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曉樂 張國芳
(河南省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450053)
由于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點,老年性肺炎已成為導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1]。但在臨床中發現老年性肺炎一般沒有典型的肺部特異性表現,臨床癥狀多樣,容易造成漏診和誤診。筆者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通過對我院老年科收治的8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2012年7月~2014年7月,從我院接收的肺炎患者中隨機選取年齡≥65歲的肺炎患者8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齡65~98歲,平均76.4歲;合并慢性閉塞性肺疾病7例,腦血管病63例,冠心病12例,腫瘤5例,糖尿病16例。
采用回顧性的分析方法,通過臨床表現、實驗室及影像檢查、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對病例進行系統分析。影像提示肺部感染后即經驗性給予抗感染治療。患者整體狀態差、血小板下降、呼吸頻率增快者予“降階梯”的抗菌治療,選用碳青霉烯類、四代頭孢等。其余大多給予β-內酰胺類、喹諾酮類及大環內酯類。存在誤吸者聯合奧硝唑抗感染治療,呼吸困難、PaO2/FiO2<300,給予機械通氣治療。所有患者在抗生素治療的同時,根據中醫辨證給予相應的湯劑治療。如表現為風寒壅肺證,癥見喘息咳逆,呼吸急促,痰多稀薄而帶泡沫,色白,口不渴,無汗,苔薄白而滑,脈浮緊,給予麻黃湯合華蓋散加減。如表現為痰熱郁肺證,癥見痰多質黏色黃,身熱,面赤,咽干,小便赤澀,大便或秘,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滑數,予桑白皮湯加減。如表現為痰濁阻肺證,癥見痰多黏膩色白,咳吐不利,兼有嘔惡,食少,舌苔白膩,脈滑,予二陳湯和三子養親湯加減,并給予益氣養血、健脾益肺等。平均住院天數20d。
臨床表現:有發熱、胸痛、咳嗽、咳痰等典型的肺炎表現者8例;表現為發熱者38例;非呼吸系統癥狀較為突出者共34例,其中神經系統癥狀(精神委靡、嗜睡、意識障礙)者19例,消化系統癥狀(食欲減退、嘔吐、腹瀉)者12例,呼吸增快、氣喘伴心動過速者3例。
輔助檢查:血常規提示感染血象者64例,CRP升高者80例;存在電解質(血清鉀、鈉、氯)紊亂者68例;血小板降低者21例,貧血者33例,白蛋白低于30g/L者38例;應用抗菌藥物前留取痰標本者70例,結果回示陽性者64例,顯示肺炎克雷伯菌20例,鮑曼不動桿菌16例,銅綠假單胞菌17例,大腸埃希菌7例,混合感染4例。入院后行胸部CT 62例,胸片9例,均提示存在不同程度肺部感染。
80例患者中治愈42例,即癥狀與體征消失,肺部陰影消失;好轉20例,即癥狀與體征減輕,肺部陰影減輕;未愈自動出院1例;17例死亡,出現呼吸衰竭,繼之循環衰竭。
老年人的呼吸功能降低,呼吸道的屏障功能減退,免疫力下降,這是導致老年人肺炎發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隱性誤吸是引起老年人肺炎的一個重要原因。老年人常因吞咽障礙、咳嗽反射減弱、免疫功能降低等因素造成誤吸而感染,特別是長期臥床的鼻飼患者,胃管的留置使賁門括約肌、食管相對關閉不全,易引起反流。近期有文獻報道,鼻飼最具危險性的并發癥就是誤吸[2]。在臨床中,對于存在誤吸的患者,聯合抗厭氧菌藥物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2.老年人因生理功能減退,免疫力低下,往往不出現典型肺炎的癥狀和體征,甚至無呼吸道感染癥狀。往往表現為反應能力低下、嗜睡、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低熱、呼吸加快等。因此,臨床上易漏診、誤診,及早給予肺部影像檢查可避免。老年重癥肺炎易并發呼吸衰竭、心衰、水和電解質紊亂、敗血癥、休克、DIC、MODS等,病死率高,需引起高度重視。
3.根據痰培養及藥敏結果,老年人肺炎的致病菌以革蘭陰性菌為多,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為常見致病菌,特別是反復應用抗菌藥物治療后,以上致病菌往往為多重耐藥菌,抗菌藥物選擇比較棘手。聯合中藥湯劑治療可明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且多種中藥確有抗菌、抗病毒及抗真菌作用。
[1]高學禎.226例老年肺炎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醫療前沿,2010,6(1):42.
[2]周曉瑛.老年鼻飼患者并發吸入性肺炎的護理[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1,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