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祖梅
摘 要:目前事業單位的財務運作出現了很多問題,為了徹底改變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狀況,國家制定了新的會計制度,這種新的會計制度將全面的改變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
一、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工作目標
(一)透明事業單位財務的信息
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打老虎、打蒼蠅”,大力解決貪腐問題,而事業單位則是貪腐問題頻頻發生的重災區。據國家2014年公布的貪腐案例來看,其中一個國家部委機關、四家國有企業承包、兩個國有事業企業都存在嚴重的貪腐問題,現在還動輒出現小小事業單位的干部就能侵占國家千萬元、億元資金的案件。事業單位成為腐污問題的重點單位,是由于事業單位的財務一向不透明所緣故,事業單位的每一筆運作資金都來自于民眾的稅收,民眾強烈呼吁事業單位必須透明財務運作的情況。
(二)優化事業單位的人事機制
事業單位的人事機制也素來為民眾指責,民眾經常說事業單位的辦事人員或者三個人在一起不做事,或者一個工作人員得干三個人的事。這種指責說明事業單位人事機制編制不合理的現狀。事業單位的人事機制不合理,最突出的表現為:人浮于事,很多人在崗位上無事可做;權責不分,若在事業單位追求一筆財物去向的問題,往往是泥牛入海,根本找不到應該承擔責任的人;效率低下,在事業單位若要辦成一件事情,需要遍訪單位部門,找到多個負責人,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處理一件事。
(三)轉變事業單位的運行機制
隨著市場經濟逐漸成熟,國家政府已經意識到自己不能包辦事業單位的所有問題,國家要求事業單位改變融資渠道,要求它們要在市場競爭中通過自己的服務求生存。如果依照國家政府未來的設想,未來事業單位將逐漸改變運行機制。然而這也意味著事業單位將要公布自己的資產、債務等情況,優化財務管理是未來優化運行機制的基礎。
二、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財務管理意識的問題
在計劃經濟的環境中,事業單位的運行方式為向國家的相關部門領取運營的資金,然后在運營中將運營的財務帳簿提交給相關的部門說明自己財務運作的情況,而在計劃經濟的環境中,只要事業單位的財務運作情況在相關部門的計劃范圍內,通常相關部門不會嚴格追究財務的問題。然而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如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用這種財務意識處理財務問題,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將無法優化,而部分事業單位的領導人或者對這種財務管理現狀無動于衷,或者這些事業單位的領導人正是這種財務管理運作中的受益人。要讓事業單位做好財務管理,就必須扭轉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財務意識。
(二)財務管理混亂的問題
事業單位的財務混亂問題表現在帳簿上、票據上、收支上。比如從部分事業單位的帳簿上可以看到他們的財務管理不規范的問題,這些帳簿的記載有時會讓一名專業的會計人員也無法具體了解財務運作狀況;部分事業單位還出現票據保管的隨意性問題,票據原本是事業單位項目開展的原始憑證,應當慎重保管,然而如果仔細檢查這些事業單位的票據,將能發現這些單位的票據項目不全、票據名實不符、票據與帳簿不能吻合等問題;事業單位的的資金使用原本是要按嚴格的規定進行審核,然而很多事業單位可以隨意的挪用資金、濫支資金等,使事業單位的專門資金變成私人的“小金庫”。
(三)財務人員素質的問題
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原本應當擔負處理財務問題、監督財務問題的雙重職責,而部分事業單位則將會計人員當作出納人員,他們不要求會計人員具備極高的素質,這就造成部分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只能做簡單的財務記錄,繼而引發財務管理的問題。部分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不高,他們抱著做一天會計掙一天工資的想法,事業單位把當他們當出納員,他們就安心做出納人員,更有一些會計人員更與事業單位的違法分子合謀損公肥私。
(四)財務運作監督的問題
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監督問題,本應從兩個方面著手,一個是外部監督,它要求用外部監督的方式給予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予約束,然而我國由于種種原因,外部監督的機構不健全,他們無法給事業單位有效的監督,民眾的監督又無法給予事業單位實際的影響,這就造成事業單位成為貪腐問題的重點。會計應當承擔內部監督的工作,然而由于計劃經濟的影響,事業單位將會計納入自己單位的管理范圍,部分會計無法發揮監督職能,于是無法做好內部監督的工作。
