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人:史莉樺 胡景榮 申國柱 戴詩茜 陳光麗
地方科技發展報告編制
經驗人:史莉樺 胡景榮 申國柱 戴詩茜 陳光麗
隨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科技創新發展更是日新月異,科技發展報告作為描述這一戰略實施過程、進展和結果的重要文獻,在科技工作協調銜接、前景部署,科技成果完整保存、持續積累、開放共享和轉化應用等方面的作用亟需提高。為應對這種變化,科技發展報告的編制要在科學性、規范性、高效性、實用性、可讀性等方面有所突破。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對地方科技發展報告的編制工作提供一些建議和經驗交流。
科技發展報告,是一部面向民眾的科技著作,有著重要的宣傳作用和科普作用,普及面廣,受眾面多。報告總覽科技工作全局,是地方一段時期內科技工作的全貌,對地方科技工作有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通過科技發展報告可全面了解地方科技工作階段性的總體情況、工作思路以及科技創新的新成效和新成果。
編制好科技發展報告,有利于加強科技工作的協調銜接、避免重復工作;有利于廣大科研人員共享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投入效益;有利于社會公眾了解科技進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特別是近年來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發展更是日新月異,這對我們在科技工作規范整理、持續銜接、突出特色、高效迅捷,科技成果完整保存、持續積累、開放共享和轉化應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發展報告的前身是科學技術工作年報,盡管現有的科技發展報告在報告內容、層次結構上較以往的工作年報有所提高,但原來工作年報固有的痕跡,如內容簡單、結構單一,以流水式敘述為主,工作重點、工作特色不突出,在實用性和可讀性上有較大的欠缺等問題仍很明顯。
1.意識上不夠重視
對科技發展報告編制工作的目的和意義認識不到位,認為科技發展報告只是對過去科技發展工作的簡單回顧,沒有戰略性意義的重視。總結工作也做的很簡單,沒有提煉和升華,流于表面,失去了科技發展報告本身應具有的指導性作用。
2.內容和形式單一
目前科技發展報告多以部門工作總結為主,局限于簡單的工作記錄,層次不清晰,結構不合理,系統性不夠強。對科技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描述不到位,體現不出科技工作的重要性。
3.報告內涵缺乏深度
現有的科技發展報告多為過程的回顧總結,提煉的深度不夠,缺乏統計分析,缺少對現狀、發展趨勢、存在問題等的戰略性分析,凸顯不出報告的戰略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報告的可讀性。
4.匯編的方式陳舊
編制地方科技發展報告的目在于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對過去的回顧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發展,“事實+數據”這樣的匯編方式已過去陳舊,單一的數據、信息、文獻二維知識服務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也難以適應科技創新的飛速發展。
5.缺乏承前啟后的系統性
現有的科技發展報告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對重大科技成果的收集整理不夠,地方科技發展的特色不鮮明、重點不突出,各個地方各個時期的科技發展思路、發展重點是不同的,報告不能千篇一律參考一個模式,內容多年不變,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在編制地方科技發展報告的實踐中突出做好了以下幾方面。
1.注重科技發展報告編制的規范性、持續性、共享性、客觀性
在編制地方科技發展報告的過程中,注重科技發展報告的規范產生、持續積累、集中收藏和開放共享,在數據收集、成果積累、發展脈絡等方面做好銜接;嚴格把關報告內容、數據,做到真實可靠,可追溯、可查詢;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渠道,逐步建立健全科技發展報告組織管理機制和開放共享體系,更好的服務于地方科技創新,為提升地方科技實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智力支撐。
2.探索適合地方科技發展報告編制的新途徑
