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工作思考

2015-01-25 09:32:57卞曉波童琦玨
浙江農業科學 2015年5期
關鍵詞:浙江省管理工作利用

吳 偉,卞曉波,童琦玨

(1.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浙江杭州 310020;2.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金華 321017)

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工作思考

吳 偉1,卞曉波2,童琦玨1

(1.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浙江杭州 310020;2.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金華 321017)

總結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主要措施及其成效,剖析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加大宣傳力度與增加資金投入、明確保護管理單位與工作協調管理、設立專門研究機構與加強保護設施建設、分批公布保護名錄與重點保護瀕危資源、加大資源共享力度與促進資源開發利用等推進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建議與對策。

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工作;浙江

文獻著錄格式:吳偉,卞曉波,童琦玨.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工作思考[J].浙江農業科學,2015,56(5):722-726.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50554

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種類繁多、類型豐富。據報道,新中國成立后調查到的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達1萬余份,涉及糧油、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蠶桑、中藥材、綠肥、花卉、麻類等幾乎全部作物,且呈現區域分布特點[1]。農作物種質資源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和重視。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不斷推進。截至目前,全省初步建立了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保護技術體系,并收集保存了一大批農作物種質資源及其信息數據。21世紀隨著世界農業和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生存環境的改善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將主要依賴于生物種質資源,“一個物種就能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一個基因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盛衰”[2]。因此,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對夯實農業自主創新能力基礎,提升浙江省農業競爭力,實現浙江省農業發展新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本文結合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現狀,分析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推進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對策措施。

1 主要成效

1.1 建立保護管理機構,公布省級首批保護名錄

隨著《種子法》的實施,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加快發展農業主導產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若干意見》(浙政發[2007]17號)中提出,統一規劃,多途徑開展十大主導產業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浙江省農業廳作為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管理職能主管部門,于2008-2009年連續2年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普查收集。因種質資源保護工作涉及糧棉油、瓜菜、蠶桑、茶樹、果樹、食用菌、藥用植物、花卉等作物的不同業務主管部門,為了確保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同時提供保護管理工作技術咨詢,浙江省農業廳于2009年成立了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管理領導小組和專家咨詢委員會,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種子管理總站。

在全面普查農作物種質資源的基礎上,為有序推進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管理工作,加快浙江省珍稀瀕危種質資源保護進程,根據《浙江省實施〈種子法〉辦法》有關規定,在全省范圍內組織推薦省首批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名錄,經各市農業局篩選與推薦,并經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咨詢委員會專家評審,浙江省農業廳于2010年公布了繡花錦白菜等188份地方特色品種為浙江省首批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名錄,其中糧棉油和瓜菜等大田作物種質資源107份,蠶桑、茶樹、果樹、食用菌、藥用植物、花卉等作物81份。

1.2 制定保護技術規范,構建保護技術體系

自2004年著手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工作以來,在研究探索各類大田作物種質資源收集調查、分類整理、鑒定評價、保存保護、繁殖更新和開發利用技術與方法基礎上,參考國內外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技術標準和最新技術,并結合浙江省保護工作實際組織制定種質資源保護的管理工作和技術規范。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于2013年9月出臺了《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規范(試行)》,明確了農作物種質資源工作目標、職責與計劃、保護工作內容、技術支持、組織實施、工作總結等保護管理工作要求;于2014年11月組織制定并發布了《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調查收集技術規范(試行)》《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繁殖更新技術規范(試行)》和《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鑒定評價技術規范(試行)》,3個技術規范規定了大田作物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分類處理、入庫(圃)保存、繁殖提純、種質更新、鑒定評價的工作程序和技術要求;2015年3月公布了《浙江省農作物(大田)種質資源接收與利用工作流程》,確保種質資源申請利用工作有序進行。

