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輝
氯胺酮、異丙酚復合利多卡因用于腦積水手術麻醉臨床研究
金光輝
目的探討腦積水患者手術麻醉利用氯胺酮、異丙酚復合利多卡因的臨床效果。方法69例各種原因造成腦積水需要手術的患者, 均在術前注射地西泮和阿托品 0.02 mg/kg, 麻醉藥物:氯胺酮、異丙酚復合利多卡因0.2 mg/kg在1 min內靜脈注射完畢, 比較所有患者術前、術中5、15、25、35 min的血壓、呼吸、心率、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以及不良反應等情況。結果所有69例手術患者, 能順利完成手術的60例, 出現麻醉意外的5例, 其中唾液增多2例, 占2.9%, 四肢肌肉震顫的2例, 占2.9%, 一過性呼吸抑制1例, 占1.4%, 患者術后清醒快, 無嚴重并發癥的出現, 術中鎮痛完全,麻醉清醒時間平均為12~53 min。結論氯胺酮、異丙酚復合利多卡因用于腦積水的手術治療麻醉中,麻醉起效快, 不良反應少, 蘇醒時間短等優點, 臨床效果顯著。
腦積水;手術麻醉;氯胺酮;異丙酚;利多卡因;復合
腦積水是顱腦創傷(t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患者常見的并發癥, 其稱為顱腦創傷后腦積水(post-traumatic hydrocephalus, PTH), 發病率報道從 0.7%~45.0%[1]。老年患者被認為是發生腦積水是危險因素[2,3], 而老年人因為身體耐受力較差, 為了保證安全, 麻醉上力求麻醉完全, 對呼吸抑制較小、術后清醒較快[4], 傳統的全麻藥物、方式都有著各方面的缺點,而有報道稱利多卡因分別與氯胺酮、異丙酚合用于腦積水手術麻醉上, 但是兩者聯合利多卡因用于腦積水患者的麻醉上卻報道甚少。本研究結合本院2013年1月~2014 年10 月共收治接受腦積水手術的患者69例的麻醉用藥經驗, 來探討腦積水患者手術麻醉利用氯胺酮、異丙酚復合利多卡因的臨床運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本院69例各種原因造成腦積水需要手術的患者, 麻醉用藥為氯胺酮、異丙酚復合利多卡因。所有患者中男55例, 女14例, 年齡40~60歲, 平均年齡(5284±3.56)歲, 病程1~3個月, 平均病程(1.89±0.64)個月, 所有患者均經腦CT確診為腦積水, 排除并發嚴重腦壓迫、心臟、肝腎重大疾病患者。
1.2 方法 采用開顱減壓術當中的手術標準參考美國標準外傷開顱減壓術操作方法[5], 充分暴露蝶骨平臺及中顱窩底,清除硬膜下血腫、腦內小血腫及腦挫裂傷灶, 硬腦膜減張縫合。根據臨床癥狀與影像學隨訪綜合評估患者狀態, 診斷腦積水后采取腦室-腹腔分流方式治療。以側腦室額角為穿刺點, 一般穿刺右側腦室。患者行腦室-腹腔分流術前先行腰穿了解腦脊液壓力,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固定壓力分流管或可調壓分流管。
1.3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在術前均肌注地西泮0.2 mg/kg、阿托品0.02 mg/kg, 以減少術中并發癥的出現, 麻醉誘導:利用氯胺酮、異丙酚混合利多卡因溶液(PKL)10 ml(異丙酚60 mg、氯胺酮100 mg、利多卡因40 mg配置二次)在1 min內勻速靜脈注射完畢。麻醉效果的維持:利用PKL混合液0.2~0.4 ml/(mg·h)微量汞推注, 根據手術的患者反應來適當增減藥物的劑量, 手術結束前10 min減量, 前5 min停止給藥,術中嚴密監測患者的各種反應以及面罩給氧。
1.4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患者術前、術中5、15、25、35 min的血壓、呼吸、心率、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以及不良反應等情況。
兩組患者麻醉并發癥情況:69例患者中能順利完成手術的60例, 出現麻醉意外的5例, 其中唾液增多2例, 占2.9%,四肢肌肉震顫的2例, 占2.9%, 一過性呼吸抑制1例, 占1.4%, 患者術中麻醉效果快, 鎮靜完全, 不出現躁動情況,術后患者清醒時間平均為12~53 min, 沒有發生嚴重的麻醉并發癥。
氯胺酮是目前一種速效而且相對安全的麻醉鎮痛藥物,水溶性相對穩定, 而且給藥無明顯的禁忌證, 它的麻醉和鎮痛作用與相關受體上的氯胺酮原發作用位點具有密切的關系, 但是由于單獨的氯胺酮使用, 會造成患者唾液分泌過多,而且容易出現肌張力增強, 不利于手術的進行, 大劑量還會引起呼吸抑制、蘇醒延遲等嚴重后果。異丙酚與氯胺酮合用,可以彌補單用氯胺酮引起的惡心、嘔吐等并發癥的發生率,而且還可以降低心率, 使血壓降低, 而氯胺酮的注射可以彌補異丙酚的注射痛發生, 氯胺酮與利多卡因合用多見于小型手術, 因為利多卡因能減輕氯胺酮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增強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因此這三者的合用, 能有效取長補短,減輕各自的副作用, 讓麻醉效果得到保證和安全。而以上病例麻醉效果則證明這三者的配伍用藥可以讓麻醉過程變得更加穩定、安全。
臨床腦積水患者中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 不同的個體病情, 來采用不同的聯合用藥比例, 目前氯胺酮、異丙酚復合利多卡因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和藥理和臨床運用的最佳比例尚未得到完全的明確, 因此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探究。
[1]蔣銘, 沈園園. 氯胺酮、異丙酚復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兒手術麻醉臨床研究.中國當代醫藥,2011(7):89,91.
[2]張冬梅. 氯胺酮、異丙酚復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兒手術麻醉臨床研究.吉林醫學,2014(12):2569.
[3]杜伏揚. 氯胺酮異丙酚復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兒手術麻醉臨床效果觀察. 安徽醫學,2014(6):779-781.
[4]張月群. 氯胺酮、異丙酚復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兒手術麻醉的臨床觀察.中國醫藥指南,2012(28):132-133.
[5]陳斌, 曹小平, 唐自躍, 等. 新斯的明復合利多卡因用于局部靜脈麻醉的臨床研究. 川北醫學院學報,2004(2):28-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094
2014-12-01]
136000 吉林省腦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