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研究發現北半球破壞臭氧層的物質增加
日本東北大學6日發表公報說,該大學參加的一個國際小組發現,近年來,北半球大氣中破壞臭氧層的氯化氫不斷增加。
研究小組分析了日本筑波市以及瑞士等8個地點自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以來大氣中氯化氫濃度相關數據,發現2007年以后北半球平流層的氯化氫濃度正在增加。
研究人員通過模擬演算發現大氣循環暫時減弱是北半球大氣中氯化氫增加的一個原因。但研究人員表示,由于還要考慮氣候等因素,所以氯化氫濃度上升不會立即導致北極圈上空的臭氧層遭到進一步破壞。
不過,研究小組同時發現,從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開始,整個地球大氣中氯化氫的總量持續減少,研究小組認為限制氟利昂等破壞臭氧層物質排放的措施產生了效果。1987年簽署的《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限制氟利昂等物質的排放。
相關論文已刊登在英國《自然》雜志網絡版上。
(新華網 201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