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艷
衛生論壇
手術室工作人員感染知識掌握及個人防護情況調查研究
韓艷艷
目的探討手術室工作人員感染知識掌握及個人防護情況。方法64名手術室工作人員,經問卷調查分析手術室工作人員知識掌握及個人防護情況。結果64名手術室工作人員皆因生物、化學、物理等因素出現防護知識不足、個人防護意識差、防護用具應用率低等問題。結論手術室工作人員應加強自我防護意識, 增強自我防護水平, 加強各項防護措施, 定期開展感染知識教育培訓。
手術室;工作人員;感染知識;個人防護
手術室具有特殊性, 使得手術室工作人員工作過程中往往在接觸患者時因血液、體液內所存在的病原菌或手術時因銳器而刺傷等現象導致醫源性感染產生。所以了解醫院手術室工作人員感染知識掌握及個人防護情況具有較為重要的臨床價值[1]。本文選取64名手術室工作人員, 分析感染知識掌握及個人防護情況, 并予以相應防護措施,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的64名手術室工作人員, 其中男40名, 女24名, 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33.5±3.6)歲。其中,8名實習護士,10名實習醫生,14名外科醫生,14名麻醉科醫生,18名手術室護士。
1.2 方法 所有工作人員均經訪談或應用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表了解感染知識掌握及個人防護情況。調查問卷有10道職業危害調查題目, 發放問卷64份均收回, 回收率100%。
本文所選取的64名手術室工作人員相關防護情況, 普遍存在防護知識不足、個人防護意識差、自我防護知識欠缺等問題。見表1。

表1 手術室工作人員個人防護情況調查分析[n(%)]
手術室在醫療機構中具有一定特殊性, 屬于搶救患者生命的一個重要場所, 但是手術室內工作人員自身健康安全因術中物理、化學、生物相關危險因素而受到不良影響, 且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存在高強度壓力使得心理壓力更為嚴重[2]。所以了解手術室工作人員對于感染知識掌握及個人防護情況, 且予以有效防護措施, 能夠有效提高手術室工作人員身心健康。
3.1 物理因素防護 手術室內需設置對應屏蔽防護設施,防止手術室外出現大量放射情況, 一般需控制到3 μGy內,如在手術操作時需實施C型臂X線等檢查時工作人員必須佩戴護目鏡、鉛皮手套、含鉛圍脖、穿著鉛衣等。激光器需放置到密閉空間內, 若手術室中存在激光需手術室門口進行警示標識 , 禁止無關人員入內, 而且禁止以含酒精消毒液進行皮膚消毒處理, 且需控制手術室中氧氣含量, 一般在40%內[3], 防止引發火災。盡量選取噪音較低、功能強大的新型設備, 對其需定期由專門人員實施檢修;工作人員需遵照“輕關門、輕走路、輕說話、輕操作”原則。
3.2 化學因素防護 手術室內存在大量化學藥品, 有抗腫瘤藥物、經全身麻醉處理后產生的廢氣、化學消毒劑等, 此類藥物存在治療、滅菌及消毒作用, 但同樣導致手術室工作人員出現呼吸道、胃腸道、神經系統和皮膚等受損情況, 由此使得操作水平, 理解、記憶能力及聽力出現明顯下降。在防護中需注意妊娠期工作人員, 避免吸入因麻醉而形成的廢氣;應用高頻電刀及骨水泥時, 需以負壓吸引器吸收煙霧,使得手術室空氣煙霧水平下降;改善手術室通風, 具備較為完善的排污能力, 加強手術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所應用化學性藥劑需注意現用現配, 在配制過程中主要佩戴手套及口罩[4]。
3.3 生物因素防護 醫療機構需提高工作人員防護知識及技能培訓工作關注度, 定時對其進行相關知識培訓, 加強其自我保護意識與防護能力[5];患者在急診治療或未確診時需根據傳染病處理標準予以相關防護措施;建立健全工作人員個人防護措施, 保證銳利器械在傳遞時具有較高正確性, 嚴格執行手部衛生與操作規范, 盡量防止針刺傷出現。
3.4 社會心理因素 手術室內工作具有較高強度, 職業風險較大, 因工作存在明顯時限性及隨機性, 而且醫護人員在手術操作過程中需要相互配合, 生活無規律性, 工作無定時性, 有時身體會長期保持緊張性, 思想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極易引發心理及生理問題。在防護時應注意加強手術室工作人員工作水平, 確保手術操作中具有良好配合能力;確保生活、學習、工作時間具有一定合理性, 加強工作人員心理承受力及適應力, 具有良好心態[6]。
在醫院手術室內應使得工作人員所處環境具有健康性及安全性, 不斷引進先進醫療器械, 加強防護措施改善, 使得操作程序具有規范化, 提高工作人員防護意識, 加強防護制度完善, 定期開展職業安全培訓, 予以合理防護措施, 加強手術室工作人員安全性。
[1]鄒華珍.淺談手外科手術室護士自我防護的現狀調查.醫學信息,2011,24(12):436-437.
[2]李玉蘭, 鄢定玉.基層醫院計劃生育手術室醫院感染現狀及干預措施.全科護理,2012,10(2):447-448.
[3]邢介紅, 張文, 杜圣潔, 等.實習護生醫院感染知識認知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8):4494.
[4]翁冬芳.手術室實習護士醫院感染知識帶教計劃的實施.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2):5014.
[5]胡玉琴.定期培訓在改善手術室工作人員感染知識掌握的效果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421.
[6]徐桂娟.全程宣教模式在改善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知識掌握程度中的效果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4):3467.
Research of infection knowledge and individual protection of operating room staff
HAN Yan-yan. Operating Ro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471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infection knowledge and individual protection of operating room staff.MethodsA total of64 staff in operating room received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their infection knowledge and individual protection.ResultsAll the64 staff had problems as leak of protection knowledge, poor individu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low incidence of safety device usage due to biological, chemical, and physical factors.ConclusionOperating room staff should enhance individu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and level, and various measures and infec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ought to be performed regularly.
Operating room; Staff; Infection knowledge; Individual protec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200
2014-12-10]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