構建多維一體的決策知識服務,培養出一批年輕的科技服務人才。科技發展報告編制的目的,始終圍繞著“服務”科學決策這一主線開展,不同時期 “服務”的目標、重點、內容、方式等有所不同。在信息大爆炸、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要適應時代的發展,科技發展報告編制就要求新、求變,緊緊圍繞 “服務”科學決策這一主線,深化決策知識服務,實現數據挖掘、科技態勢監測、科技趨勢預見、科技戰略分析,決策咨詢建議等多維一體的決策知識服務。科技服務人才是支撐現代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工作,科技創新的發展離不開科技服務人才的智力支持,同時科技創新的不斷發展也對科技服務人才的發展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二者相輔相成。在科技發展報告的編制過程中要注重科技服務人才的培養,積極調動科技工作人員的主動性、能動性,發揮業務優勢,使科技工作人員的能力得到極大地提升,不斷優化業務工作能力,更好為科技創新發展獻計獻策。讓工作人員更加積極地去思考、去創新,給科技管理工作注入更多活力,為科技管理工作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構建多維一體的決策知識服務儲備人才。
3.將情報研究的方法介入到科技發展報告編制中
對科技發展大數據、知識產權、科技政策等作全面的梳理、提煉,對現狀、趨勢、存在問題作全面的把握,依托現有的科技文獻、專利數據、科技信息等開展深入研究,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對科技發展態勢進行深度把握,對科技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并進行科技戰略分析,提供決策咨詢建議。摒棄原有簡單資料的收集整理,開展知識挖掘,提供決策咨詢。
4.升華科技發展報告質量
將報告從簡單的工作匯編,提升為具有前瞻性的決策性戰略報告,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報告中應加入數據整理與分析,緊扣創新發展趨勢,歸納總結出地方在加強科技創新環境與能力建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升科技產出水平、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有效促進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為地方創新驅動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做出的積極努力和有效探索,使廣大民眾對科技工作能夠有更全面、更客觀的認識。
一篇好的科技發展報告,可以為科學民主決策提供知識分析和知識服務,具備戰略性思維,聚焦地方科技發展熱點,突出地方科技發展特色,是對地方科技過去與未來的傳承和發展。一篇好的科技發展報告,能夠挖掘出科技發展過程中的關鍵要素,凸顯出地方科技發展的戰略性需求,能夠形成自成一體的知識體系,凸顯地方科技發展的特色、亮點和核心,能使讀者對地方科技發展有清晰地認識。結合我們工作的實踐,我們認為編制好科技發展報告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編制科技發展報告在結構上,從單一的提供事實、數據、信息的科技匯編,提升成能夠深入開展數據挖掘、科技態勢監測、科技趨勢預見、科技戰略分析,決策咨詢建議的科技發展戰略報告。
2.編制科技發展報告在方法上,要介入戰略型情報研究方法提升科技發展報告的深度、廣度,開展戰略性、前瞻性、預見性的研究與決策咨詢,從資料收集轉變到知識挖掘,從數據整理轉變到數據挖掘,從背景分析轉變到提供決策咨詢。
3.編制科技發展報告在應用上,更需注重科技發展報告的實用性、可讀性。在服務普通民眾方面,報告的內容要精練,條理清晰,通俗易懂;在服務科研工作方面,能夠為科研工作提供翔實的科研內容和數據;在服務政府決策方面,報告的內容要具有持續性、前瞻性,避免重復工作,又能提供決策參考。
編制科技發展報告在質量上,要進一步優化科技發展報告的知識結構,把科技發展報告從過去的科技工作匯編提升成能夠根據地區的戰略需求、戰略發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決策咨詢服務的戰略報告,進而擴大科技發展報告對政府決策咨詢的支撐力和影響力。
編制科技發展報告的過程中,要加強對科技發展報告編制工作人員素質的培養。科技發展報告編制工作要求的不斷提高,意味著對科技發展報告編制工作人員素質的要求也將進一步提高,科技發展報告的編制工作不再局限于收集、整理、匯總,要求工作人員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具備一定的政策敏銳度、具有一定的戰略思維等等,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通過一定的培訓工作。
科技已成為支撐和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服務于經濟,服務于民生。地方科技發展報告是連接著科技發展過去和未來的重要載體,它不只是科技發展的記錄者,同時也是科技發展的服務者。地方科技發展報告不應局限于只是對過去的回顧,應該加強總結和提煉,提升科技發展報告的戰略思維。同時,地方科技發展報告也不應千篇一律,應突出地方特色,形成獨有的知識體系。
要提升科技發展報告的編制質量,要求科技發展報告編制能夠根據地區的戰略需求、戰略發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決策咨詢服務,要求科技發展報告編制要具有主動性、公正性和客觀性;與時俱進,對重大、重要、前沿科技問題和熱點方向能夠進行及時和系統的收集整理;對地方科技發展脈絡有清晰的認識,能及時掌握和分析,注重提煉和升華,形成相應的知識架構,進而擴大科技發展報告的實用性和可讀性。
10.3969/j.issn.1001-8972.2015.2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