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總務處,北京100010
突出醫院文化特色的醫院院區綠化管理研究
王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總務處,北京100010
醫院院區的綠化管理是醫院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為在這里工作和進行診療的人們提供了綠色的空間,為改善和提高醫院院區的生態、生活環境和質量提供了長期而有效的途徑。自“十二五”規劃以來,該醫院在院區的規劃建設和改造期間,突出“以弘揚中醫、中藥文化特色”這條主線,全面加強具有中醫、中藥特色的醫院院區環境的規劃、建設與改造,成為該院綠化管理的工作重點。作為全國最大的三甲中醫醫院之一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在對醫院院區的綠化建設方面,融入了很多中醫、中藥文化的特色,使來該院就醫的患者們,在就醫的同時,也能在這里學習到一些中醫、中藥的常識。在努力為之營造的中醫、中藥文化氛圍中,就醫的患者們會獲得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緩解了醫患關系緊張的局面,有效地降低了醫患矛盾的發生。
中醫醫院;中醫、中藥文化特色;醫院院區的綠化管理
醫院院區的綠化管理是醫院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為在這里工作和進行診療的人們提供了綠色的空間,為改善和提高醫院院區的生態、生活環境和質量提供了長期而有效的途徑。自“十二五”規劃以來,該院在院區的規劃建設和改造期間,突出“以弘揚中醫、中藥文化特色”這條主線,全面加強具有中醫、中藥特色的醫院院區環境的規劃、建設與改造,成為該醫院綠化管理的工作重點。作為全國最大的三甲中醫醫院之一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在對醫院院區的綠化建設方面,融入了很多中醫、中藥文化的特色,使來該院就醫的患者們,在就醫的同時,也能在這里學習到一些中醫、中藥的常識。在努力為之營造的中醫、中藥文化氛圍中,就醫的患者們會獲得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緩解了醫患關系緊張的局面,有效地降低了醫患矛盾的發生。
目前該院雖然綠地率已達到規定的綠化標準,但在對院區綠化的功能及規劃建設等管理上,仍然努力探索,勤于思考,在突出該院中醫、中藥特色上下功夫,體現該院構建和諧醫院的理念與追求。
醫院院區的綠化和美化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始建于1956年,由原來的榮安固倫公主府,俗稱“大公主府”改建而成。醫院占地面積僅2.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由于地上建筑物多,使得醫院院區綠化規劃的面積小,沒有大面積整體可建、可規劃的綠地。隨著來該院就診的患者人數的逐年遞增,該院目前實際開放床位600多張,日平均門診量已達近1萬人次,而醫院的占地面積卻無法相應增加,使得醫院的醫療面積已經捉襟見肘。來該院就診的患者們的就醫環境相對狹小、擁擠,這些客觀條件亦使無法再大規模擴建院區的綠化面積。所以在醫院的綠化管理上,只能開動腦筋,集思廣益,結合醫院院區現有的條件,從建筑、美學、園林、植被、生態、經濟等多角度進行審視和比較,綜合醫院院區的地形、地質以及節約醫院經費開支等因素,研究出更為合理的、切實可行的綠化管理解決方案。
