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腔鏡手術術中CO 2潴留的護理方法。方法 選取腔鏡術中出現CO 2潴留患者12例,監測其生命體征,控制充氣流量并協助醫師治療。結果 12例患者經臨床治療和手術護理后,均能夠自主呼吸和自行排尿,各項生命指標穩定。結論 于腔鏡術中CO 2潴留患者護理工作中實施適當的體征監護和圍手術期護理措施,可有效減少患者并發癥。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7.156
作者單位:130600 長春市雙陽區醫院
Analysis on Clinical Nursing of Laparoscopic Operation Patients CO 2Retention
WANG Ying Hospital of Shuangyang District,Changchun 130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nursing methods of laparoscopic operation with CO 2reten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 laparoscopic surgery patients with CO 2retention,we monitored the vital signs,controlled gas flow and assisted physicians in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12 patients were able to breathe and voluntarily urine afte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operation,and the life index was stable. Conclusion Laparoscopy CO 2retention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implementation of appropriate signs monitoring and peri operative nursing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Key words】 Lparoscopic operation,CO 2retention,Clinical nursing
為研究腔鏡手術術中CO 2潴留患者最佳護理方法,我院選取12例患者展開臨床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我院2014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行腔鏡手術治療患者中選取12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術中出現CO 2潴留;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齡(37.5±6.2)歲,手術類型:子宮息肉切除手術2例,完全雙側疝修補手術6例,闌尾切除手術4例;麻醉方式:7例行氣管插管全麻,5例行腰硬聯合麻醉,患者平均手術時間(108.3±12.5)min。
1.2 方法
護理人員均于圍手術期對患者體征監測并控制充氣流量,及時、有效協助醫師對癥治療,主要護理措施包括:(1)術前準備,術前由護理人員認真檢查腔鏡等術中所用手術器械,其中氣腹機的檢查尤為重要,保證各種儀器性能完好,氣腹機壓力功能正常,重復試驗確保一切準備就緒,滿足手術需求,之后行穿刺充氣手術;(2)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監測,術中護士需密切觀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壓、心電圖等各項生命體征指標,若患者術中并發大面積的皮下氣腫,或可能限制胸廓運動,或CO 2氣腹可上抬患者膈肌而增加呼吸道阻力,導致皮下組織聚集過多CO 2從而引發CO 2潴留,患者可表現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癥狀,在這種情況下若體征監測不到位,醫護人員沒有注意并持續進行手術治療,可導致患者出現血氧飽和度大幅度降低、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嚴重癥狀,所以術中需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力度,預防上述癥狀出現,一旦患者各項體征指標出現異常,及時向醫師匯報并輔助醫生做出相應處理;(3)充氣流量控制護理,手術最開始時采用低流量充氣,約1~2 L/min,待患者機體完全適應后,逐漸增加氣體流量為2.5~5.0 L/min,手術正式開始時,再次增加充氣流量至5.0 ~10.0 L/min,便于術中出現氣體外溢時能夠及時補充氣體,穩定患者腹內壓力。普遍來說,臨床一般設定患者腹內壓為12~13 mm Hg,面對個體病例時需根據患者年齡、體型、心肺功能等各方面實際情況設定腹內壓力和氣體流量;(4)其他相關護理,當患者發生CO 2潴留時,立刻停用CO 2充氣并排空氣腹內氣流,防止皮下組織對CO 2的持續性吸收;輔助麻醉醫師及時對患者進行搶救,調整麻醉機呼吸參數,有效提高潮氣量,增加儀器呼吸頻率,對患者行過度通氣,抽取患者血液標本展開血氣分析并檢查電解質,若發現患者長時間存在高碳酸血癥,需及時給予5%碳酸氫鈉靜脈滴注,同時通過利尿措施調整患者機體內外酸堿平衡。
2 結果
腔鏡手術過程中,12例患者均出現CO 2潴留,其中9例患者潴留癥狀較輕,其余3例患者癥狀較重,血壓水平一度升高至:SBP:200 mm Hg,DBP:110 mm Hg,心率加快至120次/min,且患者pH<7.0,之后護理人員依據患者實際病情變化對其實行加大潮氣量、加快呼吸頻率、穩定血壓以及減輕酸中毒等多項護理干預措施,并于術中實施利尿措施,經手術治療和術中護理后,12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并于術后150 min內恢復自主呼吸,經臨床觀察各項生命體征顯示平穩,可自行排尿,CO 2潴留癥狀基本消失,且并未出現其他嚴重并發癥,均安全返回病房。
3 討論
腔鏡手術是臨床中新近發展起來的一門微創方法,具體是指在患者腹部的不同部位作數個直徑為5~12 ㎜的小切口,通過這些小切口插入攝像鏡頭和各種特殊手術器械,將插入腹腔內的攝像頭所拍攝的腹腔內各種臟器的圖像傳輸到電視屏幕上,由醫師通過觀察圖像,使用各種手術器械在體外進行操作來完成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該術式具有手術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術后疼痛輕、切口瘢痕小、美觀度高等優勢,治療效果良好,現階段腔鏡手術已逐漸取代開放性手術,成為未來手術方法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氣腹是腔鏡手術成功的關鍵,臨床中腔鏡手術實施前需先建立人工氣腹,使腹膜壁與臟器分開,擴大腹腔,能夠給手術醫師提供寬闊的視野和易于操作的手術環境,便于手術操作,且能夠避免套針穿入腹腔時損傷臟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術中多采用CO 2建立人工氣腹,可在不同程度上產生一些并發癥,如CO 2潴留、臟器損傷、頸肩部疼痛、皮下氣腫、深靜脈血栓、低體溫以及高碳酸血癥等 [1],其中以CO 2潴留最為常見,可導致患者出現機體電解質紊亂,影響機體酸堿平衡 [2],甚至會對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產生抑制作用,導致腦血管擴張充血,引發腦水腫 [3],后果十分嚴重。為避免腔鏡手術術中患者出現CO 2潴留,手術圍術期的臨床護理是非常必要的。
為進一步研究腔鏡術中發生CO 2潴留患者的最佳護理方法,我院選取1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于患者圍手術期從術前準備、生命體征監測、充氣流量控制以及其他輔助護理等多方面對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研究結果發現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均于短時間內恢復自主呼吸和自行排尿,各項臨床體征平穩,均未出現其他嚴重并發癥,均安全返回病房。由此研究證實,對腔鏡手術術中發生CO 2潴留患者實施針對性的體征監測、充氣流量控制等護理方法,患者術后恢復較快,并發癥少,手術成功率高,護理措施應用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