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狀飛
(江蘇省邳州市炮車中心衛生院,221327)
患者某,女,45歲,因左眼疼痛、畏光、流淚及異物感10余日,于2014年4月16日來我院就診。患者自述左眼視力下降半年余,期間無其他不適,既往無高血壓病、糖尿病病史,否認眼部手術及外傷史。眼部檢查:右0.8,左CF/30cm,左眼結膜充血(+),角膜 水腫(+)、上皮可見大量散在大皰破裂后潰瘍面形成、基質層內(中央部)可見分散的局灶性白色顆粒狀沉積物、界限清楚、KP(-),前房深淺可、房水清、Tyn(-),瞳孔圓、直徑3mm、光反射存在,晶體明,眼底未見異常。眼壓:右眼12 mmHg,左眼16 mmHg,角膜細胞計數800/mm2.初步診斷:顆粒狀角膜營養不良。予以抗生素眼藥水、眼藥膏及促進上皮愈合眼藥水等點眼及涂眼治療。對癥治療2周后,患者于4月30日來院復診。檢查:右0.8,左CF/30mm,眼部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變。建議上級醫院行“左眼穿透性角膜移植術”。
顆粒狀角膜營養不良是角膜基質營養不良之一,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患者早年發病,但可多年內無癥狀。檢查時可見角膜基質內有分散的局灶性白色顆粒狀沉積物,界限清楚,期間隔有透明區,病變不擴展至角膜周邊部,但可突破前彈力層向前部發展。本病進展緩慢,多能保持一定視力,早期不需治療,視力受損明顯時,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1]。
大皰性角膜病變系指各種原因引起角膜內皮功能障礙而發生的角膜上皮細胞間或上皮細胞下形成水皰的臨床征象。由青光眼絕對期、葡萄膜炎晚期、各種角膜內皮營養不良晚期、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后并發虹膜前粘連、白內障術中過度損傷角膜內皮及術后玻璃體接觸角膜、人工晶體植入術后晶狀體與角膜內皮接觸、內眼手術術后繼發青光眼、單孢病毒或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內皮等因素誘發[2]。本例顆粒狀角膜營養不良并發大皰性角膜病變患者由于長期角膜內皮營養不良致角膜內皮功能逐漸下降,最后失代償引起。開始表現為角膜變性,最后導致角膜水腫、混濁,上皮下出現水皰,形成大皰性角膜病變。當水皰破裂后,出現眼痛、畏光、流淚、異物感等癥狀,視力明顯減退。由于此病例臨床較少見,故報道以引起同道臨床關注。
[1]嚴密.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82.
[2]朱承華.眼科查房手冊[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