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從全省農業院校、科研院所篩選出相關作物科研育種力量較為雄厚的中國水稻研究所國家水稻改良中心種質保存與評價分中心,浙江大學蔬菜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玉米研究所,以及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13家單位確定為浙江省大田作物種質資源首批保護技術依托單位,開展保護利用技術研究,并承擔省種質保存保護利用工作任務。為便于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鑒定評價的現場考察與數據審核和保護利用技術咨詢等工作,于2014年12月建立了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專家庫。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規范、種質接收與利用工作流程、保護技術規范、技術依托單位和保護專家庫構成了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技術體系,為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1.3 落實保護專項經費,推進保護工作開展

2007年以來,浙江省將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項目經費列入“省級現代種業發展工程專項”,通過項目實施推進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開展。2007-2014年省農財兩廳安排了農作物種質資源調查收集、繁殖更新、鑒定評價,以及種質圃和保護利用基地建設等項目70多個。其中大田農作物項目40個,總投資2 017.4萬元,省補資金1 814萬元。通過種質資源保護項目實施,目前已建成玉米、水生蔬菜等種質圃7個,烏皮青仁大豆、處州白蓮等開發利用基地11個,以及省級農作物種質資源信息數據庫和種質資源信息查詢服務系統;調查收集了大田作物種質資源2 178份數,入庫(圃)保存了種質資源1 192份數,繁殖更新了種質529份數、鑒定評價了94份省首批保護名錄種質。通過項目實施大大改善了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條件,同時培養了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專業人才,為日后更好地開展保護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礎。

1.4 建立數據查詢系統,促進種質資源利用

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信息網——種質資源信息查詢服務系統于2009年初開通使用,經過幾年試運行和改造升級,信息查詢服務系統功能日趨完善。全省調查收集的大田作物種質資源信息數據已錄入種質資源信息網數據庫,為實現農作物種質資源信息數據整合集成、優化配置、開放共享,提高種質資源利用效率,加快浙江省種質資源創新與品種選育以及開發利用發揮重要作用。

在省現代種業發展工程專項的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項目的大力支持下,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利用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以來西湖莼菜、烏皮青仁大豆、處州白蓮、小京生花生、蘭溪小蘿卜、黃巖紫蒔藥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優勢品種已成為當地產業化開發的特色名優農產品,這些地方品種累計種植面積2.45萬hm2,產品總產量11.1萬t,農民增收7.88億元,企業增收2.77萬元、出口創匯650多萬美元;2010年以來省內農業科研院所利用收集保護的地方品種育成并通過省級審定的大田作物新品種28個,累計推廣種植面積超過3.0萬hm2,農民增收2.9億元。收集保存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為促進新品種選育與推廣應用和農業增收、農民增效、企業盈利發揮了積極作用。

2 存在問題

2.1 資源保護重視不夠,保護資金相對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和農業部門對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工作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特別是部分市、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由于傳統習慣的影響,認為種質資源保存利用工作以科研單位為主,農業部門的任務是示范推廣優良品種,對種質資源保護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各級種子管理機構要切實履行種業發展規劃編制與組織實施、品種管理及展示示范、種質資源保護管理等職責,而不少農業部門未將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列為種子管理機構的工作職責,因而未安排保護工作經費和相應技術人員。開展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繁殖更新、鑒定評價、保存保護等日常工作和種質圃與保護利用基地建設與日常運行維護皆需足夠經費作保障,目前省財政重點安排種質圃與保護利用基地建設經費,相關運行維護費主要依靠當地財政解決,當地財政多數未能全額安排。浙江位于我國東南沿海,生態復雜多樣,農業生產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種質資源和優良地方品種,其作物類型多、分布廣,開展保護工作需大量的財政資金,從開展保護工作需求來看目前安排的財政資金量相對不足。

