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琳
老年糖尿病無癥狀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分析
姜琳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無癥狀低血糖的預防方法與護理措施。方法182例老年糖尿病無癥狀患者, 均采取心理護理、病情觀察、藥物護理等護理措施, 觀察患者實際情況。結果患者完成綜合護理后, 老年糖尿病無癥狀低血糖患者的癥狀得到有效緩解, 而無癥狀低血糖情況也得到有效控制, 并未發生嚴重并發癥。結論通過正確的預防與護理措施, 可以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無癥狀低血糖患者的治療效果, 不僅會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 也可以提高護理工作的預見性, 降低低血糖癥狀發生幾率。
老年糖尿病;無癥狀低血糖;預防及護理
引起糖尿病的因素較為復雜, 包括遺傳因素、微生物感染、精神因素、免疫功能紊亂等因素, 導致患者胰島功能減退, 患者體內的糖、蛋白質、水、電解質等代謝出現紊亂癥狀。糖尿病的主要發生群體為中老年, 空腹血糖應維持在3.59~6.09 mmol/L, 如果患者血糖低于3.59 mmol/L則劃分為低血糖, 無癥狀低血糖則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之一[1]。本次研究選取本院在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82例老年糖尿病無癥狀患者, 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病情觀察、藥物護理等護理措施, 觀察患者實際情況,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本院治療的182例老年糖尿病無癥狀患者, 其中男102例, 女80例, 患者年齡最大82歲, 最小60歲, 平均年齡71歲。
1.2 方法 患者均采取心理護理、病情觀察、藥物護理等護理措施, 觀察患者實際情況。
1.2.1 心理護理 老年糖尿病無癥狀低血糖患者的病情較為復雜, 而且患者平均病程時間偏長, 加上患者并不了解糖尿病無癥狀低血糖的相關內容, 所以在思想上就認為患病后根本無法治愈無癥狀低血糖情況, 加大了患者心理負擔, 經常出現煩躁、恐懼等悲觀消極的心理情緒。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治療后, 需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 傾聽患者的想法,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 通過和藹的表情、親切的語言增加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 并且幫助患者了解情緒變化對治療疾病帶來的影響。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與實際治療方法, 并且向患者闡述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患者在了解相關情況后, 就可以更好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當盡量保證患者的情緒穩定, 通過良好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信心, 使患者可以更加積極的面對治療。
1.2.2 病情觀察 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觀察患者瞳孔、意識、光反射、呼吸、血壓、體溫、脈搏的變化, 將變化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 一旦發生異常, 必須及時通知醫師, 并且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如果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冷汗、反應速度下降等問題, 或者未出現其他癥狀患者就喪失神志后, 則判斷為患者可能出現無癥狀低血糖問題。在判斷癥狀出現后,必須及時檢測患者血糖, 并且進食30~45 g的碳水化合物或葡萄糖, 而且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食一些水果、饅頭等食物, 在補充糖分后12 min內癥狀消失。如果患者神志不清,則需要注射25~105 ml的葡萄糖, 并且維持5%的葡萄糖靜脈滴注, 每隔1~3 h檢測1次血糖, 直至患者恢復神志為止。如果患者昏迷則需要配合吸氧進行護理, 糾正患者的缺氧癥狀, 使患者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
1.2.3 藥物護理 遵循醫囑使用降糖藥, 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少劑量, 盡量選擇餐前25 min服用磺脲類藥物, 在餐中或餐后服用雙胍類藥物, 提高降糖效果, 避免因為藥物刺激導致患者出現腸胃不良反應。使用胰島素前, 應將胰島素保存在3~7℃的環境, 不能冷凍。使用過程中的胰島素不能在25℃保存25 d以上, 盡量應該選擇餐前25 min進行皮下注射,用藥劑量不能出現差錯, 也不能隨意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注射區域可以選擇上臂、大腿、腹部、臀部, 每次注射輪換選擇位置, 每次注射點最少距離上次注射點的兩指寬, 避免出現局部硬結問題, 提高藥物吸收效果與治療效果[2]。
在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后,182例老年糖尿病無癥狀低血糖患者的癥狀得到有效緩解, 而無癥狀低血糖情況也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并未出現嚴重并發癥。
糖尿病作為中老年常見疾病, 在60歲后發病幾率不斷增加, 而生活水平不斷上升, 人口老齡化直接導致糖尿病患病率不斷增加。無癥狀低血糖屬于常見的老年糖尿病并發癥,治療的過程中經常發生, 一旦錯過最佳處理時間, 就會導致患者心腦器官受損, 可能導致嚴重后果。過量服用降糖藥與胰島素是患者出現無癥狀低血糖的原因, 為了避免無癥狀低血糖出現,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藥與胰島素時, 應時刻監測血糖變化。患者應降低強效降糖藥的使用量, 并不需要將血糖完全控制在標準范圍, 而是可以將血糖控制在偏高的范圍內[3]。對182例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后, 老年糖尿病無癥狀低血糖患者的癥狀得到有效緩解, 無癥狀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患者之中并未出現嚴重并發癥。
綜上所述, 通過正確的預防方法與護理措施, 可以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無癥狀低血糖患者的治療效果, 不僅會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水平, 也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的有效性, 降低低血糖癥狀發生幾率,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非常適合在臨床推廣。
[1]黃恒俊, 宋小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國際護理學雜志,2007,26(5):463-465.
[2]王平.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無癥狀低血糖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全科護理,2011,9(26):2379-2380.
[3]糜盤英, 張金鳳, 邵洪娟.淺談老年糖尿病患者無癥狀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中國民康醫學,2007,19(7):550-55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6.156
2014-12-08]
110000 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