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衛東
(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自貿試驗區分局 上海 201203)
電梯定期檢驗市場化改革的思考
顧衛東
(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自貿試驗區分局 上海 201203)
自貿試驗區電梯定期檢驗市場社會化改革試點,作為特種設備部分檢驗資源社會化改革工作的一部分,改變了根據監管區域指定電梯檢驗機構的現有模式,由企業自主對具備相應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篩選,根據檢驗機構的報價、服務和效率進行市場化選擇。在試點過程中,鼓勵行業檢驗機構、民營檢驗企業進入市場化競爭。本文試圖就推進過程中的政策引導和市場監管等方面工作進行探討,指出監管部門應科學規劃,建立有序的競爭機制,促進檢驗市場良性發展,為保障電梯安全服務。
電梯 定期檢驗 改革 自貿試驗區
電梯是載人的運輸設備。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我國電梯保持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截至2014年底,全國電梯總量達到360萬臺。近10年間,電梯數量從60萬臺增長到360萬臺,而且還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電梯數量的高速增長,使得電梯定期檢驗人機不匹配矛盾日益突出,這將影響電梯定期檢驗質量,影響電梯安全運行。上海自貿試驗區內質監部門秉承大膽想、大膽試的改革創新理念,率先試點電梯定期檢驗市場化改革,改變原由行政監管區域劃分定期檢驗業務的舊有模式,鼓勵使用單位自主選擇有相應資質的檢驗機構實施電梯定期檢驗。
在改革試點過程中,使用單位對此持歡迎態度,通過擇優選擇檢驗機構,在樹立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的同時,也方便了企業;行業和民營檢驗機構積極參與,爭取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利益;部分法定檢驗機構則擔心定期檢驗市場放開后,引發惡性競爭,降低檢驗質量,影響電梯安全。筆者認為,檢驗市場改革是檢驗行業發展的方向,改革勢在必行,作為承擔改革的監管部門應主動思考、積極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未經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定期檢驗的性質是法定檢驗,具有強制性、監督性和服務性。強制性是指作為安全監察的一種技術手段,其檢驗結論具有法律效力,直接為安全監察提供技術依據;監督性是指對被檢單位落實安全管理責任的一種監督檢查手段,是安全監察的延伸,是耳目和幫手;服務性是指定期檢驗活動對被檢單位具有服務性質,能幫助被檢單位發現隱患、提升管理能力。檢驗市場化改革是要解決定期檢驗工作“由誰做、如何做、要做好”的問題,而不是弱化定期檢驗的法定地位。通過市場化改革,引入競爭機制,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檢驗資源。
1)要堅持政府定位。作為市場化改革,必然要從市場化的角度考慮政府行為的合理界限和原則目標。一要積極破除地方壁壘,允許檢驗機構跨區域從事相關業務,以市場化的觀念改進檢驗工作規范和業務流程,提高檢驗質量和服務水準;二要促進檢驗機構整合,鼓勵做大做強,提升高技術服務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三要發揮政府市場監管作用,及時制定相關配套政策,規范檢驗市場。
2)要堅持正確引導。檢驗市場化改革的目的是優化配置檢驗資源,提升檢驗效能,激發市場活力,落實企業責任,降低社會成本。通過市場化改革,努力從根本上解決電梯檢驗人機不匹配矛盾,促進檢驗機構為使用單位提供更優質的檢驗服務,更有力地保障電梯安全運行。監管部門在推進過程中,應科學規劃,既要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更要符合國內實際。目前,法定檢驗機構是檢驗市場的主力軍,應統一思想,統籌協調,確保市場化改革平穩進行。
3)要堅持有序推進。檢驗市場化改革是特種設備檢驗市場改革的前奏,要為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改革探索經驗。市場化改革應分兩個階段實施,嚴防“一放就亂”、“一哄而上”。第一階段,應建立以法定檢驗機構為主、行業檢驗機構和民營檢驗機構為補充的檢驗市場格局。通過市場逐步放開,一方面能增強法定檢驗機構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通過提升自身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贏得市場,做強、做大;另一方面,由于行業檢驗機構、民營檢驗機構在整個檢驗市場中占據份額較小,一旦發現問題,便于及時糾正。第二階段,結合國家事業單位改革,對法定檢驗機構進行整合,通過兼并重組等形式形成一批專業化、規模化、社會化檢驗機構,同時行業檢驗機構、民營檢驗機構在市場競爭中已具備一定實力,屆時電梯定期檢驗市場全面放開則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一批優質檢驗機構也將脫穎而出。
