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棟,張墩利
(1.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機電工程系,長沙 410041;2.中南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長沙 410083)
起動機是汽車起動瞬間帶動發動機運轉的一種直流電機,出廠時要對其進行負載性能測試,其測試過程是將電機轉速和電流調整到設定值,然后判斷輸出力矩是否合格,負載測試的特點是短時間內電流要迅速上升至額定值(100 A左右)且不能超調過大,否則發熱很大容易燒壞電機,因此在負載性能測試中要求過程盡量快(不超過2 s)且精確(恒流、恒速精度±1%),其控制的快速性、超調性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國內主要采用PID及其改進算法進行控制,實際應用表明其控制效果并不理想[1],原因之一是測試過程中的負載擾動、摩擦力擾動、紋波推力擾動和其他不確定擾動嚴重影響測試精度和測試速度;其二是PID算法很難實現電流和轉速的雙輸入雙輸出的解耦控制。
自抗擾控制ADRC(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是在傳統PID控制算法上改進而來,融合了現代非線性控制、Bang-Bang控制、狀態觀測器技術,能根據被控對象的輸入和輸出量,觀測出作用于被控對象的內部和外部的總擾動,通過動態擾動補償技術,將被控系統改造為積分串聯型線性控制系統,從而實現“自抗擾”,顯著改善控制系統的性能[2-4]。自抗擾控制是近年來用于工業控制,尤其是電機控制中的一種新的高效率非線性控制算法[5]。其繼承了PID控制器結構清晰、算法簡單高效、無需被控系統精確數學模型等優點。文獻[6]實現了多變量、強耦合的單元火電機組的自抗擾控制;文獻[7]實現了開關磁阻電機的自抗擾調速控制。
本文在離散域設計負載測試系統的ADRC控制系統,利用其ESO的擾動檢測能力實現了解耦控制。并在工控機系統中設計C++程序,完成了實驗測試,測試精度和效率都有提高。
負載性能測試原理如圖1所示,對起動機采用2個回路進行控制,分別為電流回路和速度回路,由2個獨立ADRC完成解耦控制。

圖1 起動機負載測試控制原理圖Fig.1 Diagram of starter load testing system
起動機電氣和機械狀態方程分別為[9]

式中:U為起動機電樞電壓;L為電樞電感;R為電樞內阻;Ce為電機電勢系數;ia為電樞電流;v為電機轉速;J為電機轉動慣量;電機輸出力矩T=CTia;CT為轉矩系數;TL為負載轉矩,即為磁粉制動器輸出力矩;一般來說,磁粉制動器的輸入ig與輸出TL之間有比較好的線性關系,可通過實驗數據對其關系進行線性回歸,得到TL=kig+d,k和d為線性系數;Td為系統等效擾動轉矩總和;U和ig為輸入量;ia和v為輸出量。
將式(1)進行變換,得到如下狀態方程:

這樣便得到ia和ig,U和v之間的關系式,為接下來的ADRC解耦控制提供依據。本控制系統采用雙ADRC控制結構,為避免重復,以下論述都以電流控制回路為例,速度回路與之類似,不再贅述。
對ia進行分析,其表達式可以理解為

式中:f0為內外確定的“擾動”部分;fdist為未知的擾動部分;d(t)為擾動總和。理想狀況下,電流回路的ADRC能由磁粉制動器的輸入ig和起動機電流ia觀測出擾動總和d(t),為補償擾動,可以取控制量

代入式(3)中,可得:

至此,測試系統變為積分串聯型結構,再采用非線性誤差反饋控制,便能獲得高性能的閉環特性。
ADRC包括3個部分:跟蹤-微分器(TD)、擴張狀態觀測器(ESO)、非線性反饋控制律(NLSEF)。電流控制回路的ADRC結構如圖2所示,TD用來安排給定量的過渡過程,以解決快速性和超調的矛盾;ESO用以跟蹤反饋信號并估計出擾動總和;NLSEF將利用誤差信號進行非線性組合計算以得出反饋控制量。

