尿病(DM)患者血清脂聯素水平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與陳燕銘等[5]證實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脂聯素水平明顯低于無視網膜病變者 , 且與隨視網膜病變程度加重進一步降低的結果一致。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 在肥胖糖尿病和單純高血糖癥患者體內ADP水平降低, 并且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前期研究表明[7,8], 脂聯素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保護作用。給予外源性的脂聯素可以改善1型糖尿病小鼠的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破壞和視網膜血管的損害[2], 即隨著糖尿病的進展脂聯素水平逐漸降低, 如加用外源性脂聯素可明顯改善病變情況。
TGF-β1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的生長因子, 由巨噬細胞、平滑肌細胞、血小板等分泌。其參與免疫調節、影響細胞外基質成分的合成并且調節多種不同細胞的生長、分化和移行[9]。生理狀態下, TGF-β1可抑制脈絡膜血管內皮細胞的增生和分化、控制成纖維細胞的功能、抑制毛細血管芽, 最終平衡眼后段細胞外機制的代謝。病理狀態下間質聚集及膠原增多、收縮與TGF-β1有關。近年來以通過減少病變組織產生過多的TGF-β1來預防或阻斷纖維化已成為纖維化防治研究的熱點。曾有實驗表明, 糖尿病患者TGF-β1的合成和分泌增加[10]。已有文獻報道, 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腎小管與間質中TGF-β1的表達就有變化[11]。其為引起色素上皮細胞(RPE)細胞增值的活性物質[9], 可通過促進血管外基質的增生, 破壞血視網膜屏障, 促進新生血管的產生,最終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由此可見抑制視網膜組織中TGF-β1的表達, 在一定程度上對預防和延緩DR的發生和發展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ICAM-1(細胞間粘附分子-1)是在細胞與細胞基質之間相互作用的跨膜糖蛋白, 分布在血管內皮細胞、巨噬細胞、活化的淋巴細胞、各種上皮細胞及成纖維細胞等表面。可與多種細胞表面成分結合, 增加炎癥細胞在浸潤部位停留時間,增加抗原表達和淋巴細胞活化, 促進炎癥的發生和發展[12]。作為一種炎癥標記物, 在白細胞的粘附、聚集及趨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3]。其中炎性細胞粘附于血管內皮細胞是由ICAM-1介導的[14]。當血管內皮細胞受到損傷時, 聚集的炎性細胞可誘導ICAM-1的表達上升[15,16]。有研究表明, 細胞間粘附分子在血糖控制較差的大鼠視網膜表達增加[17], 而抑制ICAM-1的表達, 可以減輕炎性細胞浸潤, 從而減輕細胞損傷[18], 這可能是糖尿病血管病變發生、發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由于長期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病變, 是一種涉及多種細胞因子的非常復雜的視網膜疾病。其病理發展的關鍵步驟為, 白細胞黏附于視網膜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導致的內皮細胞損傷壞死、血視網膜屏障破壞、通透性增加等病理變化[19]。目前已證實糖尿病可以損害上皮細胞、色素上皮細胞、Muller細胞和神經節細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作為成人致盲的主要因素, 是一種最嚴重、最常見的血管并發癥, 與糖尿病的病程有一定的關系。隨著病程的延長,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程度越重。
有研究表明, TGF-β1及細胞間粘附分子, 可以影響視網膜微血管基底膜的生長。高血糖狀態時, 異常的白細胞通過粘附分子粘附于視網膜血管上, 在糖尿病患者和動物模型中, 視網膜內ICAM-1表達增加[11], ICAM-1通過與炎性細胞的相互作用導致了內皮細胞凋亡, 進而導致新生毛細血管的生長。而TGF-β1是導致各種細胞增值的活性物質, 持續高血糖狀態下可以促進該細胞因子的表達[9], 進一步導致視網膜微血管內皮細胞及基質的增生, 進而導致視網膜病變的加重病變。多數研究表明, 脂聯素與TGF-β1及細胞間粘附因子之間存在負相關。即脂聯素水平越低TGF-β1及細胞間粘附因子表達越明顯、視網膜病變越嚴重, 脂聯素可緩解持續高血糖狀態下視網膜病變程度。另外, ADP隨著糖尿病的病程延長, 其水平逐漸降低, 失去對視網膜的保護作用。
總之,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之一,為成年人致盲及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發病機制目前還不清楚, TGF-β1及細胞間粘附分子在視網膜新生血管、血管內皮基底膜增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脂聯素具有抑制細胞間粘附分子及TGF-β1的表達的作用, 有可能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保護因子之一。
[1]Zhang X, Saaddine JB, Chou CF. Prevalence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2010,304(6):649-656.
[2]毛丹娜, 藺濤.脂聯素對1型糖尿病小鼠視網膜節細胞和血管的影響.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12,34(3):472-474.
[3]俞勻, 朱大龍.脂聯素及其受體研究進展.醫學研究生學報,2005,18(9):841-844.
[4]趙濤, 吳易珊.血清脂聯素水平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相關性研究.中國醫療前沿,2010,9(5):7-8.
[5]陳燕銘, 王一娜, 鐘毅敏, 等.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和脂聯素水平的變化.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1,27(6):1154-1158.
[6]Zhu W, Cheng KK, Vanhoutte PM, et al.Vascular effects of adiponectin: Molecular mechanis and potentialther apeuticinter intervention. Clin Sci(lond). Cell Metab,2008,114(5):361-374.
[7]廖文強, 龐燕, 張翼冠.脂聯素抗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氧化損傷的作用研究.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9,25(3):456-459.
[8]Kadowaki T, Yamauchi T. Adiponectin receptor signaling:a new layer to the current model,2011,13(2):123-124.
[9]茍文軍.轉化生長因子-β/Smad信號轉導通路的泛素化調節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的作用.中華實驗眼科雜志,2013,31(9):902-904.
[10]李婕, 楊寧, 王思敏, 等.普伐他汀對2型糖尿病大鼠視網膜組織中轉化生長因子β1 表達的影響.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2,41(4):303-306.
[11]安娜, 劉惠蘭, 王英.2型糖尿病腎病大鼠腎小管間質病變及TGF-β1、HGF和CTGF表達的變化及意義.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08,29(3):315-320.
[12]黃文林, 朱孝峰.信號轉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6.
[13]黃雌友, 姚偉峰.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細胞間粘附分子-1水平變化及與血管內皮功能的關系.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6,14(2):153-155.
[14]唐澤耀, 王世龍, 林原.川芎嗪注射液對糖尿病神經組織并發癥保護作用及機制的研究進展.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1,25(1):114-115.
[15]Bucolo C, Leggio GM, Drago F. Eriodictyol prevents early retinal and plasma abnormalities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Biochem Pharmacol,2012,84(1):88-92.
[16]Leal EC, Martins J, Voabil P. Calcium dobesilate inhibits the alterations in tight junction proteins and leukocyte adhesion to retinal endo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diabetes. Diabetes,2010,59(10):2637-2645.
[17]李會娟, 沈和榮, 邵桂芳, 等.川芎嗪對糖尿病大鼠視網膜病變IL-1β和ICAM-1表達的影響.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36):4016-4017.
[18]路文革, 宏英, 王建平.垂體腺普酸環化酶激活肽對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細胞間粘附分子表達的影響.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7,10(2):53.
[19]易茜璐, 于明香.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機制.復旦學報(醫學版).2010,37 (5):604-6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193
2014-12-24]
山西省歸國留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 :2012088)
030001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內分泌科
李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