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介靖婭 李健
POME術后合并感染的護理觀察
王鑫 介靖婭 李健
目的探討經口內鏡下食管環形肌切開術(POME)后合并感染的護理方法和效果。方法24例賁門失馳緩癥患者, 均行POME術治療, 給予積極的術后護理、感染護理和并發癥護理, 觀察護理效果、患者恢復情況、并發癥情況。結果術后1例患者出現氣胸、1例皮下氣腫、1例發熱, 經對癥治療后好轉;術后隨訪所有患者賁門失馳緩癥狀均有所緩解, 沒有發生嚴重并發癥。結論POME術后積極的護理干預有利于預防感染,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改善預后, 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經口內鏡下食管環形肌切開術;賁門失馳緩癥;護理
賁門失馳緩癥患者由于食管反流、嘔吐、吞咽困難等癥狀會出現消瘦和營養不良, 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經口內鏡下食管環形肌切開術(POME)作為一種微創手術, 臨床療效確切, 創傷小、無嚴重并發癥, 具有很高的臨床推廣價值。新醫療技術應用的同時也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分析了POME術后合并感染患者的護理方法和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消化科收治的行POME術的賁門失馳緩癥患者24例, 男11例,女13例, 年齡16~72歲, 平均年齡38.5歲;所有患者經CT檢查、X線造影、食管鋇餐確診, 病程0.5~56.0年, 平均病程6.2年;臨床癥狀表現為胸骨后不適、吞咽困難, 其中11例伴有嘔吐;所有患者入院后經POME術治療, 術前均簽署同意文件。
1.2 治療方法 患者經氣管插管實施全身麻醉, 術前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在食管黏膜下注射腎上腺素、靛胭脂、生理鹽水混合液[1], 切開黏膜2 cm, 使黏膜下層充分暴露后分離黏膜下層至賁門下方, 避免胃底穿孔或破損;建立長度為7~15 cm的黏膜下隧道[2], 切開環形肌, 保留縱向肌束;利用鈦夾將黏膜層切口夾閉;經胃鏡探查后放置減壓管。
1.3 護理方法
1.3.1 術后護理 ①體位護理:由于患者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因此在清醒后及時送至普通病房;在術后6 h內應去枕取平臥位, 頭向一側偏移;待患者徹底清醒后, 可墊薄枕,根據患者舒適度調高床頭。②密切監測:利用心電監護儀觀察患者的體溫、呼吸、血壓、脈搏、心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 尤其應注意是否出現呼吸困難、胸前和頸部皮下氣腫等癥狀;本次研究中1例出現氣胸, 給予胸腔封閉式引流,3 d后緩解;1例出現皮下氣腫, 經皮下穿刺后消除氣腫,1例術后發熱, 但體溫沒有超過38℃, 可利用冰袋給予物理降溫處理。③引流管護理:保持患者胃腸減壓管暢通, 固定好引流管避免脫落, 在患者完全復蘇時將胃管拔出;觀察引流液的總量和顏色, 一旦發現出血情況及時告知責任醫師, 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④疼痛護理:把握患者疼痛程度, 向患者講解食管環形肌切開會引發胸骨后疼痛, 注意放松心情,對中度、重度疼痛者可提供適量鎮痛藥, 需先排除穿孔和急腹癥[3]。⑤飲食指導:術后禁食24 h, 同時予以營養支持,術后1~2 d若沒有出現特殊情況可供給流質飲食, 術后2周供給半流質飲食, 忌食刺激性食物、粗纖維食物;注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能量, 保持營養均衡;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餐后2~3 h避免平臥;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嘔吐、進食困難的情況。
1.3.2 并發癥護理 ①感染: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變化, 遵醫囑予以抗生素, 避免微小穿孔引發的黏膜下層感染;若并發感染可給予藥物治療和物理降溫處理, 必要時可放置引流管;指導患者正確咳痰、咳嗽方法, 保證呼吸道暢通。本次研究中,1例患者術后1 d經CT檢查發現胸腔積氣、積液,伴有中度肺壓縮, 給予抗感染治療, 經穿刺放置引流管后痊愈[4]。②胃食管反流:切開胃腸黏膜下環形肌后會對賁門的收縮功能產生一定影響, 可予以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本次研究中未出現胃食管反流并發癥。③食管瘺:切口感染者應注意可能發生食管瘺, 若患者出現呼吸困難、進食嗆咳、嘔吐血液情況是食管瘺的早期癥狀, 經上消化道鋇餐可確診;此時應經內鏡補瘺, 嚴重時行外科手術。
對24例患者均成功實施POME術, 其中1例術后出現氣胸,1例皮下氣腫,1例發熱,1例感染, 給予對癥治療后好轉;患者住院時間3~9 d, 平均住院時間6.5 d;術后1個月進行隨訪, 所有患者賁門失馳緩癥狀均有效緩解, 沒有發生嚴重并發癥。
賁門失馳緩癥屬于食管功能障礙疾病, 臨床表現為吞咽困難、食物反流、胸骨下疼痛等癥狀。POME術是目前治療賁門失馳緩癥的有效方法, 具有手術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并發癥發生率低、患者恢復快的優勢, 臨床應用前景廣闊。
為了提高POME術治療效果, 除了術中操作, 還需要術前、術中、術后全面的護理配合, 具體包括:①要根據外科手術要求做好術前準備, 包括藥物準備、胃鏡、透明帽、注射針、手術刀、止血夾等器械和工具準備;患者術前2 d禁食,術前8 h禁飲水, 進行常規胃腸減壓, 可以通過清水沖洗或催吐方式幫助患者清空胃中內容物。②由于賁門失馳緩癥患者病情反復發作, 病程較長, 容易出現嘔吐、吞咽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心理狀況, 患者容易產生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術前應詳細介紹疾病知識、治療方法、手術成功率、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 有助于緩解患者心理壓力, 使其保持平和的心態接受手術治療。③手術過程中對創面出血點及時利用電凝止血, 妥善固定患者, 避免壓傷或墜落;及時清理患者口腔內的分泌物, 注意氣管插管的位置, 避免內鏡進出導致氣管插管脫落。④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神志等生命體征, 注意患者是否出現氣胸或皮下氣腫等并發癥;若因穿孔引發氣胸, 應及時減少充氣, 可用針尖排氣。
綜上所述, 術后積極的臨床護理干預便于及時發現感染患者的不良反應, 及時采取對應治療措施, 有利于降低并發癥對患者的危害, 促進患者盡早康復,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可在臨床護理工作領域廣泛推廣。
[1]李琴, 李春花, 王雷, 等.賁門失弛緩癥病人行經口內鏡下食管環形肌切開術的護理.全科護理,2014,12(19):1756-1757.
[2]王雷, 趙曉晏, 張霞, 等.內鏡下食管肌層切開術治療賁門失遲緩癥.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0,9(6):472-473.
[3]許欣欣, 趙清平, 徐巧蓮.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癥的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6):84-85.
[4]湯凱琳, 唐媛, 孫玲.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癥的圍術期護理.重慶醫學,2012,41(33):3571-35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53
2014-11-24]
450000 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