2.2 部門間缺乏協調溝通,影響工作平衡推進

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由于不同領域對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和工作重視程度不一致,造成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工作難以平衡推進。該項工作涉及農業和科技管理部門及其所屬科研單位,農業和科技主管部門間缺乏對種質資源保護管理的工作協調和信息溝通,在項目資金與保護任務安排上難免出現內容重復與交叉,項目研究成果未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從而限制了協同充分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鑒定評價和保護利用技術研究工作,同時項目實施成果未能得到共享和很好的應用。在農業系統內部存在著國家和省、同一主管部門內部不同作物業務主管部門間的工作協調和信息溝通障礙,農業部的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主要由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組織實施,該研究所將保護任務直接下達給中國農科院所屬研究所和各省農科院,對于省級農業主管部門的保護工作指導較少,部省間的保護工作開展及其成果等信息溝通少,部省間保護工作難以協同開展。由于糧棉油、瓜菜、蠶桑、茶樹、果樹、食用菌、藥用植物、花卉等作物的業務管理分屬不同業務主管部門,實行條塊結合分工負責,導致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重視程度和進度難免參差不齊。種質資源保護業務管理部門間缺乏應有的協調溝通和信息交流,農業部門內部對種質資源保護工作認識和重視程度不一,從而影響了種質資源保護管理工作全面有序推進。

2.3 缺乏專業研究機構,保存保護條件有待改善

國家早在1978年就在中國農科院成立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協調全國作物品種資源及其野生親緣植物的收集保存和評價利用,并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研究[2-3]。隨著種質資源戰略地位的提升,一些農業強省紛紛設立省級種質資源專業的研究中心,保護地方特色種質資源,同時開展專業研究。如江蘇省于2005年在農科院設立江蘇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中心,并搭建江蘇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平臺,該平臺共建成47個專業種質資源庫(圃),現已發展成為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平臺江蘇子平臺,極大促進了該省種業發展;山東省于2010年在省農科院設立農業生物資源中心,立足于山東省特色種質資源,面向黃淮海及同緯度地區,進行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收集引進、整理保存、鑒定評價及資源信息的研究與發布,取得良好效果,并建成國內最大的省級種質資源中期保存庫[4]。然而,雖有農業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和呼吁,但浙江省至今尚未建立專門從事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的研究機構,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的13個保護技術依托單位屬于兼職從事種質資源保護工作,一些先進的生物技術諸如分子標記、基因定位、DNA指紋圖譜構建等技術還未全面應用于種質鑒定評價之中。浙江省至今尚未建立省級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中期庫,一些作物尚未建立省級種質資源保護圃和保護地,缺乏種質資源開展系統保護所需的配套設施設備,科研單位以冰箱冷藏等簡易方法保存種質資源,保存的數量有限、安全性低、時間短,也容易丟失。

2.4 資源瀕危滅失嚴重,保護步伐有待加快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也隨之改變,甚至局部惡化,一些重要的農作物種質資源特別是珍稀資源和野生資源正在逐步消減或處于瀕危狀態[5-6]。有報道顯示,浙江省在20世紀80—90年代普查收集的種質資源中,大豆地方種質927份,蠶豆種質399份,而到2010年僅收集到51份地方大豆種質,10份蠶豆種質[1];也有報道顯示,浙江省過去一些小有名氣的地方品種,諸如紹興尖葉菠菜、紅衛半碎葉、安吉茼蒿、上虞黃芽菜、紫血糯、赤峰稻、桐鄉槜李等也逐漸在市場上消失或瀕臨消亡[7]。可見,種質資源瀕危滅失速度十分驚人。近幾年的普查結果也顯示,隨著新品種的大面積推廣應用,農田種植的作物品種日趨單一,大部分地方農家品種資源散落到農戶的門前屋后小菜園中或較為偏遠的地方,隨時都有絕跡的危險,為確保農作物品種基因型的多樣性,種質資源搜集保護工作步伐有待加快。

2.5 共享利用程度偏低,名優品種有待開發

浙江省絕大部分的種質資源分散保存在各科研單位,作為育種材料使用。農業科研單位搜集的種質資源以“私有資源”形式封閉保管,未能實現資源信息互通和種質共享,造成一方面征集的種質資源種類不齊全和利用率較低,另一方面一些相同種質資源卻在不同單位重復保存,造成浪費[1];此外目前種質庫(圃)保護的種質資源多數未經品種提純和鑒定評價,從而限制了科研育種對種質資源的共享利用。而對于一些名特優地方品種,品質、適應性和早熟性等往往較好,但由于其品種純度退化導致產量偏低,且其利用價值未能充分挖掘,造成其種植經濟效益低于推廣品種,很難形成產業化開發規模,也在漸漸淡出市場。除此之外,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信息共享機制還有待完善,農作物種質資源信息查詢服務系統的信息量有待進一步增加。

