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平劉民
1.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江西贛州341000;2.贛南醫學院,江西贛州341000
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的現實困境探討
謝清平1劉民2
1.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江西贛州341000;2.贛南醫學院,江西贛州341000
臨床培養基地建設是搞好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的載體和保障。目前,為開展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設了一大批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但是從具體實踐情況來看,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還存在著思想重視力度不足、師資隊伍不夠、臨床實踐基地建設薄弱等現實問題,本文主要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困境
全科醫生是綜合程度較高的醫學人才,是全科醫療的實施者[1]。2011年7月,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我國將把全科醫生培養逐步規范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臨床醫學(含中醫學)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其中,3年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階段,主要是在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進行的。如在上海,畢業后的3年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過程包含理論學習、臨床基地輪轉和社區基地實踐三個階段,其中臨床基地輪轉為26個月,占整個培訓過程的三分之二[2]。因此在臨床基地中如何培養一個合格的全科醫生是整個規范化培養過程中的關鍵環節。
在這一意義上,要培養合格的全科醫生,就必須加強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但是從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我國各地都加強了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的建設,但是還存在著種種現實困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全科醫生培養工作來說,“5+3”培養模式已經成為其今后發展的主要方向。當前,我國大多數醫療衛生單位已經在思想上意識到了這一點,也已經采取了相關措施。但是從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的具體實踐情況來看,在思想認識和重視程度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是建設資金緊缺。資金投入是確保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的重要支撐,缺乏了資金,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就會陷入無源之水,無法進行下去。從中央的角度來看,中央高度重視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的建設,如2013年,中央財政撥款17.35億元,專項用于支持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等32個省(區、市)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項目[3]。從地方的角度來看,不少省市也加大了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如2012年,江西省投資2.44億元專項建設資金,用于加強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等[4]。應該說,這些資金投入為緩解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的建設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但是也應該看到,由于亟需建設的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項目較多,再加之中央撥款不及時到位等原因,就使得不少地區的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陷入了停滯狀態。
二是建設用地不足。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的建設需要占據一定的建設用地,為了有效的實施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的建設,我國廣大地區都積極配合政府文件精神的要求,努力支持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的建設,獻出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另一方面,從我國的具體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地方政府不能無償劃撥,減免各種建設配套費用,以降低建設成本。這也就因此出現了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用地需求與政府職能相悖的境遇,在這一境遇下,也就使得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的建設面臨著建設用地不足、成本較高等困境[5]。
師資隊伍是搞好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的重要力量,缺乏了師資力量的融入,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的目的便無法達到[6]。但是從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師資方面仍然還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現實問題。
第一,存在著師資數量不足的問題。目前,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的師資力量大多數是由當地醫學院校的教師、本地醫療單位的醫療人員組成。但是由于不少教師、醫療人員對全科醫生臨床培養項目不甚了解等原因,就使得一些教師或醫療人員不愿意從事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工作。這就意味著,很可能會由于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造成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出現師資數量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即便是一些教師或者醫療人員從事了全科醫生的培養工作,但是由于其在教育理念、教育技術、理論知識、技術水平、教學能力等方面能力的不足,也造成了難以滿足全科醫生培養需要的問題。
第二,忽視了對師資力量的培訓工作。師資培訓是確保全科醫生臨床培養能否取得實際成效的關鍵因素。但是從當前情況來看,還存在著嚴重的師資培訓不足的問題。突出表現在,部分基地醫院院長、科主任從未參加過培訓,不清楚轉崗培訓和規范化培訓的關系,在申報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項目時,盲目上報培訓數量,認為在師資方面培養的數量越多越好。當然,這種做法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工作。但是他們卻也因此忽視了培訓能力,不僅忽視了對專業師資教師的培訓能力,而且還忽視了自身的培訓能力。
第三,缺乏系統的師資隊伍管理機制。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一樣,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在師資數量、師資培訓、師資素質等方面存在著一些突出的不足。究其原因,就在于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還未能建立系統、科學、有效的師資管理機制,比如師資培訓制度、管理制度、臨床教學職責、基地管理制度等方面還缺乏相關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會使得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在師資建設方面面臨著較為混亂的情況。
此外,在臨床基地中參加培訓的全科醫生很多時候是由輪轉科室的專科師資來帶教,他們的帶教方式一般也按照專科模式來帶教,缺乏全科思維。因此,為保證參加培訓的全科醫生輪轉后能較快適應全科醫生的工作,必須加強臨床基地的全科師資隊伍建設。
在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方面,臨床實踐基地是確保全科醫生能夠獲取較強實踐能力的關鍵因素[7]。但是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臨床實踐基地建設還較為薄弱,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因而也就無法滿足全科醫生基層實踐培訓的需要。
第一,醫學畢業生到臨床培養基地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從目前情況來看,學生一般經過本科階段的教育之后,相當一部分學生要么考研,要么就業,根本沒有興趣參加全科醫生培訓,生源嚴重不足,流失嚴重。參加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的醫學畢業生人數少,因而也就使得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實踐基地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臨床實踐基地建設。
第二,對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的建設質量重視不夠。目前,在中央財政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不少地區都加大了全科醫生臨床培養臨床實踐基地建設質量重視不夠,雖然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于這一點,從有些學者對江蘇、黑龍江、河南、廣西等四個地區進行全科醫生臨床實踐基地建設項目的實地調研可以看出[8]。但是也應該看到,雖然不少地區都建立了臨床實踐基地,但是在基地的改造維修、培訓場地、全科醫學教學用房面積、教學設備的配置、具體詳細的政策保障、建筑質量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綜上所述,雖然當前我國高度重視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項目的建設工作,但是仍然在資金投入、師資培養、基地實踐等方面還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必須從這些問題為出發點,采取相關措施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更好的促進全科醫生臨床規范化培養工作的順利發展。
[1]郭遂成.全科醫生臨床培訓基地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3(23):21-22.
[2]王天浩,潘志剛.臨床基地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J].中國衛生人才,2014(6):20-21.
[3]孔令敏.中央投入17億元建設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N].健康報,2013-07-09001.
[4]黃培紅.江西投資2.44億建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N].信息日報,2012-09-29.
[5]陸君.全科醫生培養基地建設中硬件建設的思考[J].中國衛生產業,2011(34):14-16.
[6]王宇彤,申健,楊蓓,等.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2(7):53-54.
[7]沈海英.全科醫生社區實踐基地建設的探討[J].中國鄉村醫藥,2013(20):80-81.
[8]陸君.全科醫生培養基地建設中硬件建設的思考[J].中國衛生產業,2011(34):14-16.
R197.3
A
1672-5654(2015)01(a)-0039-02
2014-09-02)
1.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地方醫學院校全科醫生‘5+3’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應用”(課題編號12YB103);2.江西省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蘇區振興發展背景下全科醫生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12GL12)。
謝清平(1979-),男,江西瑞金人,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醫學教育研究。
劉民(1969-),男,江西龍南人,贛南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高等醫學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