例如該院門診樓的兩樓段之間,有南北兩塊綠地,而南側綠地因消防的需要,必須將原有綠地徹底清除,進行消防水池工程的建設。在消防水池工程竣工驗收后,如何恢復這塊綠地,也成為了我們的一個難題。因為消防水池的主要設施都在地下,工程竣工后地表填埋的土層較薄,不可能再恢復種植原有的松柏等樹木,而且還需在綠化時把消防水池的通風口、操作間入口等設施巧妙地隱藏,以增加可觀賞性。規劃設想了許多方案,最終確定了通過綠化來提高患者對中草藥的認識和了解的思路,于是就有了在這片不大的空地上建一座有中醫藥文化特色的園區的構想。走訪了北京地壇公園,在其東北角的牡丹園,建立“中醫藥文化養生園”已經有好多年了。那里藥用植物的品種豐富,在植物的選擇方面頗有經驗,可以加以借鑒。而后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及到各大花卉市場進行調研,我們選擇了一些適合北京的氣候特點,即可以入藥,又具有一定的觀賞性的植物品種進行種植。如連翹、芍藥、牡丹、藿香、枸杞、薄荷、麥冬、費菜、玉簪、八寶景天、萱草、鐵線蓮等。用標牌標明這些種類植物的品名、藥理特點和用途。同時考慮到美化問題,又將消防水池的通風口,隱藏于綠草之間;消防水池入口處的小屋,也被巧妙地建成了由綠竹掩映的噴水池。給這塊園區取名為“中藥文化園”,并在其中心區搭建藤架及長凳,供患者休息。原來只是作為通道的這塊綠地,經過改造與重建,被賦予了全新的功能,變成了具有我院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患者休閑觀賞的休憩場所。
“中藥文化園”建成之后,許多患者在來我院就診時,都喜愛坐在這里休息。他們可以在等待診療、檢查、化驗或取藥的這段時間,離開人流擁擠、嘈雜的樓道和門診大廳,選擇在“中藥文化園”休息等待,感受中醫藥文化的熏陶。舒適的環境使得他們等待時的心情不再急躁,等待的同時還可以學到很多中草藥的知識,了解到身邊許多常見的花花草草都可以入藥。經常看到有人掏出小本子認真地記錄學習藥物知識。當人們看到這里充滿大人和孩子們的歡笑時,他們好像忘卻了自己身處在醫院,而是在公園內流連。目前,“中藥文化園”已經成為我院分流患者的一個重要場所。
這片園區的經驗也在我院的全部院區進行了推廣,在各個部位的植物附近都懸掛了具有中醫藥知識的標牌,這些無處不在的各種中醫藥小常識,讓廣大患者和家屬于院區行走的時候,就能瀏覽學習。
該院病房樓后與器械維修樓之間的空地,本為污水處理站。在這片不大的園區,因地制宜,選取觀賞杏樹為主要樹種,以“杏林春滿”為主題,建立了杏林園。在這里患者和家屬們不僅可以在藤蘿架下品茗香茶、促膝談心,還通過園區中有關“杏林”傳說的介紹,了解到為何“杏林”為中醫界的代稱。“杏林春滿”贊揚了醫生的高明醫術和高尚醫德,充分體現了我院中醫文化之內涵。這里是很多住院患者休閑場所的首選。
門診樓北塊綠地,在通道處安裝了保證患者安全使用,且簡單易操作的健身器材,同時在旁邊的小花園里種植了玉蘭、碧桃、松柏等樹木以及月季等花卉,使得這里在不同的季節景色各異。醫院綠化建設在美化院區環境的同時,也考慮到了患者及家屬的其它需求,不僅為他們提供了休息的場所,同時也提供了適度鍛煉的場所,以彰顯運動與養生相輔相成的中醫理念。
另外,在醫院院區的邊邊角角,看似很小的地方,見縫插針,設立了各色小型花壇,種植了在不同季節開花的植被和常年綠色的藥用觀賞植物,盡可能多的增加綠化面積和觀賞范圍,擴大中藥知識的宣傳區域。
在我院病房樓前主干道兩側,大面積種植玉蘭(辛夷)是該院的傳統特色。每年都非常重視玉蘭樹的維護,對極個別病死樹木及時更換。每年3月,玉蘭花含苞待放,4月進入賞花期。病房樓前陽面的玉蘭率先開放,當其將過花期之時,陰面的玉蘭又競相怒放,使得花期的觀賞時間延長了近一倍。許多患者和家屬都在花海前合影留念,愉快的笑容漾滿他們的臉龐。欣賞美景的同時,也使得他們暫時忘卻了病痛帶來的煩惱,有益于他們健康的恢復。
常年在門診樓南側圍欄及門診樓西側院區圍墻處,栽培各色月季花。月季花為北京市市花,它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具有花期長、易于管理的特點,同時也具有極高的觀賞性。每年5~11月期間,五顏六色的月季花競相開放。月季花不僅是花期綿長、芬芳色艷的觀賞花卉,而且是一味婦科良藥。中醫認為月季味甘、性溫,入肝經,有活血調經、消腫解毒之功效。這一段月季長廊也是患者和車輛的必經之地,從這里走過,也會給大家帶來輕松和愉悅。
