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華
北京市平谷區興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 101200
社區衛生服務屬于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政府領導、上級衛生機構指導、社區參與的融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為一體的基層衛生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以基層衛生機構為主體,以全科醫師為骨干,其主要任務是通過合理利用社區資源和適宜技術,解決社區主要衛生問題、滿足基本衛生服務需求[1]。社區衛生服務的工作宗旨是以社區居民的健康為中心,其需求為導向,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為服務重點。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社區基本醫療服務的基層醫療服務單位,各級地方政府是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主體[2]。街道辦作為政府派出機構,對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提高本社區全體居民健康水平負有重要責任。要積極協調轄區內各方力量,在衛生行政部門指導下,支持和幫助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解決必需的業務用房和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切實支持和發展社區衛生服務。
興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于2007年,負責轄區9個居委會、5個自然村,6萬余人口,轄區設立社區衛生服務站5所。在近8年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筆者深刻體會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離不開街道辦事處的領導與支持,并已成為社區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環節。
實施公共衛生服務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尤其是慢病管理工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慢病管理的基礎,承擔著慢病的篩查、具體管理、隨訪、康復以及健康教育等任務[3]。接受這些服務的是年齡層次不同、知識層次不同、關系復雜的社區人群,在具體過程中社區醫生開展工作并非易事。2008年以前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管理工作進展緩慢,對轄區高血壓、糖尿病一直無法進行有效的規范化管理。要全面掌握社區人群基本狀況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社區醫生掌握的資源畢竟有限,而要完成大部分工作僅靠我們有限的時間和人力物力資源,困難較大。沒有街道辦和居委會的理解和支持,從事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社區醫生在居民院落進行健康教育、義診咨詢或者入戶訪視慢病患者十分困難,部分居民不支持配合,甚至將社區醫生與推銷藥品詐騙傳銷活動等同對待,不少小區社區醫生無法進入。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影響各項工作的開展[4]。
自從街道辦事處參與、支持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后,情況有了明顯改觀,逐步消除群眾不信任感。通過健康教育、健康促進、慢病管理和其它的公共衛生項目建設,使得興谷街道轄區的各項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有了明顯起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2年,該社區創建慢病示范區,要求各鄉鎮、街道要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納入社區管理內容,突出“服務”職責,要充分認識社區衛生服務各項工作的重要性,積極配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本轄區的社區居民健康服好務,引導百姓就近就地看病,要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居民真實的個人信息,讓群眾能享受得到這項民生工程。
為此,街道辦多次召開衛生工作協調會議,確立主管衛生工作領導并明確職責;街道辦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長效的溝通機制;在各居委會設立專(兼)職衛生干事,負責協助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各社區衛生服務站與居委會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關系;協調街道派出所、殘疾辦、民政科、計生辦、社保科等做好殘疾人、老年人、育齡婦女、低保優撫人群等的衛生保健工作,共同促進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5]。在街道辦的大力支持下,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認真落實上級政策,與街道辦、居委會有效溝通、密切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有效促進了社區衛生服務各項工作的開展。
興谷街道辦事處和所屬居委會將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當作自己日常工作來抓,共同開展“創建慢病示范區、北京市六型社區創建”等各項活動,社區居委會人員配合社區醫生一起進行社區居民健康狀況和衛生服務需求調查、完善居民健康檔案、收集日常衛生信息、慢性疾病管理、衛生知識普及和重點人群健康教育、疫情報告、傳染病監測和死亡情況調查等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做好轄區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街道辦在每個社區居委會均配備了衛生干事,要求各衛生干事積極支持、幫助社區醫生的入戶訪視、健康宣傳、義診咨詢等工作。社區醫生在社區衛生干事的協助下,通過信息傳播、認知教育和行為干預等健康教育形式,幫助居民掌握衛生保健知識和技能,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有了衛生干事的參與,極大促進了社區慢病管理工作的提高,慢病管理充分覆蓋了轄區。
在街道辦、居委會及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支持下,居民的各項活動經常邀請社區醫生參與,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密切了醫患關系。加大了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輿論宣傳,讓更多的居民了解、認可和參與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促進了居民尤其慢非傳染性疾病患者的就醫依從性和生活習慣的改善,增強了社區醫生對慢非傳染性疾病患者信息的積累、分析和利用,使轄區居民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街道辦將慢病防治工作列入了年度考核目標,從組織管理上保證了設備硬件和經費的落實到位,從而使從事慢病防治的工作人員安心,增強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的促進了工作的開展與落實。
①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取得的街道辦的支持,更多的是通過上級協調、多次溝通爭取來的,并不完全是街道辦主觀支持的。
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經費都是由衛生行政部門管理,轄區街道辦事處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屬兩個部門,相互之間并無直接關系,彼此之間工作配合存在人員、經費、目標一致性等諸多問題。
③街道辦不直接介入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認為社區衛生服務是衛生部門的事,對社區衛生服務的宣傳及公共衛生工作的開展配合不夠積極、不夠主動。
①將社區衛生服務與社區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②基層政府應進一步重視社區衛生服務的福利功能,將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作為基層政府的重要責任,進一步加強對轄區社區衛生服務的領導和支持,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造條件。
③將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納入街道辦工作范圍和考核目標,納入社區發展總體規劃和城市社區兩個文明建設規劃,予以科學的統籌規劃,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④街道辦應明確分管領導,設置辦事專員,負責協調組織衛生、民政、計劃生育、殘疾辦、派出所等有關部門參加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聯席會議,按照各自職能,各負其責,完善有關配套政策與措施,為社區衛生工作提供良好的環境,及時協調解決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
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要從自身出發,加強與街道辦的溝通,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盡力爭取街道辦的支持,建立長效發展機制,使廣大的居民加深對中心的認識和認可。
總之,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需要政府的重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需要街道辦的長效支持,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最終形成一個雙贏的局面。
[1]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指導意見[Z].國發[2006]10號.
[2]陳新,王豐,吳明.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運行現狀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8):911-913.
[3]趙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居民的就醫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4(1):4-8.
[4]馮妍.基于北京大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經驗探討社區醫療體系建設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全科醫學,2014(14).
[5]胡洋.新時期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發展的困境及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