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關鍵詞】《24時計時法》 教學感悟 有序思考 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50-9889(2014)12A-0081-02
發展思維水平、提升思維層次,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性任務之一。學生的數學學習總是基于對數學材料的思考,在感悟中理解知識,在活動獲得經驗,在運用中內化認知。相機喚醒學生記憶,讓學生滿懷期待去研究、去探索,就一定能激發學習的活力,讓數學學習充滿溫馨與快樂。在此,筆者結合聽《24時計時法》一課,談一談有序思考、對應思想對小學生數學學習的促進作用。
師:《新聞聯播》是全國人民高度關注的電視節目,你知道它是在每天的什么時刻播出嗎?電視畫面是這樣寫的嗎?
師:怎么會有兩種表示法呢?它們表示的時間是一樣的嗎?
師:比一比出現在黑板上的兩種計時法,你能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之處嗎?主要的區別在哪兒呢?
師:這里出現了上午、下午、夜里等字眼,它們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示法,稱之為普通計時法。看看這一組,出現的數字在0~24之間,這種計時法就是國際通用的24時計時法。
師:24時計時法,還運用在什么地方呢?(呈現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銀行的工作時間,車票上的時間,手機上的時間,電腦上的時間等)
師: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這種計時法的由來是什么呢?(指導學生看書自學)
(課件強化):時鐘走2圈,就是24小時,從0~24的計時方法。
師:下午1時、2時…夜里12時等,我們用24時計時法又該怎樣表示呢?
師(24時計時法回答):早晨7時10分到校(7時10分),下午3時50分放學(15時50分)。
師:老師在這條直線上面寫上:昨天·今天·明天。你想對中間這兩個點說些什么嗎?
生1:直線上的第一個點就是昨天和今天之間的分界點,它既是昨天的結束,又是今天的開始。在直線上看似一個小點,卻關系重大,一是昨天的24時、昨天夜里的12時,二是今天的0時,起著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
生2:第二個點還可以說成是今天的24時、今天夜里的12時,又是明天的開始,表示為0時。
生3:你一消失,新的一天就開始了。我很喜歡你。
生4:你一消失,表明一天又過去了。時間就在我們數的過程中悄悄溜走,我們得好好把握,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師:不錯!古語云“逝者如斯夫”,時間就在我們不經意間1分、1秒地流逝了。時間是寶貴的,時間就是生命,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哦!
……
教學思考:
培養學生有序思考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任務之一。如果我們在教學中能夠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引領學生有序思考,有條理地分析,就一定能訓練好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學習思考中穩步提升數學素養。
首先,依托生活,挖掘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學伊始,就利用耳熟能詳的《新聞聯播》的播放時間,將新知的學習有機地整合起來,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教學走進生活的視野,促使學生感知到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道理,激發進一步探究的激情和愿望,實現學習的自由,最終達成有效、高效的學習狀態。
其次,強化直觀,給予豐厚的學習感悟。教師充分利用“電視節目報”“學校的作息時間表”等直觀的資源為學習切入口,引領學生去看、讀、比和議,一方面豐富了學習活動形式,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開展,學生在評議中感悟到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教師還指導學生用彩條紙表示出一天24小時的分布過程,并結合鐘面的使用,讓學生在具體、真實的情境中感悟到兩種計時法的對應關系。有序的觀察、有條理的分析,加速了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整合,讓學生產生最深刻的理解和記憶。
緊接著再反向激發學生去深思,理解運用對應的認知,快速地完成24時轉化成普通計時法,再巧妙地利用與轉換中實現知識的突破,促進新知的有效建構。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有序思考能力的發展,更有利于學生綜合智能水平的提升。案例中引導學生積極地想象,利用鐘面、彩紙條和日月星辰圖等,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時間表象,獲得更豐富的計時法體驗,從而有助于學生科學地探尋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之間的本質聯系,理解它們之間轉換的要領和精髓,從而使數學學習更具靈動性,充滿新奇與誘惑。特別是在總結階段,引導學生誦讀:“二十四時全用數,普通記時加說明。凌、早、上午數相同,下午、晚上差十二。”指導學生回顧學習歷程,聯系總結的話語,一定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消化24時計時法,促進數學思維的穩步發展。
再次,善假資源,展現豐富的學習資源。再現神奇的夜空,使學生感受時間的流動,使學生清晰地感悟到時間的延續與無限。永不停息的星星、月亮、太陽,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促使學生在欣賞中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周而復始,感受逝者如流水的真諦。精美的畫面不只是欣賞,而是更好地誘發學生珍惜時間、科學用好時間的愿望。
巧妙地組織書寫《昨天·今天·明天》活動,科學有序地再現一天24小時的經過,突出了時間的有序和無限,促進了學生的深思,感受到了時間的寶貴。同時,也讓學生真切地感悟到時間的連續性,并科學地幫助學生建立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之間有序的對應關系,幫助學生把準知識的脈絡,讓數學學習閃爍著智慧的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