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榮(麗水市蓮都區聯城農業技術服務站,浙江麗水323000)
麗水市蓮都區基層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建議
吳志榮
(麗水市蓮都區聯城農業技術服務站,浙江麗水323000)
隨著浙江大地“五水共治”的開展,規模養殖場轉型、升級、改造等一系列措施正在有序推進。建立一支組織健全、隊伍精干、技術精良、運轉有序的基層動物防疫隊伍,以維護畜產品衛生質量安全,構建動物防疫屏障,確保農村畜牧業健康發展,顯得尤為迫切。筆者主要在鄉鎮基層從事畜牧獸醫和動物防疫工作,現就基層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談點想法和建議,供參考。
1.1 重要性認識不足 一是部分領導重視不夠。歷來都有重發展,輕防疫的觀點,認為政府抓發展,防疫工作是業務部門的事。二是畜禽養殖戶認識不足。受經濟條件和農村“重養輕防,重治輕防”思想的影響,只著眼于眼前利益,拒絕免疫接種等情況時有發生。三是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文化程度偏低,技術水平較差。大多沒有經過系統培訓,對動物防疫工作只能起到敷衍應付作用,且勞動報酬、待遇較低,影響工作積極性。
1.2 管理體制不順 鄉鎮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一般一個鄉鎮只有一個防疫干部,人手不足,尤其是春秋防疫季節很難適應。且村級防疫員一般多為兼職工作,一年一聘常會造成隊伍不穩,大多存在機構運轉不暢,職責分工不清現象。
1.3 不能適應疫病防控需要 養殖業由分散養殖向規模養殖轉變后,動物疫病的種類發生明顯變化,主要表現為病原變異快,流行特點復雜多變。而鄉鎮基層動物防疫機構大多基礎設施較差,部分動物疫病防控單位又無獨立辦公場所,化驗儀器和檢測設備等簡陋,不能適應疫病防控需要。
2.1 加強領導,建立有效的動物防疫管理體系 鄉鎮基層動物防疫工作是集技術和行政于一體,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和強制性,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提高全社會對動物防疫工作的認識。“畜牧業效益在規模,成敗在防疫”,一定要把動物防疫工作置于事關全局的重要位置,納入各級政府的日常工作安排,把動物防疫經費和防疫基礎設施建設納入財政預算,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技術等手段層層建立動物防疫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把動物防疫工作視為安全生產中的重要工作內容,使動物防疫的有關政策、法規和措施落到實處。
2.2 依法管理,健全動物防疫制度建設 一要嚴格加強執法監督檢查力度,推行全程監管,決不放松警惕。二要健全疫情報告責任制和過錯追究制,對瞞報、漏報、謊報疫情者,要依法處理。三要建立科學決策機制,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動物性食品安全監管、人畜共患病監測、預防等方面,加強與公安、工商、衛生等部門的協作,互通信息,配合運作。
2.3 增加投入,強化基層防疫隊伍建設 基層防疫機構和隊伍是開展動物防疫工作的基礎,是預防動物疫病和保障動物性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蓮都區基層動物防疫機構雖較健全,但大多為農村獸醫轉制人員,文化水平偏低,業務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防疫隊伍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動物防疫工作的整體水平。因此,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工作條件的同時,一定要穩定基層防疫隊伍,適當提高待遇,解決后顧之憂。
2.4 加強培訓,提高相關人員法律意識 基層動物防疫機構要對規模養殖場業主進行養殖和法律知識培訓,積極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業務管理部門要通過對養殖場業主、動物產品經營戶、動物診療單位、飼料經營業主和村級動物防疫員進行法律和業務知識宣傳、培訓,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使其自覺遵守執行。
2.5 積極引導,提高規模場科學養殖水平 有關部門和基層動物防疫機構要積極運用扶持政策,引導規模場、戶,轉型升級,實行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養殖,減少畜禽散養、混養帶來的防疫風險。
S851.33
B
1005-7307(2015)05-0036-001
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