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輯]牧草作為大宗商品,其價格大多隨行就市,價格的忽高忽低造成農業“豐產不豐收,豐收不豐產”的尷尬局面。而在原有的草業信息化平臺的基礎上開發的內蒙古大宗草產品電子交易平臺的正式啟動則解決了以上問題。
中國草業協會會長盧欣石表示:“現階段全國的大宗農產品電商平臺不足100個,大宗畜產品為44個,大宗草產品電子交易平臺在全國尚為首創,對我國牧草市場化將會產生很大影響。”該平臺由買賣雙方按照約定好的價格、標準、數量、時間來進行生產、提貨,真正實現了“賣家有其利,買家有所控”的交易局面。同時電子交易信息平臺與金融、保險、院校等機構簽訂合約,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合作上的利益,規避了風險。
內蒙古草都網絡事業部總監齊志鑫介紹,在開發內蒙古草業大宗電子交易平臺的同時也組建了第一家內蒙古草業大宗市場,通過現貨商城零售、現貨訂單以及現貨競拍等形式進行交易,在試運行期間已經完成了4萬噸的草產品交易量,匯集幾萬家牧草交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