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育紅
中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袁育紅
目的觀察健脾養胃湯聯合中藥敷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效果。方法30例運用中藥內服加外治方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 分析其臨床療效。結果治療3個月后, 完全緩解20例(66.6%), 好轉6例(20.0%), 無效4例(13.3%), 總有效率為86.7%。結論健脾養胃湯聯合中藥敷臍在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時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 值得借鑒應用。
慢性萎縮性胃炎;健脾養胃湯;中藥敷臍
慢性萎縮性胃炎大多數由淺表性胃炎發展而來, 其病變常擴展至腺體的深部, 腺體被破壞﹑數量減少, 固有層纖維化, 黏膜變簿的特點。目前臨床上雖然西醫治療的藥物有很多, 但治療效果卻不理想, 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黏膜萎縮的病理狀態。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整體治療方法, 發揮中醫藥的特色, 作者運用自擬健脾養胃湯聯合中藥敷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海門市人民醫院中醫內科門診收治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30例, 經胃鏡檢查, 均確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其中女20例, 男10例;平均年齡51.56歲。病程1~5 年, 平均病程3 年;幽門螺桿菌(Hp)陽性23例, Hp陰性7例;根據胃鏡分級標準, 其中Ⅰ級20例, Ⅱ級8例, Ⅲ2例;根據組織病理學的評分標準:輕度20例, 中度7例, 重度3例。排除標準:①患者合并有消化性潰瘍﹑腫瘤等;病理組織學檢查胃黏膜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疑似有惡變傾向者;②伴有嚴重心﹑肺等系統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④過敏性體質患者。
1.2 治療方法 ①健脾養胃湯聯合中藥敷臍治療。主要組方:黨參10 g﹑黃芪20 g﹑莪術10 g﹑茯苓15 g﹑白術10 g﹑蘇梗10 g﹑木香10 g﹑枳殼10 g﹑甘草6 g。如果患者伴有較明顯的中焦虛寒, 則加用高良姜﹑香附等;如果膽汁反流者可加用旋覆花﹑柴胡﹑郁金等;如果患者消化不良, 可加用焦山楂﹑六神曲等;如果發現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 可加用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如果患者伴有腸上皮化生, 可加用穿破石﹑半枝蓮等。1劑/d, 治療3個月為1個療程。②中藥敷臍:藥用當歸﹑烏藥﹑小茴香﹑乳香﹑沒藥﹑丁香﹑冰片等各等份, 粉碎成極細末后混勻, 每次取藥粉1小匙,約3 g左右, 用醋或黃酒調和, 制成大小約0.5 cm厚的藥餅,然后把藥餅敷于神闕穴, 外用膠布固定24 h, 每隔1 d貼1次,如果發現皮膚發皰, 立即停止使用。治療3個月后復查胃鏡檢查。
1.3 療效評定標準 臨床癥狀療效評定標準:完全緩解:胃黏膜炎癥消失;好轉:胃黏膜萎縮的面積明顯減少>1/3,腸化生消失;無效:胃黏膜萎縮面積無改變甚至有所加重。總有效率=完全緩解率+好轉率。
30例患者經治療, 完全緩解20例, 占66.7%;好轉6例,占20.0%;無效4例, 占13.3%, 總有效率為86.7%。
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于祖國醫學“胃痛”﹑“痞滿” 等范疇,與“吐酸”﹑“嘈雜”等有密切的關系[1]。在臨床中發現女性患者比男性多, 可能與女性多思多慮有密切的關系, 久思傷脾, 久慮傷肝, 如果肝氣郁結日久, 瘀血必然內生, 阻滯胃絡。慢性萎縮性胃炎一般病程都較長, 癥狀常常反復發作, 根據“久病多虛”和“久病多瘀”的特點, 在治療過程中作者認為“脾胃虛弱”和“瘀血”是該病的主要病因病機。因此, 治療時采用健脾養胃﹑理氣活血相結合的治療方法。方中有效仿李東恒的補中益氣湯, 配有黃芪﹑黨參﹑白術三藥, 有補氣健脾, 扶正固本的功效, 氣行則血行, 血行則瘀去;木香﹑蘇梗﹑枳殼三藥調理氣機, 中焦氣化正常;茯苓性味甘平, 其色白,能補脾土, 致五臟之清氣;莪術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配伍黃芪, 使祛邪而不傷正。現代藥理研究證實, 莪術有抗腫瘤的作用, 黃芪能提高免疫力, 臨床證明黃芪和莪術, 這一藥對具有扶正祛邪, 益氣化瘀的作用, 為治療本病常用的藥物。
神闕為五臟六腑之根, 神元歸藏之本[2]。臍部敷藥是屬于中醫特色的一種外治方法, 簡單方便, 價格便宜, 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 臨床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胡冬青等[3]認為穴位貼敷治療法廣泛應用于各種消化系統疾病, 其中在治療胃脘痛上運用廣泛, 是一種潛力很大的中醫外治方法。
神闕穴藥物易吸收敷臍藥方中丁香﹑小茴香﹑烏藥具有溫里祛寒, 理氣和胃之效;肉桂補火助陽, 推動氣血的運行,與活血化瘀的當歸﹑乳香﹑沒藥合用, 活血化瘀的功效更好。
在藥物治療的同時, 注意飲食要有規律, 一日三餐需按時定量, 忌食辛辣﹑刺激性等食物, 如煙﹑酒﹑茶﹑咖啡等。飲食需少量多餐, 食物品種要多樣化, 增加營養, 減少胃部負擔為原則。
經過臨床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運用健脾養胃湯配合中藥敷臍內外結合的治療方法, 療效滿意,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要注重活血化瘀藥物的使用, 能改善胃黏膜固有層的纖維化,盡量逆轉或改善腸上皮化生, 阻斷或預防病變向癌方向發展的可能, 在治療過程中無一例不良反應, 值得臨床推廣和使用。
[1]張聲生, 李乾構, 唐旭東, 等.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治療共識意見.中醫雜志, 2010,5(18):749-753.
[2]高樹中.中醫臍療大全.濟南:濟南出版社, 1997:1-9.
[3]胡冬青, 曹志群.穴位貼敷療法在消化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河南中醫, 2012,32(9):1248-12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3.199
2015-09-01]
226100 江蘇省海門市人民醫院中醫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