三、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的主要特點
(一)定位明確的特點
新的會計制度明確的定義事業單位的會計為受委托的地位。這意味著事業單位聘任會計,即代表承認會計受委托的定義,會計需全面的了解處理和監督事業單位的財務事務,并將財務的全部資料披露給利益相關的人。如果會計沒有履行處理和監督這兩項職責,則意味著會計失職,有關部門將要追究會計的法律責任。而事業單位必須接受會計的監督,輔助會計做好財務工作,否則事業單位的領導人將承擔法律責任。這種明確的定位,將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變得權責分明。
(二)核算標準的特點
新的會計制度將核算標準化。比如舊的會計制度提出會計的核算準責使用收付實現制,部分的經營性事物可以使用權責發生制。然而這種規定卻顯得比較模糊,部分事業單位故意模糊這兩種核算標準,把帳目變得一團混亂,而相關的工作人員則正好混水摸魚。新的會計制度非常明確的規定事業單位的一般性業務要使用收付實現制,如果部分業務要使用權責發生制,就要依照財政部的規定,依標準核算。這種核算標準使事業單位的財務核算更標準。
(三)質量明晰的特點
新的會計制度強調會計的記錄要標準化,能夠通過標準的帳簿記錄追蹤每一筆使用的款項;要求會計的帳簿具有可比性,這使會計帳簿更便于核對;它要求會計帳簿必須準確的記錄每一筆財務項目的發生,不得出現錯漏;要求會計必須即時核算財務狀況,不得出現延時的情況。新的會計制度要求會計用高質量的會計記錄反映事業單位財務運作的情況。endprint
(四)分類科學的特點
新的會計制度的分類比過去更科學,這體現在它對資產、負責、凈資產、收入、支出定位更準確上。以支出這一項為例,原會計的制度將支出定義為“事業單位開展業務活動、其它活動、以其基本項目所耗費的開支”。而新的會計準則則減去“基本項目建設”這一分類,如果應用這一標準,會計的帳目分類將更簡潔,事業單位很難用故意混淆分類,搞混會計帳部的情況。
四、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優化的發展趨勢
(一)建會會計的基礎
以往舊《準則》對會計的定位不夠準確、對會計工作的規范不夠規范,這使會計難以在事業單位履行自己的職責。由于會計人員無法開展自己的工作,于是就不重視會計工作的基礎。目前新《準則》對會計的定位及工作方法有明確的定位,如果會計失職將追究會計的責任,這就促使會計必須重建會計基礎,要求事業單位的所有工作人員必須配合自己的工作。
(二)優化崗位的制度
因為事業單位的會計需要記錄下每一筆財務事項發生的情況、透明事業單位財務狀況的全貌,這就引起財務問責的問題,所以,事業單位的崗位再不能出現權責不分、人浮于事的狀況。事業單位必須優化崗位,使每個崗位都能權責分明,使每個崗位都能擔起責任、都要擔負起責任。單以會計這項職責而言,過去,由于會計制度混亂,使部分不具有會計能力的工作人員擔任會計職責,然后這些會計未能履行會計的職責,使整個單位的財務問題變得無法問責。現行的會計制度要求沒有擔任會計資格的工作人員必須下崗,而會計要從自己的責任監督好事業單位的財務運作情況,并用財務披露的方法問責。
(三)約束財務的運作
過去,事業單位由于財務狀況一團混亂,這使部分財務運作的情況無法問責。現行的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每一筆財務運作都必須明晰,這使事業單位必須意識到財務運作必須受到約束。以事業單位應用資金為例,過去,由于會計的帳簿非常混亂,事業單位的領導也就很難控制事業單位運營的成本。而新的會計準則出現,事業單位的領導就必須意識到資金成本控制的問題、資金運用的效率問題,這種約束會加大財務運作的效率。
(四)加強財務的監督
新的會計制度是從內部的監督開始,它要求事業單位必須約束財務的行為,而這種內部的監督也將促進外部監督的力量形成。比如由于民眾不能了解事業每一筆資金被運用到哪里,民眾就無法制約事業單位的財務運作情況,未來,事業單位的財務運作情況公開,人們就會追究事業單位的運作是否出現資金浪費現象、資金挪用現象等。這種外部監督會形成一種問責的力量,它能進一步強化事業單位的內部監督。
五、總結
事業單位的財務資金來源于相關部門的拔款,來自于民眾賦稅的支持,民眾有權力了解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情況,而目前事業單位的財務運作出現了很多問題,為了徹底改變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狀況,國家制定了新的會計制度,這種新的會計制度將全面的改變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現狀。
參考文獻:
[1]燕巧娟.新會計準則下內部控制與會計風險契合研究[J].財會通訊,2012(25).
[2]韓愛國.淺談新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規范[J].財經界(學術版),2012(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