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花 趙艷杰 劉桂蘋
30例小兒水痘的護理體會
李迎花 趙艷杰 劉桂蘋
目的探討小兒水痘的護理要點。方法回1顧總結30例小兒水痘的護理要點。結果30例水痘患兒全部治愈出院。結論 積極治療和精心的護理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治愈率。
小兒水痘;護理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斑疹、丘疹、皰疹、痂疹同時存在為主要特征[1], 多見于兒童, 一次感染后可獲得持久免疫, 再次發病者極少。重癥水痘可發生水痘肺炎、水痘腦炎、間質性心肌炎及腎炎等。對本院兒科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兒水痘患兒中30例進行分析與總結, 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歷中, 年齡2~12歲, 其中男16例,女14例。大多數患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 起病急, 有上呼吸道癥狀, 其中2例合并肺炎, 水痘腦炎1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 總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30例小兒水痘的觀察要點及護理措施。
30例水痘患兒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 全部治愈出院。病程最短4 d, 最長7 d, 平均病程5 d。
水痘的潛伏期一般為14~16 d, 有時可長達3周。發病初期患兒常無癥狀或癥狀輕微。年長兒可有低熱、頭痛、食欲下降、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持續1~2 d。發病的第1天就可見軀干部有紅斑疹, 繼而皮疹出現于臉、肩、四肢等部位。皰疹形態呈橢圓形,3~5 mm大小, 周圍有紅暈, 無臍眼, 經24 h后, 水痘內容物由清亮變為混濁, 泡壁薄易破,瘙癢。3~4 d左右皰疹從中心開始干縮、結痂, 愈后多不留瘢痕[2]。愈后多不留瘢痕。部分患兒皰疹可發生于口腔、咽喉、結膜和陰道黏膜等部位。
水痘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必須早期隔離治療, 主要是對癥治療, 嚴禁使用糖皮質激素和阿司匹林等藥物。對免疫功能受損或正在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患兒, 應盡快將糖皮質激素減至生理量并盡快停藥[2]。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如病毒唑、更昔洛韋、喜炎平等。抗病毒的同時給予抗生素如頭孢哌酮、頭孢替唑或克林霉素治療, 防止繼發感染。有報道用過期的麻疹減毒活疫苗皮下注射, 可加速結痂。或用周林頻譜儀照射皮疹, 有止癢、防止繼發感染、加速皰疹干涸及結痂脫落的效果。發熱患兒給其多飲溫開水, 采取物理降溫、藥物降溫等。如有口腔皰疹或潰瘍影響進食, 應給予補液。
5.1 皮膚護理 病室應安靜, 每日要通風消毒, 溫度適宜,在22~24C°, 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溫度過高患兒易出汗使皮膚瘙癢。家長要保持手的清潔, 每日用溫水輕擦患兒皮膚, 禁止用肥皂等刺激性強的物品。患兒衣服應寬大、柔軟,勤洗勤換, 被褥要在陽光下暴曬。皮膚搔癢時, 設法分散其注意力, 或用溫水洗浴。出疹較多者暫不洗浴。注意剪短指甲,必要時可戴手套, 尤其是面部的皮膚, 防止抓破引起繼發感染, 留下瘢痕。輸液時盡量避免穿刺皰疹處, 防止黏貼膠布引起不適。如用靜脈留置針輸液, 應每天消毒穿刺部位皮膚,并更換敷貼。皰疹未破處可涂碳酸氫鈉或爐甘石洗劑, 也可用阿昔洛韋軟膏涂擦[3],4次/d。或用藥棉簽蘸病毒唑液輕涂丘疹、皰疹表面,1~2次/d, 療程1~3 d[3]。甲紫已不提倡使用, 以免引起色素沉著。
5.2 病情觀察 水痘患者如治療不及時, 容易出現水痘肺炎、水痘腦炎、水痘心肌炎等并發癥, 因此護士應密切觀察意識、面色、體溫、脈搏、呼吸、精神狀態等病情變化。注意皮疹的性質、范圍、分布及是否有繼發感染, 并做好交接班。如有頭痛、嘔吐等可能并發腦炎, 應及早相應的治療及護理。
5.3 發熱的護理 此組病歷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 體溫在38℃以下者, 暫不用藥, 告知臥床休息, 多飲溫開水或熱飲料。體溫升至38℃以上時, 可遵醫囑口服撲熱息痛或安瑞克降溫。避免使用地塞米松等激素類藥物以免加重感染[4]。降溫出汗后及時更換衣服, 有脫水傾向時注意補充液體。煩躁易動的患兒測體溫時父母要看護好, 防止體溫計破損, 造成患兒損傷。
5.4 飲食指導 飲食應給予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發熱時應補充足夠的水分, 可用綠豆湯代水分,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禁食魚蝦等發物, 少吃辛辣和油膩食品。實施人工喂養的嬰兒, 選擇營養豐富的全脂奶粉。每日用餐后用溫開水漱口, 保持口腔清潔。口腔有皰疹者, 用生理鹽水或碳酸氫鈉做口腔護理[5]。
5.5 心理護理 因水痘影響患兒的容顏, 患兒及家屬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和焦慮, 因此要求醫護人員對家長講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治療以及護理方面的問題。安慰和鼓勵患兒和家長, 減輕其精神壓力, 在護理和治療時動作要輕柔, 面帶微笑, 與患兒輕聲交流, 消除其恐懼心理, 積極配合治療。
[1]楊紹基, 任紅, 李蘭娟, 等.傳染病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6.
[2]石紅, 石雪松, 江智霞.傳染病護理學.第2版.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75.
[3]李敏.阿昔洛韋軟膏局部涂擦治療水痘療效觀察.實用醫技雜志,2004,11(5):813.
[4]白雁榮, 范過義.發熱患兒的護理體會.內蒙古醫學雜志,2010(3):13.
[5]代紹.小兒水痘的護理體會.青海醫藥雜志,2013,43(8):44-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2.130
2014-10-14]
163461 大慶市第二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