3 對策建議

3.1 加大宣傳力度,增加資金投入

大力宣傳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重要性和保護利用工作成效,提高各級政府、農業與科技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對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工作重要性認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網絡、報刊、廣播、電視等媒介大力向社會各界宣傳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的重要意義和知識,使人們了解《農作物種質資源管理辦法》中的有關規定,努力提高公眾的保護意識,引導全社會參與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8-9];另一方面借助“浙江省瓜菜·種業博覽會”“種業成果展示會”“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成果展”“優異地方品種種植展示”等展示平臺實景展示特色種質資源,加深人們對保護種質資源的認識,引起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對種質資源保護工作的關注和重視。農作物種質資源工作屬于公益性事業,國家及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保障農作物種質資源工作的穩定和經費來源[8]。建議省級財政重點確保省下達的種質資源保護任務、省級種質資源數據庫及其信息查詢服務系統維護、省級種質庫和種質圃與保護地建設等所需經費,并隨著財力的增強,不斷加大對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資金投入,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地方財政也應根據當地實際將種質資源保護列入預算,確保開展資源保護工作及其設施設備運行維護所需經費;同時還要引導吸收社會資本投入名優地方品種產業化開發,通過產業化開發促進種質資源有效保護,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機制,確保浙江省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順利開展。

3.2 明確保護管理單位,實現工作協調管理

針對當前農業與科技、農業系統內部缺乏工作協調與信息共享,資源保護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建議農業部加強對各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和技術指導,加強工作計劃安排與成果利用的協調溝通,統籌我國農業系統的人才技術、設施設備、項目資金等優勢,共同做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各級地方政府應建立一個政府牽頭的農業、財政、科技等部門組成的組織協調機構,做好規劃、協調、資金、政策、項目的監督管理等工作[5],以聯合農業部門和科技部門有步驟、有重點地協同開展農業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實施保護成果共享與應用;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建立種質資源保護管理領導小組和牽頭單位,落實各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管理職責、工作目標及其責任考核,確保種質資源保護任務地順利開展,為有序開展全國第3次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奠定基礎。

3.3 設立專門研究機構,加強保護設施建設

浙江省應盡快整合現有的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科技人才、專項資金和設施設備等資源,設立省級農作物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研究中心,構建專業技術團隊從事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整理保存、繁殖更新、鑒定評價、利用研究、信息發布與共享利用等工作,深入探究具有地方特色和重要利用價值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保存利用與種質創新技術,為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有效保護和高效利用提供技術平臺。研究中心組織全省農業院校、科研院所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承擔好省農業廳下達的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任務,并對各任務承擔單位作好技術指導與績效考核工作。省政府還應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種質資源研究中心所需的中期庫、種質圃、保護地、試驗基地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儀器設備配備,同時預算安排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和相關設施設備運行維護所需的經費。從研究機構、人才隊伍、設施設備和運行經費等方面確保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有序展開。

3.4 分批公布保護名錄,重點保護瀕危資源

浙江省自2010年公布首批種質資源保護名錄以來,其中的多數種質資源已安排品種提純與特性鑒定評價,并得到良好保護利用。由于農作物種質資源作物類別與品種眾多、分布廣泛,需要根據保護工作進程和珍稀資源瀕危程度分批公布省級保護名錄,根據珍稀資源瀕危程度分批開展調查收集、提純繁殖、鑒定評價和保護利用工作,及時發布調查收集信息數據和開展鑒定評價獲取的品種優良性狀及食用與藥用、工業加工等優異特性,社會各界廣泛應用種質資源保護研究成果,促進高效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調查收集的種質資源實行分類保存保護,對生長環境有特殊要求的稀有瀕危種質資源需要建保護地進行原生境保護,對適應性較強的無性繁殖種質資源建種質圃保存,對于適應性較強的有性繁殖種質資源經提純后入省中期種質庫保存,種質資源保護地和種質圃原則上由所在地市級或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落實農業科研機構或農技推廣部門負責日常管理工作。通過分批公布資源名錄、分類保存保護、及時公布信息數據,使珍稀瀕危種質資源得到有效地保護利用。