每年秋季落葉期,格外注意加強管理,對院區內隨時出現落葉,及時進行清掃。為擴大綠化面積,在院區圍墻及建筑物墻壁外側,種植了爬山虎。它的特點是占地少、生長快,綠化覆蓋面積大。爬山虎適應性強,性喜陰濕環境,但不怕強光,耐寒、耐旱、耐貧瘠,氣候適應性廣泛,對土壤要求不嚴,陰濕環境或向陽處,均能茁壯生長。它對二氧化硫和氧化氫等有害氣體有較強的抗性,對空氣中的灰塵有吸附能力。它常年以綠色為主,秋季變為鮮紅色。但一到冬季,爬山虎的葉子紛紛飄落后,附著在墻壁上的藤枝逐漸干枯,成為冬季火災的隱患,所以維護時要特別注意冬季干枝的防火問題。在冬季到來之時,先盡量清除墻壁上的枯枝干葉,并在春節燃放煙花爆竹期間或冬季遇大風天氣時,適當地給這些附著在墻壁上的枝條噴水,防止火災的發生。
醫院院區綠化建設是對院區自然環境的恢復,是對院內環境的補充和完善。院區綠化包含的內容很多,有樹木、花草的栽培,有景觀的建設等,要把病人休息場地與綠化有機地結合起來。院區綠化一定要以“綠色”為主。象征生命的綠色,體現了醫院的活力和生命力以及崇尚健康、敬畏生命的情愫。
由于樹木既能改善院區環境,而其生態功能和養護管理都優于草地,并且用水量較少,因此要盡量多種樹木,摒棄以“草地為主”的做法。根據醫院院區各區域的功能,巧妙運用不同樹種的色調、高矮及生長習性,強調重點突出主題;根據土壤條件、氣候特點和植物的不同生長期、花期,使花、草、灌、樹等相結合形成一個立體的綠化空間。充分利用植物資源,通過采用不同的種類、不同的花期、不同的葉色、不同的種植方式,以及組合搭配來構造景觀,并充分按照院區環境條件,合理布置四旁造林和道路的綠化。通過多種綠化形式,獲得親切、舒適、有活力的感受。先進的園林綠化管理理念,為我院創造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綠色院區。
綠化工作的特點是三分栽,七分管。后勤管理部門在嚴格落實綠化管理有關責任制度的同時,要下大力培養一批專業人才,并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成果,重點在成活率上下功夫,保證種一株活一株,栽一片成一片。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突出“三抓”,一是抓早,提前做好宣傳教育,利用網絡、展板等多種形式,引導員工積極投身建綠、愛綠、護綠的行動中,同時從組織、物質、技術上及早做好準備;二是抓細,把好選苗育苗、取苗運苗、挖坑尺寸、拌肥換土和澆水五關;三是抓經常,根據氣候季節性的變化和苗木生長情況,及時進行澆水、施肥、鋤草、除蟲、打藥、補種等維護工作。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才能使醫院環境的綠化美化逐步走上規范化管理的軌道。
綜上所述,醫院綠化作為一個輔助醫療的手段,可以調節醫院廣大職工和患者的心情,為他們提供空氣清新的活動場所,有益身心健康。在一個充滿中醫藥文化氛圍的優美環境中工作和治療,人們在獲得良好的心情的同時,增長了對中醫中藥的了解與認同,這既可以提高在醫院工作的職工的工作效率,又使得來該院就醫的患者們,能用良好的心態,來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促進他們早日康復。
[1]陳偉紅.園林綠化管理探討[J].現代園藝雜志,2013(5):178,180.
[2]尤志勉,韓安榜,吳棣飛.600種藥用植物及飲片經典圖鑒[M].第1版.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3]朱堅,趙薇.淺談醫院園林綠化設計[J].中國藥用工程與裝備雜志,2012(8).
[4]王景輝.試論醫院園林綠化工程設計及施工的管理要點[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2(3).
[5]張爽.現代醫院的園林綠化設計工藝探討[J].現代園藝雜志,2011(11):82-83.
R197.3
A
1672-5654(2015)02(a)-0098-02
2014-11-07)
王越(1966-),女,北京人,大學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衛生服務質量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