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p53注射液聯合熱化療治療老年性非小細胞肺癌胸腔積液41例
張林王季堃1王莉2
(遼寧醫學院護理學院,遼寧錦州121001)
關鍵詞〔〕重組人p 53腺病毒注射液;基因治療;熱化療;腫瘤性血性胸腔積液
中圖分類號〔〕R153.3〔
基金項目:遼寧省科學技術計劃項目(No.2012225019)
1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
2錦州市中心醫院腫瘤科
第一作者:張林(1983-),男,在讀博士,講師,主要從事內科腫瘤及社區人群健康研究。
重組人p53腺病毒(今又生,rAd-p53)注射液是新型廣譜基因抗癌藥,p53腫瘤抑制基因與多數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有關。血性惡性胸腔積液是晚期癌腫侵犯胸膜的并發癥之一,積液中有大量紅細胞,生長較快,治療困難,是腫瘤治療上一大難題。本研究觀察rAd-p53注射液聯合控陣熱療法并灌注化療藥對晚期老年性非小細胞肺癌合并血性胸腔積液患者的療效。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遼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科老年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并發血性胸腔積液患者41例,其中33例為術后和化療后復發、轉移,8例為Ⅳ期不能手術者。納入標準:經手術、鏡檢證實為非小細胞肺癌;有客觀評價指標:病灶或胸水;近3個月未行放化療;無化療禁忌證;KPS評分>60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無嚴重呼吸困難,無胸腔巨大占位,無心臟起搏器及假關節植入,能平臥30 min以上無嚴重高血壓及心臟病,體溫正常,血常規正常。隨機分為試驗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67.75±5.89)歲,KPS(69.02±10.20)分,病理類型:鱗癌9例,腺癌6例,鱗腺癌4例,其他1例。對照組21例,男12例,女9例,平均(69.19±6.81)歲,KPS(68.54±9.37)分,病理類型:鱗癌11例,腺癌2例,鱗腺癌6例,其他2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藥物及設備rAd-p53注射液由深圳市賽百諾基因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生產,水針劑型,規格:每支1×1012病毒顆粒(VP)。藥品置于-20℃保存,使用時于室溫靜置融化。順鉑注射液由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水針劑型,規格:每支30 mg。13.56 MHz腫瘤高頻熱療機。
1.3給藥方案第1天:兩組應用紫杉醇(PTX)175 mg/m2靜脈點滴,1次/3 w,給PTX前30 min給予雷莫司瓊注射液0.3 mg靜推止吐;第2天:試驗組胸腔灌入rAd-p53 1×1012VP加50 ml生理鹽水胸腔注入,對照組則給予等量鹽水,1次/w;第3天:兩組順鉑注射液30 mg/m2溶于50 ml的鹽水注胸腔,1次/3 w,用藥后用腫瘤高頻熱療機,給予熱療30 min;治療期間觀察胸腔積液消長情況,并復查血常規、肝腎功等。
1.4觀察指標治療前行胸腔彩超檢查、記錄胸水變化、觀察癥狀、體征、不良反應、生活質量(QOL)等,并于每次用藥后1 w時復查上述指標。評價療效,用藥后第3天及第6天常規做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檢查。
1.5療效評定標準化療3 w后評定療效,按照WTO近期療效評定標準:完全緩解(CR),惡性積液完全消失并持續4 w以上;部分緩解(PR),惡性積液量減少≥50%,癥狀緩解并持續4 w以上;穩定(SD),積液量減少<50%或增加≤25%;進展(PD)積液量增加或惡化。CR與PR為有效RR。QOL評定以 KPS評分標準,比較治療前及治療后6 w的變化。改善:KPS評分增加 ≥10分并維持4 w以上;穩定:評分增減 <10分;惡化:KPS評分減少 ≥10分。血性積液評價標準:胸水常規。
1.6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療效比較試驗組有效率(70.00%,CR 6例、PR 8例、SD 5例、PD 1例)高于對照組(38.10%,CR 2例、PR 6例、SD 7例、PD 6例)(P<0.05)。
2.2兩組QOL改善情況兩組QOL均有改善,試驗組改善率(65.00%,改善13例、穩定6例、惡化1例)高于對照組(33.33%,改善7例、穩定9例、惡化5例)(P<0.05)。
2.3兩組毒副反應比較試驗組發熱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0 vs 3例)(P<0.05),發熱均有自限性,36 h后恢復,不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和局部體征。對照組和觀察組胸痛(4 vs 2例)、消化道反應(6 vs 5例)、白細胞減少(4 vs 3例)、肝功損害(1 vs 0例)和腎功能損害(1 vs 0)發生率均無差異(P>0.05)。
3討論
rAd-p53是一種攜帶p53基因的活病毒,p53基因治療惡性腫瘤安全有效〔1~3〕,順鉑是目前臨床常用的細胞周期非特異性廣譜抗腫瘤藥物〔4〕。胸腔灌注可迅速提高胸腔內順鉑濃度并維持較長時間,由于“胸膜屏障”的存在,使胸腔內清除率遠低于靜脈,可提供高濃度的抗癌藥物,消滅胸腔內微小病灶。本試驗說明聯合基因、化療、理療綜合治療腫瘤來源血性胸水療效遠較優且并不會大幅度增加毒副作用。
4參考文獻
1Achisom M,Hupp TR.Hypoxia attenuates the p53 response to celluar damage〔J〕.Oncogene,2003;22(22):3431-40.
2Frank DK.Gene therapy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J〕.Surg Oncol Clin North Am,2002;11(3):607-20.
3趙偉珠,王季堃,李巍,等.重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聯合順鉑治療肺癌所致胸腔積液的臨床研究〔J〕.癌癥,2009;28(12):1324-7.
4潘靜.沙培林聯合順鉑治療惡性腹腔積液的療效觀察〔J〕.中華腫瘤雜志,2005;27 (7):442-4.
〔2012-07-15修回〕
(編輯安冉冉/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