1)要樹立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電梯定期檢驗是使用單位的法定職責,法律明確規定,使用單位在電梯定期檢驗周期屆滿前一個月向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目前,法定檢驗機構本著為用戶服務的宗旨,都向使用單位進行催檢,使得使用單位養成了惰殆習慣,有時檢驗機構忘了催,使用單位也就忘了檢,認為到期申報定期檢驗不是他們的職責,這一習慣要隨著檢驗市場化改革的步伐逐步糾正。監管部門要適時組織宣傳,督促使用單位落實電梯定期檢驗報檢制度。
2)要確保檢驗質量。有市場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就避免不了出現惡性競爭。如果檢驗機構把盈利作為最高目的,不擇手段通過降低檢驗質量、降低檢驗費用和出具虛假檢驗報告去贏得市場,那檢驗就會流于形式,影響電梯的安全運行,因此建立能保證檢驗質量的監管制度迫在眉睫。第一要把住關口,監管部門要對檢驗機構及其檢驗人員的資質進行查驗登記,要督促檢驗機構自我承諾,應嚴格遵守電梯相關法律法規和地方規章,按照電梯定期檢驗規程,嚴格實施檢驗;第二要建立電梯定期檢驗管理系統,運用信息化手段將檢驗機構及其檢驗人員的基本信息錄入系統,要求檢驗機構通過電梯定期檢驗管理系統上報檢驗計劃和檢驗結果,監管部門根據計劃組織現場檢查,重點檢查現場檢驗人員是否與登記的人員一致,是否逐臺檢驗,并且邀請行業內專家對電梯進行抽檢,比照檢驗結論評價檢驗質量,核實是否存在“錯檢”、“漏檢”等現象;第三要建立檢驗質量評價制度,采取打分方式對檢驗機構進行評價,對于不合格的檢驗機構要列入“黑名單”,要在電梯定期檢驗管理系統上公示;對于有涉嫌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檢驗機構,要依法依規處理,并上報檢驗機構核準部門。
3)檢驗市場放開應面向社會,接受社會監督。通過電梯定期檢驗管理系統,向電梯使用單位、生產單位和社會公開檢驗機構及其人員的基本信息,公開“質量檢查專家庫”中專家的基本信息,公開檢驗質量評價結果,讓電梯使用單位、維保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及時了解需要的信息。這既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需要,也是為電梯使用單位擇優選擇檢驗機構提供方便。對于住宅電梯,如果業主們了解檢驗機構信息,也會積極參與監督物業公司,要求選擇優質的檢驗機構。
4)民營檢驗機構作為新生檢驗力量,即將與法定檢驗機構、行業檢驗機構一起參與電梯定期檢驗市場競爭,監管部門要積極鼓勵并加以正確引導。一要倡導民營檢驗機構不能把盈利作為唯一目的,要承擔相應的企業社會責任和社會管理義務,在檢驗過程中要積極宣傳電梯相關法律法規和安全知識,對在檢驗中發現的問題,要指導、幫助使用單位盡快落實整改措施和提出合理建議;二要對民營檢驗機構在資源條件、質量保證體系運行、檢驗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等方面加強準入把關和日常監督抽查,使民營檢驗機構盡快發展成為電梯定期檢驗市場的補充力量;三要以自我承諾的形式,引導民營檢驗機構承擔重要時段、重大活動的應急保障,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
市場化改革是否能真正解決人機配備矛盾,是否能確保電梯檢驗質量,風險與機遇并存。目前,電梯維保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仍然難以有效治理,如果電梯定期檢驗市場出現混亂,前后二者的疊加,后果不堪設想。電梯維保單位一般都代替使用單位向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如果維保單位、檢驗機構均受利益驅動,利令智昏,將會聯手蒙蔽監管部門,電梯安全將無法保證。風險最集中的是住宅電梯這一塊,住宅電梯的監管難度本來就很大,業主、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三者關系、利益難以協調一致,如果住宅電梯安全無法保證,將會引發社會矛盾甚至群體事件。因此,監管人員一定要加強學習,轉變觀念,熟悉業務,狠抓檢驗質量。第一階段,監管部門應設立“檢驗質量檢查專家庫”,專家的選定應公正,要從電梯檢驗機構、電梯制造廠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中選取,監管部門要依靠專家作為技術支持,牢牢控制檢驗過程中“錯檢”、“漏檢”和“選擇檢”三塊“軟肋”。第二階段,監管部門可依靠檢驗機構整合后保留的技術檢查機構,對檢驗工作質量進行監督抽查,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監督抽查制度。
在自貿試驗區內試點電梯定期檢驗市場化改革,具備一定的試驗條件。從自貿試驗區企業分布情況來看,有的分布在洋山島嶼,有的分布在外高橋地區,兩者相距120公里之遙,交通成本較高。從自貿試驗區電梯數量來看,在用電梯1300余臺,涉及使用單位主要為倉儲及辦公用房,試點切入口小,風險可控。從自貿試驗區特點來看,強調先行先試和全方位的制度創新,在試驗田里為尋求能夠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性建設,發揮示范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
