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堅定不移走效益開發之路
□ 本刊評論員
去年以來,原油價格持續低迷,經濟下行壓力過大,使得集團公司上游板塊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局。寒冬期里,上游企業只有摒棄唯產量論,堅持效益為先,堅定不移走效益開發之路,全力增效創效,才能戰勝極寒天氣,迎來春暖花開。
走效益開發之路,先要轉變觀念。在國家能源短缺、需要石油的時候,一切以原油生產任務為中心,多產油就光榮。在驕傲和自豪的同時,產量至上、進尺至上的觀念也深深烙在每一個石油人的腦海里,揮之不去。世易時移。隨著時代的變遷,國家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期,國有企業需要轉變觀念,實現轉型發展。生產型要向經營型轉變,以產量為中心要向以質量效益為中心轉變。也就是說,所獻的石油要有效益,沒有效益的石油,即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受歡迎。唯產量任務的觀念已成為過去,代之而起的是質量效益觀。因此,摒棄以產量、進尺為中心,代之以效益為中心、以效益論英雄,與其說是決策轉變,不如說是觀念轉變。
走效益開發之路,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在效益開發過程中,頂層設計尤其重要,必須通過決策層的頂層設計,促進企業由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由以產量為中心向以質量效益為中心轉變。在7月30日召開的集團公司年中工作會上,王玉普董事長明確指出,要堅決打好保增長攻堅戰,總部綜合部門要加強市場分析和效益測算,按照整體效益最大化安排生產經營,加強市場分析和效益測算,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生產經營安排和策略。勝利油田在全油田層面推行“三線四區”管理模式,即通過運行成本、操作成本、完全成本與噸油成本一比,找到無效區、低效區、邊際區、利潤區,使無效變有效、有效變高效、高效再提效,變得一清二楚,使保效攻堅變得簡單有效。
走效益開發之路,要堅持改革創新。低油價帶來的危機,從眼前看,遇到的是市場困難,我們照老路子走下去,靠一系列的強力措施,可能也會暫時擺脫,但一時之困好解,長久之危難除,從長遠看,上游企業最大、最根本的危機,就是在新常態下死守老路,很快就會陷入體制機制性困局,那才是致命的。長期油價低迷,帶來的直接后果是虧損,暴露的是發展經營方式的根本問題,即原來看不見,或看到了沒有感到急迫的風險和矛盾充分顯露出來。靠緊縮的方法治虧是暫時的手段,也只能收一時之功,靠發展的手段積極轉變發展經營方式,建立效益的保障體制機制才是長遠之功。油公司建設是油田健康持續發展的最佳路徑選擇,一定要建立發展質量的概念,突出效益這根主線,通過改革創新,釋放體制機制的活力。
走效益開發之路,還要依靠職工群眾的智慧。智慧在民間,高手在民間,廣大一線職工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他們長年堅守一線,學技術、搞革新,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新創效。可以說,他們是創新創效的主力軍,是走效益開發之路的堅定執行者。
目前,中國石化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需要把效益觀念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游企業堅持走效益開發之路,是決策變化,是觀念轉變,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現實需要。我們必須發揚“三老四嚴”的優良傳統,堅持嚴細實的作風,緊緊圍繞全年目標任務,堅定不移推進效益開發,為中國石化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