圖2 電流回路ADRC控制器結構圖Fig.2 Diagram of ADRC current regulator
電流回路的離散域ADRC控制算法為

fal函數為最優綜合控制函數,其表達式為

式(6)~(9)中:h為計算步長;α為非線性因子;β01和β02為輸出誤差校正系數;β1為誤差增益;δ為濾波因子[10]。
以起動機QDJ2528B為測試對象,根據上述計算公式和表1中起動機物理參數,并根據參數設置經驗[11]設置和修正各模塊的參數,如表2所示。

表1 起動機物理參數Tab.1 Parameters of starter

表2 ADRC系統參數Tab.2 Parameters of ADRC
系統實驗平臺以PC104規格的x86架構工業PC為核心,擴展PCI總線的研華多功能高速數據采集卡PCI1710HG,外圍開關量動作采用PLC控制。操作系統為Windows7,控制軟件采用VC++2005開發,數據采樣周期為1 ms。
為了驗證系統的性能,分別做了負載測試和負載干擾測試。
圖3(a)、3(b)調節目標是轉速3000 r/min、電流80 A情況下分別采用雙ADRC調節器和雙PID調節器所對應的轉速、電流波形。

圖3 轉速、電流負載測試響應曲線Fig.3 Velocity and current response of load test
從圖3看出,傳統PID調節的電流、轉速在1.8 s達到穩態,最大超調量為89A、3487r/min;ADRC調節器在1.5 s達到穩態,最大超調量為84 A、3210 r/min。
圖4(a)、4(b)是在調節目標完成后,在2 s時刻突加持續時間為0.1 s的3 N·m的擾動力矩后,分別采用ADRC和PID控制得到的轉速和電流曲線。

圖4 轉速、電流負載擾動測試響應曲線Fig.4 Velocity and current response of load test with disturbance
傳統PID調節器再次穩定的調節時間為0.4 s,最大超調量為85 A、3294 r/min;ADRC的調節時間為0.3 s,最大超調量為82 A、3024 r/min。可以看出,當干擾較大時,PID控制不能達到恒流、恒速精度要求,而ADRC可以穩定在1%范圍內。
從以上實驗可以看出,ADRC調節器與PID控制相比,具有超調量小、過渡時間短、調節速度快等優點,能更好地保證負載試驗測試過程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以更好地保護起動機、提高測試效率。
本文將ADRC控制器應用于汽車起動機負載測試系統,采用速度和電流雙ADRC調節器結構實現解耦控制,實驗表明ADRC調節器的性能優于PID調節器,具有動態響應快、調速范圍寬和抗擾動能力強等特點。
[1] 陽春華,桂衛華,王雅琳.起動機性能測試的智能PID控制[J].中南工業大學學報,1999,30(3):311-314.
[2] 韓京清.自抗擾控制技術[J].前沿科學,2007,1(1):24-30.
[3] 韓京清.從PID技術到“自抗擾控制”技術[J].控制工程,2002,9(3):13-18.
[4] 韓京清.自抗擾控制技術-估計補償不確定因素的控制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5] Su Y X,Zheng C H,Duan B Y.Automatic disturbances rejection controller for precise motion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ionics,2005,52(3):814-823.
[6] Khani F,Yazdizadeh A.Boiler-turbine unit controller design based on the extended state observer[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Automation,Christchurch,2009:2066-2071.
[7] Pan J F,Kwok S C,Cheung N C,et al.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speed control of linear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C]//Industy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Fourtieth IAS Annual Meeting,2005(4):2491-2497.
[8] 馮光,黃立培,朱東起.采用自抗擾控制器的高性能異步電機調速系統[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1,21(10):55-58.
[9] 周儒勛,張澤龍,亓迎川.直流電機模型參數的直接辨識[J].計算機仿真,2006,23(6):113-115.
[10]樸軍,韓京清.自抗擾控制器(ADRC)仿真軟件[J].系統仿真學報,1999,11(5):383-387.
[11]凌玉華.鋁電磁鑄軋帶坯晶粒度軟測量及復合磁場智能控制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