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貴州
即刻種植法和常規種植法對牙齒缺失進行修復的療效對比分析
何貴州
目的探討即刻種植法與常規種植法對牙齒缺失進行修復的臨床療效。方法56例牙齒缺失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2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種植法, 治療組采用即刻種植法對患者缺失的牙齒進行修復,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遠期療效。結果兩組患者種植體的穩定性在1、3、6個月內臨床療效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隨訪1年后, 治療組患者牙齒的穩定性變化及并發癥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牙齒缺失患者采用即刻種植修復術后牙齒穩定性高、不易脫落、并發癥少, 且即刻種植療程短、痛苦小, 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即刻種植法;常規種植法;牙齒缺失;修復術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 牙齒種植法已在牙齒缺失患者中逐漸適用開來, 作為彌補牙齒缺失的常見方法。在臨床牙齒修復中采用牙齒種植法是因為種植牙與自然牙相比較, 顏色和形狀相似, 都具有同樣的功能, 不影響美觀, 且不需要每天摘下來進行清洗。目前種植牙通常有刻種植法和常規種植法。即刻種植法指在患牙拔除后, 立即在新鮮拔牙創內植入種植體, 常規種植法一般是在患者在拔除牙齒半年后再進行植入, 與即刻種植法比較, 治療周期比較長。本文就即刻種植法和常規種植法對牙齒缺失進行修復的療效進行了對比研究,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12年2月~2013年1月在本院治療的56例牙齒缺失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 各28例。對照組中男12例, 女16例,年齡14~52歲, 平均年齡(39.6±9.8)歲;治療組中男14例,女14例, 年齡16~55歲, 平均年齡(39.1±10.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組患者采用即刻種植法, 即在拔牙前進行X線攝片等常規檢查, 了解患者牙槽骨的具體情況, 在拔牙后對其因拔牙而產生的部分碎片進行清理, 然后用向導鉆對牙槽窩進行加深, 用擴大鉆從小到大對種植床進行擴大后植入種植體。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種植法, 即在清理碎片后, 一般是等待3~6個月后等創面愈合完整后進行種植,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和遠期療效。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牙齒種植后1、3、6個月內種植體穩定性系數進行評分并比較, 隨訪1年后, 觀察患者種植體有無松動、牙齦周圍有無溢膿及紅腫等現象。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患者牙齒種植后1、3、6個月的植體穩定性系數評分分別為(62.12±8.64)分、(63.08±9.25)分、(64.19±10.21)分, 對照組患者的植體穩定性系數分別為(61.67±8.56)分、(63.29±10.04)分、(65.21±10.79)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遠期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在牙齒修復1年后進行隨訪, 治療組患者1例出現牙齒松動, 沒有患者出現牙齦周圍膿腫現象, 對照組患者3例出現牙齒松動,2例出現牙周膿腫, 兩組比較, 治療組患者牙齒的穩定性變化及并發癥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牙齒對于日常生活來說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及飲食的不健康,牙齒缺失患者正快速增長, 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力的碰撞或牙齒自身生病損壞造成。牙齒缺失不僅影響美觀, 對工作生活造成困擾, 更嚴重的是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為此牙齒的健康越來越被人類所重視。在臨床上最常見的牙齒缺失修復方法為種植牙、固定義齒和活動義齒三種, 其中種植牙因其美觀、舒適等優點, 是口腔界修復牙齒缺失的首選方案。
種植牙在臨床上分為即刻種植法和常規種植法。常規種植法應用范圍較廣, 但其治療周期比較長, 需要在拔牙后3~6個月后才能實施, 在這段時間內給患者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因此即刻種植法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即刻種植法具有以下優點:拔牙后短時間內可以對牙齒進行修復, 縮短患者治療周期, 減輕患者痛苦;拔牙后立即植入種植體能減少牙槽骨的磨損, 能形成自然的弧度及齦乳頭外形。即刻種植法在實施時要求醫生進行精細操作, 要注意拔牙的力量和角度, 切忌用力拔牙, 并且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術前預防感染處理, 以防并發癥的發生, 種植后要提醒患者時刻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在本研究的結果也表明, 即刻種植法患者在1、3、6個月的植體穩定性系數評分與常規種植法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隨訪1年后, 即刻種植法患者牙齒的穩定性變化及并發癥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種植法,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牙齒缺失患者采用即刻種植修復術后牙齒穩定性高、不易脫落、并發癥少, 且即刻種植療程短、痛苦小,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1] 吳樹俊, 郭梅鳳, 王鵬鵬.用即刻種植法和常規種植法對牙齒缺失進行修復的效果觀察.當代醫藥論叢,2014(12):239.
[2] 張怡, 安義.即刻種植和常規種植在牙齒缺失修復中的應用價值比較.中外醫學研究,2013,9(2):30-31.
[3] 吳琴艷, 陳傳耀, 孔羽, 等. 即刻種植和常規種植在牙齒缺失修復中的應用價值比較. 微創醫學,2014(2):217-218.
[4] 于英. 即刻種植和常規種植在牙齒缺失修復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中國現代醫生,2012,50(9):148-1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59
2015-02-04]
476600 河南省永煤集團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