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二次剖宮產切口美學選擇及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妊娠分娩進行二次剖宮產的產婦共140例,將產婦按照入院編號,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各70例,兩組產婦在接受二次剖宮產手術后,比較兩組產婦切口的瘢痕等臨床癥狀。結果 觀察組各項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手術瘢痕存在明顯差異,P < 0.05。結論 下腹壁縱切口手術在臨床上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該切口形式一方面能提高手術后愈合率,另一方面還具有較高的美觀性,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5.071
工作單位:151400黑龍江省安達市婦幼保健院
Clinical Analysis of Two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GUO Youzhi And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Anda 151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wo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aesthetic choice. Methods From 2013 November to 2014 November in our hospital, pregnancy and delivery of two cesarean section in 140 cases,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dmission numb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70 cases in each group, two pregnant women in two caesarean section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incision scar.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ata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peration scar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Lower abdominal vertical incision operation has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in clinic, on the one hand, the form of operation incision can improve the healing rate, the appearance of a high, it is worth for clinical use.
【Key words】Two cesarean section,Incision,Scar
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剖宮產技術也越來越成熟,為了滿足產婦對剖宮產手術后美觀性的實際要求,對二次剖宮產切口美學選擇和臨床癥狀進行研究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二次剖宮產切口美學選擇及臨床療效,選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妊娠分娩進行二次剖宮產的產婦共14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觀察組產婦在接受下腹壁縱切口手術之后,取得非常滿意的治療效果,其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妊娠分娩進行二次剖宮產的產婦共140例為研究對象,本文選取對象均為二次剖宮產產婦。將產婦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各70例,產婦年齡在24歲到4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歲;所有產婦孕周均在36周到42周之間;手術過程中按照常規要求縫合壁層腹膜,不進行其他手術;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產婦入院之后給予產婦下腹壁縱切口手術,對照組產婦給予Pfannentiel式切口。綜合利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照組產婦入院后給予Pfannentiel式切口手術,醫務人員對產婦腹壁切口愈合情況以及腹空粘連狀況以及第二次剖宮產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手術開始到胎兒分娩的時間以及手術總時間做詳細的記錄。
1.3 評價指標
為了判斷手術切口的美學性,本研究將手術后瘢痕纖細、瘢痕中等以及瘢痕明顯作為評價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對上述兩組產婦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χ 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接受手術后瘢痕纖細22例,占31.43%,瘢痕中等36例,占51.43%,瘢痕明顯12例,占17.14%;觀察組接受手術后瘢痕纖細54例,占77.14%,瘢痕中等15例,占21.43%,瘢痕明顯1例,占1.43%,組間手術瘢痕存在明顯差異,P<0.05。對照組接受手術后二次手術時間為36±19 min,手術中出血量為226±69 mL;觀察組接受手術后二次手術時間為42±19 min,手術中出血量為226±69 mL,組間基本情況存在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剖宮產已經成為眾多產婦選擇生產的主要方式之一,瘢痕子宮再次妊娠不斷增加,對妊娠切口美觀性也產生了嚴重影響 [2-3]。目前,用于二次剖宮產的手術方式主要有下腹壁縱切口手術和Pfannentiel式切口兩種形式,這兩種手術形式在臨床上均有廣泛應用,對這兩種手術的美學性和臨床療效進行研究介紹是滿足現代妊娠產婦對二次剖宮產要求的基礎保障之一 [4]。子宮下腹壁橫切口手術具有手術美觀性高、瘢痕纖細以及手術后恢復時間快等優勢,該手術在近幾年臨床上的使用頻率逐漸高于Pfannentiel式切口手術。但是,與Pfannentiel式切口手術相比,子宮下腹壁橫切口手術具有手術操作復雜以及手術時間長等缺陷,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仍有較多地方需要改進。本文選取妊娠分娩進行二次剖宮產的產婦共140例,觀察組產婦入院之后給予產婦下腹壁縱切口手術,對照組產婦給予Pfannentiel式切口。觀察組各項數據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手術瘢痕存在明顯差異,P<0.05。由此可見,要想滿足產婦對手術后美觀性的實際需求,二次剖宮產應該采用子宮下腹壁橫切口手術方式。
綜上所述,下腹壁縱切口手術在臨床上具有更高的應用價值,該切口形式一方面能提高手術后愈合率,另一方面還具有較高的美觀性,其開腹時間和總手術時間均短于Pfannentiel式切口手術,因此,下腹壁縱切口手術更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