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琴
舒適護理應用于骨科臨床護理中的護理體會
王鳳琴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應用于骨科護理中的護理體會。方法300例骨科患者, 依護理方法不同分為A組和B組, 各150例。A組行舒適護理模式, B組行普通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A組患者滿意度為91.3%, 明顯高于B組的82.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模式在骨科臨床護理中進行應用, 提高患者滿意度, 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舒適護理;骨科;護理體會
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 在此護理模式下, 護理人員能夠幫助患者從生理﹑心理﹑社會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本科近年來將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骨科臨床護理中,治療效果相對較好, 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來本院就診的300例骨科患者, 依護理方法不同分為A組和B組,各150例。A組中男76例, 占50.7%, 女74例, 占49.3%, 平均年齡(52.70±3.97)歲。21例為肱骨骨折;29例為尺橈骨骨折;17例為股骨骨折;33例為脛腓骨骨折;19例為腰椎骨折;31例為股骨頸骨折。B組中男75例, 占50.0%, 女75例,占50.0%, 患者平均年齡(52.80±4.15)歲。23例為肱骨骨折;27例為尺橈骨骨折;19例為股骨骨折;31例為脛腓骨骨折;21例為腰椎骨折;29例為股骨頸骨折。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骨折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B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A組基于B組護理法配合舒適護理, 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 對于骨科患者來說, 大多會伴隨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波動, 擔心疾病愈后。因而護理人員要以親切的表情﹑溫暖的語言主動與患者交流, 關心患者, 讓其充分了解自身病情, 減輕對疾病的恐懼感, 進而積極的配合治療。要和患者家屬及時做好溝通交流, 幫助患者制定適合的護理計劃, 及時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 以舒適的心境接受治療。
1.2.2 疼痛護理 骨折初期, 由于骨折斷端損傷神經肌肉組織, 所以造成患者疼痛難耐, 因而告知患者疼痛的病因及機制, 減輕心理壓力, 提高對疼痛的耐受力。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讓患者與親朋好友聊天﹑玩手機﹑聽音樂或幫助患者輕微按摩患肢等。肢體腫脹也會使疼痛加重, 因此, 抬高受傷的肢體適, 可以減輕局部腫脹引起的疼痛。夾板﹑石膏等外固定過緊引起的疼痛, 應及時適當放松解除壓迫, 同時警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生。
1.2.3 飲食護理 骨科患者大都行動不方便, 活動量不足,容易造成便秘或者尿路感染等并發癥, 尤其臥床患者, 告知患者多飲水, 每天2000 ml以上。多食流質食物。患者需要多攝入粗纖維類食物, 如芹菜﹑韭菜等, 同時需要重視水果的食用, 以保證維生素的攝入。保證攝入優質蛋白及鈣質,如魚﹑肉﹑蛋﹑蝦皮﹑牛奶等以促進骨折早日愈合。指導患者家屬定時進行順時針腹部按摩, 促進患者腸蠕動, 確保按時排便。
1.2.4 功能鍛煉的護理 向患者說明功能鍛煉的重要性,使其積極主動參加鍛煉, 制定鍛煉計劃, 可以早期指導患者行肌肉舒縮運動和適當活動骨折近端的正常關節, 骨折中期開始主動活動各關節, 骨折后期繼續關節活動和肌肉力量鍛煉。
1.3 觀察指標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患者滿意度, 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發現, A組中, 80例(53.3%)患者態度為非常滿意;57例(38.0%)患者基本滿意;13例(8.7%)患者不滿意;B組中, 69例(46.0%)患者態度為非常滿意, 54例(36.0%)患者基本滿意;27例(18.0%)患者不滿意;A組患者滿意度(91.3%)明顯高于B組(82.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于骨科患者來說, 絕大多數都是采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 而手術之后伴隨的各類不適也是患者發生各類并發癥的重要導火索。手術時候伴隨的疼痛會使得患者的交感神經反射受到刺激, 進而伴隨5-羥色胺等物質而引起患者伴隨血管收縮的現象而使得患者因為缺血影響進一步的愈合, 更有甚者伴隨誘發血栓, 因而也難免出現低落而焦慮的情況,嚴重者甚至抑郁。所以, 在患者圍術期進行合理的護理十分重要[2]。而在舒適護理模式下, 能夠通過護士和患者的積極溝通, 緩解和改善其身心伴隨的癥狀, 使得患者更為積極的投入治療, 并且和醫護工作者積極配合, 進而使得治療效果得以保證[3]。
最近幾年, 本院在對骨科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 充分應用了舒適護理模式, 采取預見性的護理方式, 不僅重視對患者身體痛苦的相關護理, 也更加重視對患者精神的相關護理, 并且重視患者病房氛圍的布置, 能夠在第一時間解決患者的身心問題, 進而幫助患者更為積極投入到與疾病對抗中,實現患者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4,5]。
本次研究中, 和以往研究類同, A組骨科患者滿意度為91.3%明顯高于B組的82.0%(P<0.05)??梢? 將舒適護理模式在骨科中進行應用, 有著較為明顯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骨科患者, 有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 護理效果明顯, 值得進一步推廣和研究。
[1]蒲靜, 王心紅.舒適護理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附76例報告).貴州醫藥, 2009, 33(1):90-91.
[2]黨慧蓮.骨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舒適護理. 基層醫學論壇, 2014, 18(33):4498-4499.
[3]張詠梅.舒適護理對骨外科術后疼痛患者的護理效果.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4, 1(12):2256-2257.
[4]陳雪梅. 骨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舒適護理.中國醫藥科學, 2013, 3(6):118-119.
[5]孫穎. 舒適護理干預對骨外科患者術后疼痛及焦慮的影響.中國醫藥科學, 2013, 3(10):130-1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73
2015-08-28]
114002 鞍鋼集團總醫院骨一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