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濤
機械通氣患者腸內營養同時行間斷胃腸減壓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和護理
楊宏濤
目的探究機械通氣患者腸內營養同時行間斷胃腸減壓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影響。方法100例機械通氣患者, 按入科時間的單雙日分組, 單日為觀察組50例, 經鼻胃管腸內營養同時行間斷胃腸減壓;雙日為對照組50例, 經鼻胃管腸內營養未行胃腸減壓。觀察兩組嗆咳﹑誤吸﹑X線胸片改變和痰培養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VAP的發生率。結果觀察組VAP發生率為42%, 低于對照組的80.0%(P<0.05)。觀察組患者發生嗆咳﹑誤吸﹑X線改變﹑痰培養陽性例數少于對照組, VAP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經鼻胃管腸內營養同時行間斷胃腸減壓可明顯降低機械通氣患者VAP的發生率。
機械通氣;腸內營養;胃腸減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VAP是建立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MV)治療48 h后和或停機拔管48 h內發生的肺實質感染性疾病, 是MV過程中常見的嚴重并發癥[1]。在我國VAP發病率為4.7%~55.8%, 病死率為19.4%~51.6%, 機械通氣時間延長5.4~14.5 d, ICU留治時間延長6.1~17.6 d[2]。呼吸機輔助通氣患者因不可經口進食, 為了保證患者的營養攝入, 提高機體抵抗力, 早日康復, 需要行胃腸營養。但此類患者往往存在很多有利于胃﹑食管返流和肺吸入的因素。有研究[3]證明, 胃內容物的返流及誤吸是VAP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有效的阻斷胃-口-下呼吸道感染途徑, 降低VAP的發生率。抽取50例機械通氣患者, 采用腸內營養同時行間斷胃腸減壓, 取得顯著效果。現將研究過程及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09年7月~2013年2月入住ICU并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100例, 以入科時間的單雙日分組。單日為觀察組50例, 男34例, 女16例;年齡55~92歲, 平均年齡(68.24±5.32)歲;其中腦血管病23例, 肺部疾病18例, 外傷術后9例。雙日為對照組50例, 男37例, 女13例;年齡60~91歲, 平均年齡(70.15±3.28)歲;其中腦血管病29例, 肺部疾病15例, 外傷6例。所有病例均在建立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后予留置鼻胃管, 留置時間為1~18 d。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分類﹑機械通氣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經鼻胃管腸內營養同時行胃腸減壓。對照組經鼻胃管腸內營養未行胃腸減壓。
1.2.1 觀察組 采取間斷胃腸減壓的方法[4];①經鼻胃管持續泵入腸內營養液3 h后, 停止30 min。②連接一次性負壓引吸引器行胃腸減壓, 持續30 min。③嚴密觀察引流液的量﹑性質﹑顏色并記錄。④如果引流液≤150 ml維持原速度,≤50 ml增加輸注速度20 ml/h,>150 ml/次暫停輸入, 通知醫生, 給予胃腸動力藥。
1.2.2 對照組 持續泵入營養液, 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腹痛﹑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不適, 發現情況及時報告醫生,遵醫囑減慢或停止泵入;若無不適, 則逐漸增加泵入速度至60~80 ml/h。
1.3 護理 嚴密監測胃殘余量﹑防止返流誤吸, 每3小時抽吸1次胃殘余量, 如果殘余量≤150 ml, 維持原速度, 如果殘余量≤50 ml, 增加輸注速度20 ml/h, 如果殘留量>150 ml,暫停輸注或減慢速度。腸內營養期間保持床頭抬高30~45°,有利于胃排空及腸蠕動, 降低返流誤吸的風險, 有助于預防VAP的發生。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嗆咳﹑嘔吐﹑誤吸﹑X線胸片改變和痰培養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VAP的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6例(12%), 對照組27例(54%)因為嚴重的VAP而改變了營養方式, 兩組患者癥狀﹑X線胸片﹑痰培養陽性﹑VAP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嗆咳10例, 嘔吐5例, X線胸片斑片狀陰影23例, 痰培養陽性12例, VAP發生率為42%(21/50)。對照組:嗆咳16例, 嘔吐13例, X線胸片斑片狀陰影32例,痰培養陽性23例, VAP發生率為80.0%(40/50)。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發生嗆咳﹑嘔吐﹑誤吸﹑X線胸片斑片影﹑痰培養陽性的例數明顯減少(P<0.05), VAP發生率明顯降低,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
機械通氣患者胃腸蠕動慢, 致使營養液在胃內潴留;氣管插管刺激患者咽喉, 使其失去保護性反射;吸痰刺激患者咳嗽, 增加腹壓, 這些都是導致胃內容物返流和誤吸的原因。研究證明, 返流和誤吸發生率的高低與胃內容物的多少有直接關系[5]。機械通氣患者普遍存在胃-肺感染途徑, 而導致VAP的重要致病菌就是消化道內菌群。本研究中, 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患者發生嗆咳﹑嘔吐﹑誤吸﹑X線胸片斑片影﹑痰培養陽性的例數明顯減少(P<0.05), VAP發生率明顯降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提示經鼻胃管腸內營養同時行間斷胃腸減壓能夠明顯降低VAP的發生率。
[1]冷飛燕, 趙金龍. 機械通氣患者腸內營養同時行胃腸減壓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 2012, 47(6):504-505.
[2]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預防和治療指南(2013).中華內科雜志, 2013, 52(6):524-543.
[3]張慶玲, 劉明華, 劉玉馥,等.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胃肺感染路徑的前瞻性研究.中華燒傷雜志, 2004, 20(1):20-22.
[4]McClave SA, Snider HL. Clinivcal use of gastrice residul volumes as amonitor for patients on enterfil tube feeding.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02, 26(6 Suppl):43-48.
[5]張美琪, 王黎梅, 步惠琴, 等.胃腸內營養液持續泵入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中華護理雜志, 2010, 45(9):795-79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74
2015-08-10]
114001 遼寧省鞍山市中心醫院 ICU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