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貴椰
強化護理管理在預防醫院感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卓貴椰
目的觀察強化護理管理在預防醫院感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未開展強化護理管理的80例患者為對照組, 另取強化護理管理模式下的80例患者為實驗組, 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對比兩組感染發生率并作統計學分析。結果與對照組感染率17.5%相比, 實驗組開展強化護理管理后院內感染率2.5%明顯降低,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醫院感染控制過程中, 護理管理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而強化護理管理對各項護理操作予以規范, 增強護理工作人員責任心, 有效控制護理操作各個環節可有效預防醫院感染, 降低醫務工作人員職業暴露。
醫院感染;預防性措施;護理管理;強化管理
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常會受到各類因素影響而導致醫院感染, 其中并不包括院外感染院內發病者。導致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較多, 其中患者個人因素處于首要地位, 然而醫源性因素仍然不可忽視[1,2]。通過加強護理管理可有效規避醫源性感染事件, 可以有效控制院內感染率。本文觀察并探討強化護理管理在預防醫院感染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取本院2013年8月前未開展強化護理管理期間收治的80例患者為對照組, 另取2013年8月~2014年4月本院強化護理管理模式下的80例患者為實驗組, 回顧性分析兩組臨床資料。對照組中女53例, 男27例;年齡0~52歲,平均年齡(32.5±4.7)歲。實驗組中女50例, 男30例;年齡0~56歲, 平均年齡(31.4±6.2)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醫院感染病例判定標準均參考實驗室檢測結果以及醫院感染控制科記錄, 制定表格統一收集感染患者個體情況并準確填寫。采取強化護理管理的具體措施如下:①構建層級式強化護理管理體制, 建立三級護理質量控制體系。首先由護理部主任牽頭、各科室護士長參與組建醫院感染控制委員會, 同時在下屬各科室設置感染控制監控人員, 確保分級管理、明確分工、職責分明, 切實落實感染控制責任;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各科室感染防控工作, 考查防控制度落實情況。②組織科室人員參與感染控制知識培訓,并擴大培訓人員范圍, 培訓內容涉及無菌操作規程、微生物知識、手部衛生清潔以及無菌物品管理、崗位操作規程等。③確立詳細、規范的無菌技術管理與實施細則, 并確保操作流程規范化, 針對術后醫療垃圾處理也應確立分類細則, 并實時監督各項制度執行情況, 有效約束護理工作, 通過制度規范來強化護理管理, 從而確保護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能夠自覺遵循操作規程, 提高工作責任心, 改善個人業務水平, 提升個人職業修養, 從而有效預控醫院感染事件。④重視細節部分的強化管理, 切實落實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做好物品以及環境清潔消毒工作;嚴格執行洗手操作規程;在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循無菌規程, 堅持一人一用一滅菌的無菌物品應用原則[3];同病種患者應集中歸類安置, 對于特殊感染者或者感染原因未明者應予以有效隔離, 對于易感染人群如新生兒、老人等應予以有效的保護性隔離;醫務人員應做好自身感染防護措施;積極開展健康知識宣教[4]。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感染發生率并作統計學分析, 感染診斷標準參考衛生部(現衛計委)2001年制定的《院內感染分類診斷標準》[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 實驗組80例患者中, 泌尿系統感染、胃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軟組織感染、皮膚感染以及手術切口感染例數明顯更少, 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院內感染率對比[n(%)]
大量臨床研究[6,7]表明, 在院內感染病例中約有30%~50%與護理管理以及護理操作相關。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護理工作人員未能充分認識醫院感染的危險,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心理應對不足, 缺乏必要的防控意識以及工作責任心, 有較大幾率出現隔離防護不充分、用具消毒不完全以及醫療器械使用不規范等現象, 因此導致交叉感染以及醫院感染[8]。②未明確管理細則, 缺乏監控力度, 導致護理工作存在較多問題和漏洞, 醫院感染率也隨之升高[9]。③未完全隔離特殊感染以及未明原因的感染病例, 或易感染人群保護不到位,導致醫院感染率進一步升高[10]。
本文總結分析了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 并從不同方面對護理管理予以強化, 不斷完善管理制度, 采取分級管理模式,明確個人分工, 切實落實管理責任, 并對崗位操作流程加以規范。此外, 為確保實現有效防控醫院感染這一目標, 本院組織各科護理人員參與感染防控知識培訓, 以提高工作責任心, 改善個人業務水平, 提升個人職業修養, 從而有效預控醫院感染事件。本次研究結果表明, 實驗組開展強化護理管理后院內感染率明顯降低, 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醫院感染控制過程中, 護理管理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而強化護理管理, 對各項護理操作予以規范,增強護理工作人員責任心, 有效控制護理操作各個環節可有效預防醫院感染, 降低醫務工作人員職業暴露。
[1]蒲麗輝, 馮先瓊, 林夢, 等.護理本科學生醫院感染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6):11-14.
[2]溫泉, 李紅霞.強化護理管理對醫院感染控制的效果.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9):2319-2321.
[3]張蓉梅, 呂小平.精細化管理對預防產科母嬰同室醫院感染的效果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27):59-61.
[4]王華.護理管理在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4):248-250.
[5]王珺, 付學勤, 楊梅, 等.感染科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調查及其醫院感染控制的護理干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1):36.
[6]蓋秀花.護理管理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7):137-138.
[7]楊云美.手術室護理管理在控制醫院感染中的作用.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6):174.
[8]湯曉莉, 王梅, 李小蘭, 等.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中的應用分析.中國衛生產業,2013(28):22-23.
[9]熊建萍.手術室應用細節護理管理對控制感染的價值.全科護理,2013,11(23):2167-2168.
[10]莊愛君.護理管理在預防醫院感染中的效果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3,8(34):197-19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204
2014-12-05]
516600 汕尾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