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高宏
人性化護理對小腸術后患者的影響分析
謝高宏
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對小腸術后患者的影響。方法140例小腸術后患者, 依據對患者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常規護理組(140例)和人性化護理組(140例)。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人性化護理組滿意度為91.43%, 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84.2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應用于小腸術后患者有著較好的護理效果, 可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
人性化護理;小腸術后;效果
本院近年來將人性化護理應用于小腸術后患者中, 為患者創造了家居式的治療氛圍, 讓患者在治療的時候充分體會到醫療工作者對其的關懷, 降低了自身的思想負擔, 進而積極的投入到治療中去, 有著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來本院進行就診的280例小腸術后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 依據對患者的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常規護理組(140例)和人性化護理組(140例)。常規護理組患者年齡16~77歲, 平均年齡(41.3±3.71)歲。有36例患者學歷為初中及以下, 占25.71%;有61例患者學歷為高中及中專, 占43.57%;有23例患者學歷為大專, 占16.43%;有20例患者學歷為本科及以上, 占14.29%。人性化護理組患者年齡16~78歲, 平均年齡(41.5±4.44)歲。有35例患者學歷為初中及以下, 占25.00%;有60例患者學歷為高中及中專, 占42.86%;有24例患者學歷為大專, 占17.14%;有21例患者學歷為本科及以上, 占15.00%。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護理法進行護理;人性化護理組基于常規護理法, 還配合如下治療方法。
1.2.1 人性化護理 醫護工作者上崗時可以化淡妝同時要做到舉止文雅, 以一個優質的職業形象在患者面前呈現出來。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 護理工作者要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溝通,給予患者精神支持和鼓勵, 讓患者以飽滿的斗志去對抗疾病。同時, 護理工作者要告訴患者治療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 并向患者介紹一些成功案例, 從而讓患者有著更強的信心去對抗疾病, 讓患者的緊張和恐懼心理降到最低, 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要認真作答, 從而讓其積極的配合醫生做好治療。
1.2.2 基礎護理 患者手術后要臥床休息, 為傷口提供恢復時間。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而舒適的休養環境。勤幫患者翻身和擦拭身體, 防止褥瘡的發生。患者手術后恢復一段時間, 可以指導其進行適當的活動, 避免劇烈活動, 幫助患者選擇寬松和舒適的面料衣物, 保護其傷口。密切觀察患者術后傷口變化, 如果患者傷口出血或滲液減少不明顯或者出現水腫等異常現象時, 要及時報告醫生對癥治療。如果患者造口周圍皮膚發炎時, 及時涂抹護膚劑, 若出現糜爛, 需要先抹潰瘍粉, 再對傷口噴護膚劑, 并且貼上造口袋, 定時幫助患者擦拭碘伏。
1.2.3 飲食護理 患者手術后早期應禁食, 給予腸外營養支持, 但此種方式會使得患者腸胃使用不足, 進而伴隨導管感染等并發癥。因而當患者恢復腸道功能后, 引導其早進食,多食清淡溫和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 切忌刺激性食物, 要飲用適量的水, 如果進食新食物時, 要先少量, 如果沒有伴隨過敏現象再選擇繼續食用。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 自設問卷調查表, 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 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人性化護理組72例(51.43%)患者非常滿意, 56例(40.00%)患者比較滿意, 12例(8.57%)患者不滿意;常規護理組67例(47.86%)患者非常滿意, 51例(36.43%)患者比較滿意, 22例(15.71%)患者不滿意;人性化護理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1.43%,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84.2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于小腸腫瘤, 其和腸胃部位的腫瘤相比, 有著相對較低的發生率, 但是惡性腫瘤發生率相對較高[1,2], 有研究發現,大約3/4的小腸腫瘤患者都屬于惡性腫瘤[3]。一般, 都是采用手術切除治療小腸腫瘤, 而切除之后患者的排泄功能就由造口擔任[4,5]。因為人工造口在體內連接后, 容易給患者造成較大的感染, 因而護理工作就更加重要。
本院近幾年將人性化護理充分運用到小腸術后患者中,醫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對小腸術后患者進行合理的護理措施, 從而在緩解患者身體痛苦的同時, 也幫助患者疏通心結,消除治療的消極情緒, 從而積極的投入到治療中, 進而實現患者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在本次研究中, 經過研究發現, 人性化護理組滿意度91.43%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的84.2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 人性化護理有著較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 人性化護理應用于小腸術后患者, 患者對護理工作有著較高的滿意度, 護理效果更好, 值得進一步推廣和研究。
[1]吳春曉, 鮑萍萍, 黃哲宙,等.上海市消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現況和時間趨勢分析. 胃腸病學, 2012(17):513-520.
[2]陳勇堅, 陳文華.腫瘤急癥358例臨床分析.中國臨床醫生, 2012(40):60-62.
[3]張騫, 畢建軍, 周健國,等. 原發小腸間質瘤的預后影響因素分析.中國醫刊, 2012, 47(2):66-69.
[4]邱立新, 伍冀湘, 王宇夫,等. 原發性小腸惡性腫瘤誤診原因分析.中國醫藥, 2008(3):98-99.
[5]沈浩, 李步天, 唐偉勇.原發性小腸腫瘤41例臨床診治體會.中國臨床醫生, 2014(7):54-5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69
2015-06-25]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醫院普外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