3.5 加大資源共享力度,促進資源開發利用

種質資源保護項目承擔單位應及時將調查收集、繁殖更新、鑒定評價等保護環節取得的信息數據和種質實物分別入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數據庫和種質庫(圃)保存,同時將科研單位分散保存的地方品種的相關信息數據納入省種質資源數據庫。完善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數據庫、種質庫(圃)、信息查詢服務系統管理制度、種質資源信息數據保密制度和實物利用報批制度等。將所有作物種質資源信息統一納入省種質資源信息查詢服務系統,便于向社會各界提供公共查詢利用服務。同時建立種質資源實物和利益共享在內的種質資源共享機制:對于政府資助獲得的種質和信息實行無償提供,對于科研單位或企業獲取的種質實物實行互惠交換或利益共享提供,變“私有資源”為“公有資源”,促進收集保存的種質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積極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研究,對于調查收集和鑒定評價發掘的優異種質資源,一方面應繼續以項目助推形式引導農業企業建立生產基地,直接開發利用;另一方面將優異種質推薦給科研育種單位,作為選育親本材料使用。切實做好種質資源利用服務工作,采用多種形式宣傳可供利用的種質資源信息,加強種質資源利用成效宣傳,促進種質資源共享利用,使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在推進現代種業發展、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1] 吳偉,阮曉亮.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劑用現狀與對策[J].中國農學通報,2010(增刊):23-28.

[2] 方嘉禾.中國生物種質資源保護現狀與行動建議[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1(3):77-80.

[3] 付深造,張恩瑜,陳超.我國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現狀及發展建議[J].種子世界,2013(10):1-3.

[4] 萬書波,丁漢鳳.山東省農業生物資源保護現狀與發展戰略[J].山東農業科學,2009(7):113-117.

[5] 蔣均義,樓韓燕,何南.縣級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工作現狀、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7(23):155-156.

[6] 徐永健.松陽縣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現狀及其利用對策[J].浙江農業科學,2013(4):467-469.

[7] 阮曉亮,石建堯.浙江省農作物種質資源現狀與保護利用對策的探討[J].浙江農業科學,2008(1):1-4.

[8]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種子法規選編[M].北京:中國工商出版社,2005.

[9] 陳仙平.浦江野生豆類種質資源的保護與開發[J].種子科技,2009(6):14-16.

(責任編輯:吳益偉)

S 324

A

0528-9017(2015)05-0722-05

2015-04-08

吳 偉(1960-),男,浙江義烏人,推廣研究員,碩士,從事農作物良種推廣與種質資源保護管理研究工作。E-mail: wuwei1610@sima.com。

猜你喜歡
浙江省管理工作利用
《初心》
利用min{a,b}的積分表示解決一類絕對值不等式
中等數學(2022年2期)2022-06-05 07:10:50
青脆李、脆紅李周年管理工作歷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討
利用一半進行移多補少
做好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浙江省第一測繪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
中等數學(2018年7期)2018-11-10 03:29:10
利用數的分解來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一线在线| 亚洲第一av网站|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亚洲综合第一页| 婷婷激情五月网|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午夜日b视频|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99热最新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欧美天天干| 中文成人在线| 国产91高跟丝袜|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一区成人|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久久综合婷婷|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无码人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 91免费观看视频| 99这里只有精品6|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天堂亚洲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情侣一区|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久久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五月婷婷精品| 久久影院一区二区h| 国产欧美另类|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五月激情综合网|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粉嫩|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 69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久草视频中文|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中文| 亚洲乱强伦|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