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偉光
高分辨率CT對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分析
曹偉光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在周圍型小肺癌檢測診斷中的效果。方法24例周圍型小肺癌患者, 均通過肺穿病理檢測, 通過高分辨率CT完成掃描檢測, 對比診斷結果與手術病理結果的差異。結果24例患者, 高分辨率CT確診21例, 誤診3例, 診斷率87.5%。結論使用高分辨率CT掃描,可以有效提高周圍型小肺癌診斷準確率, 掃描結果清晰、準確, 可以有效降低誤診率。
高分辨率CT;周圍型小肺癌;診斷方法
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飲食結構與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 這種變化導致腫瘤疾病不斷出現。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 隨著空氣污染與吸煙人群數量不斷增加, 腫瘤發生幾率也在不斷增加[1]。周圍型小肺癌病灶<4 cm, 通過掃描診斷的難度較大。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 高分辨率CT技術逐漸應用在肺癌掃描之中,通過掃描可以顯示肺部小病灶密度與腫瘤-肺部征象, 使腫瘤定性診斷更加準確。在本次研究中, 選取本院治療的24例周圍型小肺癌患者, 通過高分辨率CT進行掃描診斷, 診斷精準度有明顯提升,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確診為周圍型肺癌的24例患者, 其中男15例, 女9例, 年齡40~78歲, 病灶直徑為1.2~3.8 cm。其中共有9例患者感到胸痛, 并且伴有刺激性干咳;胸痛且咳痰過程中發現痰中帶血的患者7例;身體消瘦的患者7例;淋巴腫大4例;腦轉移3例;無明顯癥狀4例。通過手術檢查確診12例, 肺穿檢查7例, 胸腔積液檢查5例。
1.2 方法 掃描設備使用東軟公司生產的螺旋CT掃描機與攝片機, 患者通過全肺掃描, 層厚選擇6 mm。在病灶定位后進行掃描視野22 cm的螺旋靶向掃描, 層厚為2 mm, 重建時間2 min, 通過高空間頻率進行算法重建。在進行掃描前,需要幫助患者鍛煉屏氣時間, 在進行掃描階段則需要維持深呼吸狀態。通過重建與處理檢測資料, 沿支氣管多平面重建(MPR ), 使腫瘤與支氣管診斷更加準確。
24例患者, 對比病理檢測, 共確診21例, 誤診3例, 診斷率87.5%。其中共有腺癌12例, 鱗癌7例, 未分化細胞癌2例。通過分析高分辨率CT的掃描圖像, 共有Ⅰ型11例,表示為支氣管受病灶影響;Ⅱ型6例, 表示為病灶呈現錐形進入支氣管;Ⅲ型3例, 表示為病灶內部支氣管暢通;Ⅳ型1例, 表示為支氣管緊貼病灶邊緣, 并未發生形態變化或者已經被壓迫變形。共有6例雙肺轉移,5例淋巴結轉移,5例腦轉移。最常見的腫瘤類型為腺癌, 共占12例(57.1%)。腫瘤與支氣管關系包括4種, 分別為Ⅰ、Ⅱ、Ⅲ、Ⅳ這四種形態,其中最為常見的為Ⅰ型, 共有11例(52.3%)。
3.1 腫瘤-支氣管關系 周圍型小肺癌生長方式包括膨脹性與伏壁性兩種。膨脹性生長方式為癌細胞快速增殖與堆積,最終靠近肺部組織。腫瘤包括支氣管源性, 可能導致接近腫瘤的支氣管階段, 導致病灶在支氣管內裸露, 或支氣管腫瘤呈錐狀終端[2,3]。伏壁性生長則是腫瘤細胞沿肺泡壁及肺泡隔爬行, 通過肺泡孔進行擴散, 最終進入另一肺泡, 而且也會通過淋巴管、小氣道等方式到達其他肺小葉, 支氣管可以保持暢通, 但是會出現含氣性支氣管病征。
3.2 高分辨率CT表現
3.2.1 腫瘤密度 結節內部出現小型透光區, 呈現空泡情況, 該情況主要在早期腺癌中出現幾率較大。病灶<2 cm的肺癌并不會出現鈣化癥狀, 而鈣化癥狀在發生后, 基本處于病灶中心位置, 呈斑點狀。在進展期的患者, 病灶出現鈣化的幾率為8% ~11%, 而鈣化形態為斑片狀與結節狀。斑片狀鈣化主要在病灶中心區域, 在供血發生問題后, 病灶出現壞死, 最終引發鈣化[4]。結節狀鈣化主要在腫瘤邊緣位置, 腫瘤發展過程會導致肺部外部出現的鈣化進入病灶內部。
3.2.2 腫瘤邊緣 周圍型小肺癌外在表現為毛刺征與分葉征, 病灶周圍CT征象為:胸膜凹陷是最常見的周圍型小肺癌影像, 出現幾率為55%, 表現為腫瘤-胸膜出現錐形或線形影響, 發生人群為腺癌患者。部分病灶血管會向病灶不斷集中, 腫瘤部位也會發生中斷或貫穿的情況, 涉及血管則包括肺靜脈與肺動脈。
3.2.3 轉移征象 胸膜轉移是病灶侵襲胸膜導致的問題,一般情況下表現為胸膜多發性結節數量大量增多, 胸腔出現積液。在肺部病灶發生血行轉移后, 會出現多發性結節, 結節形狀為光滑或栗粒狀。病灶在淋巴轉移之后, 則會發生支氣管束增粗, 出現小結節、細線、網狀影像。病灶逐漸向胸內淋巴結轉移, 最終導致肺門與縱隔淋巴結腫大, 病灶繼續向腦部轉移, 根據不同位置也會出現特殊的外在征象[5]。在高分辨率CT重建圖像后, 可以通過軸狀、矢狀、冠狀方法了解周圍型癌癥與支氣管間的聯系。在腫瘤與支氣管的診斷上, 前者使用局限性較大, 而后者應用價值較高, 使用高分辨率CT完成支氣管鏡活檢, 可以有效提高檢測準確率, 也可以提高4級病變與5級病變的活檢陽性率。
本次研究以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治療的2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 通過高分辨率CT確診21例, 誤診3例,正確診斷率達到了87.5%。使用高分辨率CT掃描患者, 可以有效提高周圍型小肺癌診斷準確率, 掃描結果清晰、準確,可以有效降低誤診率, 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1]吳寶英.螺旋CT與高分辨CT用于直徑<3 cm周圍型肺癌診斷結果對比與分析.中國醫藥導報,2011,3(24):131-132.
[2]孟憲春, 劉燕. HRCT診斷周圍型肺癌的價值及誤診分析.吉林醫學,2010,1(4):200-201.
[3]賀政, 趙俊華, 任慧雯, 等.448例肺癌淋巴結轉移規律分析及意義.山東醫藥,2011,4(26):123-124.
[4]劉怡. MSCT掃描及后處理技術在周圍型小肺癌中的診斷價值.中外醫療,2012,4(34):194-195.
[5]張明山. 肺部癌性結節CT增強掃描的影像學特點及其診斷價值. 中外醫學研究,2011,4(33):274-27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060
2014-12-11]
473000 南陽市中心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