市場化改革試點半年來,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內,已有3家檢驗機構入駐開展定期檢驗業務,其中2家為法定檢驗機構、1家為行業檢驗機構。另外有3家民營機構已在自貿試驗區內登記,即將開展相應業務。目前,試點工作正按計劃有序推進,總體情況尚好,為配套市場化改革,監管部門專門設計了電梯定期檢驗管理系統。通過系統,一是被檢單位可網上預約檢驗機構,節約交通成本;二是各檢驗機構的基本情況可在系統上查詢,便于被檢單位擇優選擇;三是設立公示欄,向被檢單位宣傳電梯相關法律法規、電梯安全知識,及時公布檢驗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及各類違法違規案件信息。
電梯安全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電梯定期檢驗是保障電梯安全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電梯定期檢驗市場化能合理配置電梯檢驗資源,保證在用的每一臺電梯按時保質進行檢驗,及時發現、消除隱患。監管部門要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及時制定并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即看得見的手,對檢驗市場競爭行為進行有序規范。現階段處于檢驗市場開放初期,可以預見隨著檢驗資源的陸續社會化,投機行為和惡意競爭將會浮出水面,比如蓄意壓價,污蔑打擊對手信譽和業務能力,借證掛靠等。監管部門必須盡快轉變工作思路,盡快形成責任明晰、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的電梯定期檢驗市場監管模式。
Thoughts on the Marketization Reform of the Elevator Periodic Inspection
Gu Weidong
(Shanghai Municipal Bureau of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of Free Trade Zone Branch Shanghai 201203)
The socialization reform of elevator periodic inspection in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i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the socialization reform of part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resources in Shanghai, and will change the existing mode which the elevators are inspected by the designated inspection institution according regulatory region, and the user of elevators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chose the qualified inspection institution according to price, service and efficiency. In the pilot process, the industry inspection agencies and private inspection companies a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to the market competi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how to improve the policy guidance and market regulation, and furthermore points out that the regulatory authorities should plan scientifically, establish orderly competition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spection market. All the effort could improve the elevator security service.
Elevator Periodic inspection Reform Pilot free trade zone
X924.2
B
1673-257X(2015)11-0022-03
10.3969/j.issn.1673-257X.2015.11.006
顧衛東(1967~),男,本科,科長,高級工程師,從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檢驗檢測工作。
2015-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