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鋒(桐鄉市石門鎮農業經濟服務中心,浙江桐鄉314512)
桐鄉市病死動物收集與處理中心建設及運行情況
楊繼鋒
(桐鄉市石門鎮農業經濟服務中心,浙江桐鄉314512)
近年來,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動物衛生安全問題日趨突出,病死動物的無害化處理已成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關注問題。桐鄉市在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已建立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桐鄉市恒生動物生物處理廠,各鎮、街道建立了死亡動物集中收集中轉站和收集隊伍,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有關情況介紹如下,供參考。
1.1 組建收集處理隊伍 桐鄉市恒生動物生物處理廠配備相應的收集處理人員;各鎮(街道)根據轄區畜禽分布、養殖總量和交易流通等實際情況,建立相應收集隊伍和收集中轉站管理人員。
1.2 配置專用收集設備 病死動物收集處理單位根據處置規模及服務范圍,配備相應數量的專用運輸車輛、周轉箱(或包裝袋)及相應的消毒防護等設施。
1.3 規范收集處理流程 桐鄉市恒生動物生物處理廠負責全市病死動物的收運及無害化處理工作;各鎮(街道)、收集隊伍負責將轄區內死亡動物收運到收集中轉站,收集中轉站由專人負責暫存管理及有關聯絡和臺賬管理等工作。
病死動物處理中心新建高溫滅菌熟化車間300 m2、種蠅車間900 m2、生物處理(蠅蛆培養)車間2000 m2、生產管理用房200 m2;購置運輸車輛12輛,無害化處理生產線(設備)3臺套,生物處理設備5臺套。
目前中心年處理死亡動物能力達7300 t,生產有機肥6000 t,蠅蛆1800 t。2014年6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病死動物處理中心通過專用收集車輛將病死動物投放至自動分離運轉箱,運轉至提升機組,通過提升機組將病死動物傳送到處理流水線分割后,自動進入高溫滅菌容器(高溫達140℃以上、高壓3.8~4.2帕,滅菌蒸煮1.5 h,保溫2.5 h),經精細粉碎后(呈糊狀顆粒不超過3 mm)進入混合機組,冷卻后添加配方輔料混合成蠅蛆培養基自動出料,運載車在出料口自動接料后通過自動環保鋪料機將培養基運至生物消納區,鋪放至培養槽(鋪平厚度8~12 cm,寬約1 m條狀),在培養基中投入適量幼蛆,幼蛆攝取培養基中的營養物,經4 d左右,培養基中的營養物完全被蠅蛆消納,收獲優質活性蠅蛆,剩余基質經堆制發酵處理后成有機肥。
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少量水氣、氨氣、CO2等采用《生化廢氣除臭凈化床》技術進行專業氣體凈化處理,實現達標排放。車輛清洗廢水和設備清洗廢水,回用于高溫高壓滅菌鍋,生產全程不產生“三廢”。
利用蠅蛆無害化生物處理死亡動物,實現了無害化生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2014年6月至10月共處理病死豬34608頭,約850 t,其他動物及產品124.79 t,生產有機肥898 t、蠅蛆262 t。
桐鄉市死亡動物回收集中處理機制與體系已基本建立,死亡動物無害化生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已覆蓋全市所有鄉鎮、街道。
5.1 生態效益 利用蠅蛆生物處理死亡動物,通過廢棄物和死亡動物實行蠅蛆生物處理,既解決了養殖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又得到了資源化利用。產出的生物有機肥不僅肥效高、能改良土壤,且蠅蛆生物肥具有抗蟲害,能抑制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了種養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5.2 社會效益 通過項目實施,有效控制了死亡動物亂扔現象,有效減少了環境污染。生物消納處理后可向種植業和養殖業提供優質生物有機肥和昆蟲源蛋白飼料,提高了資源化利用率,對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和促進農業循環經濟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5.3 潛在價值 養殖場廢棄物通過蠅蛆生物處理,可生產出優質生物有機肥和昆蟲蛋白兩種產品。死亡動物經高溫滅菌處理后作為蠅蛆培養基,通過生物鏈的轉化,生產蠅蛆昆蟲蛋白產量高、品質好,實現了資源化利用。且昆蟲蛋白富含蛋白質、抗菌肽、氨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進一步開發和利用的潛在經濟價值。
S851.2
B
1005-7307(2015)05-0037-002
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