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人:靳小燕
固原地區農村配電網“低電壓”分析與治理
經驗人:靳小燕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其用電量需求明顯增加,使得農村電力供需矛盾加劇,在這里主要闡述了固原地區的用電現狀,分析了當前農村“低電壓”問題出現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改善農村低電壓現狀的措施。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農村經濟發展相當迅速,為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農村綠色產業帶、工業園區的興起,用電負荷急劇增長,原有線路出現滿載或過載,超長距離的電力輸送使得“低電壓”現象不斷涌現。為了提高供電質量,加強電力線路配網管理和低電壓綜合治理刻不容緩、迫在眉睫。
固原地區總供電面積9800km2,管轄農村客戶28.4萬戶,尤其是彭陽、西吉和原州區農村人口居住分散,電網分布點多線長面廣,有些地方戶與戶之間的距離為2~3km2。35千伏農網變電站布點少(有效供電區域內平均288km2/所)。10千伏線路有42%、低壓線路有31%屬于一二期農網改造和后來的農網繼續完善工程改造,當時由于受觀念和投資計劃資金限制,改造標準很低,基本上就是為了消除安全隱患而進行改造,改造后的10kv導線大部分為LGJ-35mm2和LGJ-50mm2型,受地形影響,有些地方10kv線路檔距為200~300m的門型跨和三連跨,遇大風惡劣天氣經常發生跳閘。低壓線路更為嚴重,部分主干線基本為35mm2裸導線或集束線,“四線”比率低,配變容量普遍偏小,戶均容量僅為1.06kvA/戶,大大低于用電需求戶均容量。隨著負荷的發展,供電能力嚴重不足,而且受用戶居住和地形影響,迂回線路很多,造成半數以上單線供電半徑達到800~1200m,有的甚至達到1500m,導致出現“低電壓”。有些配變當時架設時在負荷中心,但隨著鄉村住戶建房的發展,慢慢的就偏離了負荷中心。隨著地方經濟發展以及負荷增加,有些配變有時也會出現重載甚至超載現象。
1.管理層面
1)電壓監測方式單一。普遍存在電壓監測點不足,覆蓋面不全,且電壓監測表功能單一,維護措施缺失,導致配變臺區電壓監視不到位。
2)配變運行管理不到位。運行管理人員平常疏于巡視,對臺區負荷分布情況、配變檔位運行情況不了解,加之對配變臺賬信息記錄不全或增容后未及時更新,導致配變過負荷運行,呈現出“低電壓”現象。
3)無序接入導致三相不平衡。供電所管理人員業務水平不足,缺乏良好的責任心,很難做到細致規范的用戶報裝接電管理,也不能夠制定出合理的供電方案,大量負荷無序接入,導致配變偏相運行,負荷偏載較大相電壓不穩。
4)季節性用電導致過負荷。每年農作物生長排灌、畜牧養殖草料加工以及冬季淀粉加工等都使季節用電負荷猛增,導致配變重載或過載運行,出現末端電壓低的問題。
2技術層面
1)電源布點存在不足。固原農村配電網從10kv線路狀況來看,由于35kV及以上變電站布點少,導致10kV線路嚴重超半徑,138條純農網線路中有32條主干線長度超過15km,占比23.2%,最長的30km。
2)改造標準存在偏低。2008年以前進行的農網完善及一二期改造,由于當時基本以照明負荷為主,技術標準和改造原則偏低,線路截面較小,兩線制供電較為普遍,有的變壓器安裝位置不在負荷中心,存在線路迂回現象,供電半徑超過600m以上的臺區比較普遍。而近幾年由于負荷發展較快,線路載面已不能滿足載流量的要求,更多局限于增容、加大線徑、兩線改四線、消除缺陷等,短期“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的現象較為突出。
3)無功補償存在不足。固原農村10kv配電線路無功補償不足,低電臺區主要依靠綜合配電箱集中補償,線路上就地分散補償基本沒有。
4)農村用電負荷高速增長。隨著畜牧養殖業、小型加工企業的興起,尤其是城鄉結合部工業園區的崛起,用電負荷急劇攀升,原有線路供電能力受限,造成居民端電壓不穩。
1.管理措施
1)做好變壓器分接頭管理。做好配變運行監測,根據負荷運行情況及時調整配變容量,同步更新配變分接頭運行檔位記錄。
2)做好三相負荷均衡分布。應用GPRS遠程多功能抄表系統,將新建和改造后的臺區用電情況實施分相統計管理,調整所接組別和三相不平衡。同時加大負荷接入方案審查,做到單相負荷的均衡分配。定期開展監測分析,對臺區負荷不平衡度大于15%及時進行調整。
3)做好電壓監測核查工作??h公司每月借助農村電壓質量在線監測管理系統,結合“低電壓”信息進行現場核查,并進行異動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2.技術措施
1)增加變電所布點、縮短10kv供電半徑。結合配網規劃,合理分配線路負載能力。比如擬在馬蓮、什字、玉橋、王民、平峰五個鄉鎮分別建設35kv變電站,通過新增35kv變電站電源布點,增加10kv供電線路,合理分配用電負荷,有效解決西吉個別鄉鎮10kV線路供電半徑過大,導致的線路末端用戶電壓低的現狀。
2)安裝10kv調壓補償裝置,提高出口電壓質量。對三營、彭陽、隆德三個暫無變電所布點規劃的縣域,進行10kv重載和過載線路改造時,在增加10kv線路導線截面外的同時,還在10kv配電線路上合理加裝調壓器和無功補償裝置,加裝分段或分支開關,安裝故障定位指示裝置,提高電壓質量和供電可靠性。
3)實施增容布點,縮短低壓供電半徑。對過載、重載配變進行增容改造。對低壓用戶多,居住較分散,且嚴重超半徑的臺區,可以通過適度增加配變數量,既縮短供電半徑又使負荷均衡分布,提高臺區供電能力。
4)多渠道開展低壓無功補償建設,提高電壓質量。對50kVA及以上新增布點及增容的配變全部安裝無功補償裝置,并在低壓線路上適度安裝低壓調壓裝置,提升無功集中補償能力。督促引導專變用戶安裝無功補償設施,提升無功分散補償能力。
隨著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用電負荷將突飛猛漲,“低電壓”現象將作為一個動態指標不斷撞擊供電部門。今后,固原供電公司將加強農村用電需求側管理分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緊緊抓住新一輪農網改造契機,合理布局,優化電網結構,提升供電能力,從源頭上消除“低電壓”現象。同時將充分利用用電信息采集及營配貫通系統加大電壓質量監測,均衡調配負荷分布,積極引導和鼓勵小型加工等較大負荷用戶錯峰用電,使農村“低電壓”綜合治理工作真正取得實效。的日常維修,而且可以降低以后用戶維修費用(一年之后,機頂盒維修費用將由用戶自行承擔,站里維修費用低于廠家維修費用),更加重要的是樹立了廣電技術人員技術好的公共形象。
通過以上各項措施,雷擊之后的外線維修可以做到兩天之內全部結束,機頂盒維修做到當天送來,當場修理,立即修好,也提高了用戶的滿意度,大大提高了整體維修效率。
當然,由于對雷電知識本身了解并不深刻,以上也只是在工作中發現問題之后的一些粗淺想法。在有線網絡的防雷上和服務用戶上,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繼續完善,我們應當本著不斷改進、不斷進取的精神,盡量把工作做到最好,從而讓用戶滿意。
10.3969/j.issn.1001-8972.2015.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