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華
干擾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療中的不良反應及護理
李慶華
目的研究干擾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療中的不良反應及護理。方法采用干擾素治療6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患者進行用藥前后護理及不良反應觀察應對等一系列的護理措施, 觀察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及護理措施應對的成效。結果64例患者用藥理想, 用藥過程中部分患者出現不良反應, 經相應的治療護理后好轉并順利完成治療, 無藥物相關并發癥發生。結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應用干擾素治療期間, 進行藥物應用前后護理, 藥物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應對是患者順利完成抗病毒治療的保證。
慢性乙型肝炎;干擾素;不良反應;護理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已成為我國發病率﹑感染率最多的疾病, 對人類的危害排在傳染性疾病的首位。我國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為60%~70%;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約占總人口的7.18%, 以此計算, 全國約有9300萬人攜帶乙肝病毒,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2000萬例[1]。干擾素具有抑制細胞分裂﹑調節免疫﹑抗病毒抗腫瘤等多種作用[2]。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療, 但干擾素用藥期間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 很多患者因不能忍受而被迫停止治療, 因此針對干擾素治療期間不良反應采取不同護理措施進行應對, 是干擾素治療CHB的重要保證, 對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選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采用干擾素治療6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患者進行用藥前后護理及不良反應觀察應對等一系列的護理措施。觀察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及護理措施應對的成效?,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采用干擾素治療6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8例, 女26例。年齡25~48歲, 平均年齡(37.35±9.55)歲;文化程度: 小學及以下8例﹑初中10例﹑高中31例﹑大專及以上15例; 64例患者均具有干擾素的藥物應用指征。納入標準[3]:①乙型肝炎病毒(HBV)復制HBeAg陽性及HBV DNA陽性;②血清谷丙轉氨酶(ALT)異常。③患者均知情同意使用干擾素治療。排除標準[3]:①血清膽紅素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②失代償性肝硬化;③自身免疫性疾??;④有重要臟器病變。
1.2 治療方法 選用由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派羅欣注射液(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 每支180 μg/0.5 ml, 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時本品的推薦劑量180 μg/次, 1次/周, 共48周, 腹部或大腿皮下注射, 同時輔以保肝藥物。
1.3 用藥后不良反應 64例患者在用藥1周內:60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 體溫波動38~40℃, 伴有頭痛﹑全身乏力﹑四肢酸軟等癥狀;25例患者出現食欲不振, 下降;10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9例患者在注射部位出現皮膚過敏現象﹑紅腫﹑瘙癢等癥狀;2例出現白細胞下降;5例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癥狀。
1.4 護理措施應對
1.4.1 發熱護理 患者首次注射干擾素后部分患者會出現鼻塞﹑流鼻涕﹑發熱﹑肌肉酸痛﹑頭痛等癥狀, 用藥后4~8 h出現高熱﹑持續4~12 h。用藥后3~5 d自行緩解[4]。因此,用藥前應告知患者使用干擾素后會出現的發熱反應, 避免患者過度恐慌。若體溫<38℃無需處理 , 囑患者多飲溫開水,臥床休息;體溫≥38℃采用冰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 必要時可肌內注射復方氨林巴比妥2 ml, 同時多飲溫開水以利降溫;觀察患者降溫后有無虛脫癥狀;如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四肢發涼等及時通知醫生給予相應護理;對患者出汗較多, 應更換衣物, 防止感冒。
1.4.2 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護理 出現消化系統癥狀的患者, 應告知其臥床休息, 避免使用油膩及刺激性強的食物, 調整飲食結構, 給予低脂﹑低鹽﹑適量蛋白質﹑維生素﹑糖, 足夠熱量的食物, 以清淡飲食為主。注意保持營養充分, 維持機體的營養平衡。
1.4.3 造血系統反應護理 干擾素應用后通常會使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一般發生于用藥后第1周, 白細胞減少40%~60%, 而后趨于穩定[4]。因此, 用藥前告知患者干擾素有化療細胞毒性, 這種白細胞數量減少是一過性的。只要密切觀察即可。定期檢查血常規, 如白細胞減少可遵醫囑皮下注射重組白細胞刺激因子﹑口服鹽酸小檗胺。癥狀嚴重可考慮停藥。在白細胞減少期間, 應指導臥床休息, 盡量限制活動,避免受累﹑著涼等。各項護理處置工作嚴格無菌操作, 每日為患者進行口腔﹑皮膚等基礎護理工作, 病房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 每天通風, 空氣消毒機進行病房的空氣消毒, 避免發生感染。
1.4.4 皮膚護理 注射干擾素期間應采取以下措施:①嚴格無菌操作, 皮膚瘙癢患者避免抓撓皮膚, 以防造成皮膚感染。②注射部位:可選擇臍周進行皮下注射, 因臍周皮膚較上臂三角肌下緣皮膚薄, 其中含纖維少, 注射疼痛能相應減輕。另外臍周毛細血管豐富, 藥物利于吸收, 保留時間短等,發生皮膚過敏幾率低。③進針角度:30~40°角進針, 不宜過深或過淺, 過深刺入肌肉影響藥物吸收, 過淺刺入皮內引起紅腫﹑硬結。④對皮膚發生過敏, 應避免熱敷皮膚, 必要時征求皮膚科意見, 局部涂抗過敏藥膏或口服抗過敏藥物。⑤避免在皮膚瘢痕﹑硬結處注射, 出現硬結時應熱敷局部,理療等給予相應的處理。
1.4.5 精神抑郁護理 ①醫務人員應多給予患者關愛, 耐心細致做好對患者解釋工作, 講解相關檢查的注意事項, 解除患者顧慮。②鼓勵患者多與病友﹑醫務人員交流, 分享其治療感受, 宣泄患者不良情緒, 保持樂觀情緒, 同時介紹患者治療成功病例, 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③多與家屬溝通介紹干擾素的治療過程, 讓家屬多給予患者包容﹑關懷﹑愛護?;颊呒覍賹颊哧P心和鼓勵, 不但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更在精神上﹑心理上獲得安慰, 從而減輕心理負擔。④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使患者身心愉快, 積極配合治療, 增加患者對醫務人員信任。
本組64例患者使用干擾素過程中大部分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 給予相應治療護理后, 均順利好轉并完成治療。
干擾素是目前治療慢性肝炎有效的藥物[5]。具有療程長, 不良反應大, 患者心理負擔重, 尤其副作用對患者影響使患者因不能忍受干擾素副作用而被迫停藥。護士在患者應用干擾素前, 應先了解干擾素作用﹑副作用﹑適應證與禁忌證。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同時對其副作用采取相應護理措施, 降低干擾素的毒副作用。護士要做好患者思想和心理咨詢工作。以消除患者對干擾素的恐懼心理。鼓勵患者多參加體育運動,增強患者對干擾素的耐受性。通過以上護理措施使患者能保持積極心態配合治療, 促進疾病的早日康復。
[1]張春, 米忠友.慢性乙型肝炎現代綜合治療新進展.臨床軍醫雜志, 2010, 38(6):1062-1064.
[2]劉慧.慢性乙型肝炎的干擾素治療.山東醫藥, 2011, 51(7):104.
[3]高丹鳳.干擾素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護理進展.護理學報, 2010, 17(22):1719.
[4]趙璐, 劉巍.干擾素治療65例慢性乙型肝炎不良反應觀察及護理.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06, 5(4):435.
[5]李海軍, 康富標, 楊新英, 等.干擾素及其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進展.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 2010, 37(2):133-1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90
2015-09-06]
110001 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