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茗 吳 玲
1.貴州省興仁縣醫療保險管理中心,貴州興義 562300 ;2.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醫院,貴州黔西南州 562400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種類的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并且逐步凸顯,醫患矛盾是常見的一種矛盾之一[1]。醫患緊張不僅擾亂了社會的正常秩序,同時也影響了全面健康水平,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該研究在2012—2013年通過對該地區定點醫療機構的醫患關系情況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選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患者2000例進行觀察,根據是否針對醫患關系緊張采取針對性措施分為實驗組(主要是針對醫患關系緊張采取針對性措施)1000例,常規組(主要是采取常規的管理措施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管理)1000例,兩組住院患者的病情特點、個人資料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
對照組 給予常規的管理措施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管理。
實驗組 在常規管理措施基礎上實施針對醫患關系緊張的管理措施:①加強醫德醫風的教育;②加強醫務人員的風險培訓;③加強醫患溝通;④公開醫療各項費用;⑤加強正面的輿論宣傳。
觀察兩組患者醫患關系調查情況主要是很和諧、比較和諧、有點緊張和很緊張的比例情況。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建立數據庫,針對醫患關系調查的計數資料通過c2檢驗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醫患關系調查情況(見表1)實驗組很和諧、比較和諧、有點緊張和很緊張的比例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表1 兩組患者醫患關系調查情況[n(%)]
醫患關系是醫務人員和患者在醫療過程中的特定關系,醫療成為人際關系中的關鍵點。醫患關系的核心是通過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共同努力,抵御疾病,從而結成目標和利益的共同體[2]。在醫療服務過程中,醫患雙方需要相互信任、理解和協調配合。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以下3種觀點:①首先是醫療體制不合理和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屬于醫患矛盾產生的根源所在,我國的醫療服務質量、醫療費用監管制度和醫療服務保障機制不健全進一步激化醫患之間的矛盾;②無法正確的認識市場化在醫療服務作用中的局限性,導致醫患關系緊張,對于福利性醫療的認知錯位,促使政府、社會責任向醫療機構轉移,從而形成了醫患關系的緊張,另外醫療服務市場化的過程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出現了背離,從而誘發醫患關系緊張[3];③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和以下6個方面因素有關,社會保障因素、醫院和醫務人員因素、醫療服務的監管因素、醫療市場因素、醫療規則不完善和社會文化等[4-5]。通過分析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采取以下的針對性的措施,改善醫患關系,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①加強醫德醫風的教育:醫務人員直接面對的是患者和家屬,醫務人員自身的素質、醫德醫風直接關系到醫院的外在形象[6-7]。加強醫德醫風的規范化和具體化,針對醫德醫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獎懲措施[8-9];②加強醫務人員的風險培訓:定期為醫務人員進行風險培訓,強調醫務人員的責任是救死扶傷,幫助醫務人員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醫務人員的風險意識,深刻的了解到醫務工作是關系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從患者角度出發,患者至上的理念投入到工作之中;③加強醫患溝通:醫患溝通是每一名醫務工作者的必修課,醫務人員要以積極地狀態和心態面對醫患溝通,醫務人員要摒棄自己的私心,以仁愛之心面對患者,從內心以良好的情緒面對患者。從患者角度考慮,深切的感受患者對疾病和死亡的懼怕和焦慮,理解患者的急躁、疑惑的心理,強化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提高護患溝通的水平。醫務人員一方面要包容和關愛患者;另一方面要掌握醫患溝通的技巧,通過細致的觀察和耐心的傾聽,和藹的講解和熱情的激勵,幫助患者建立起戰勝疾病的自信心;④公開醫療各項費用:醫療機構要公布患者就診過程中的醫療費用明細,每天對醫療費用、醫囑和檢驗的清單進行核對,促使患者可以明白醫療費用的產生和去向,消除患者對于醫療費用的疑惑,贏得患者對于醫療服務的信任;⑤加強正面的輿論宣傳:在保證醫療服務高質量的同時提高和媒體的解釋,和媒體共同努力,醫療服務建立起正面的形象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真正的從根本上改善醫療環境,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綜上所述,針對醫患關系緊張采取措施在定點醫療機構中應用后,可以明顯的改善醫患關系,降低醫患糾紛的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1] 馬樂娟,朱冬芳.防范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J].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1,19(2):170-172.
[2] 周繼平,竇宏偉,周洋,等.推行信用等級認證規范管理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基于泰州市姜堰區的實踐[J].衛生經濟研究,2013,32(6):21-24.
[3] 李陳芳.建立醫療糾紛檔案對于建立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性分析[J].醫學信息 ,2011,24(4):2227-2228.
[4] 陳蕓,杭化棟,張文杰, 南京市高淳區開展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信用等級評定工作的實踐與成效[J].江蘇衛生保健,2014,16(3):7-9.
[5] 武建康,白繼庚,盧祖洵,等.醫療保險誠信的構建策略[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 ,2013,30(1):3-5.
[6] 夏萍,莊巖,盧傳堅,等.我國醫療質量多維綜合評價方法的循證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11(2): 226-230.
[7] 陳世景,于魯明,常文虎.北京市10個遠郊區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村級定點醫療機構布局探討[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4,28(2):18-22.
[8] 吳曉明,李士雪,黃磊,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監管研究綜述[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1(283):38-40.
[9] 夏迎秋.實施定點醫療機構信用等級評審建立新農合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J].江蘇衛生保健,2014,1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