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朵祥云為你繚繞
●文 / 莫言
這個世界,總有你不喜歡的人,也總有人不喜歡你。這都很正常。而且,無論你有多好,也無論對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歡不喜歡是另一回事。刻意去討人喜歡,折損的,只能是自我的尊嚴。不要用無數次的折腰,去換得一個漠然的低眉。紆尊降貴換來的,只會是對方愈發地居高臨下和頤指氣使。沒有平視,就永無對等。也不要在喜歡不喜歡上,分出好人和壞人來。帶著情緒傾向的眼光,難免會陷入褊狹。也就是說,在盯著別人的同時,還要看到自我的缺陷和不足。
當然了,極致的喜歡,更像是一個自己與另一個自己在光陰里的隔世重逢。愿為對方毫無道理地盛開,會為對方無可救藥地投入,這都是極致的喜歡。這是一場詭秘而又盛大的私人化進程。私人化的意思就是,即使無比錯誤,也無限正確。
一個人,風塵仆仆地活在這個世界上,要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活著,這才是最好的態度。不要在不喜歡你的人那里丟掉了快樂,然后又在喜歡自己的人這里忘記了快樂。
在遼闊的生命里,總會有一朵或幾朵祥云為你繚繞。與其在你不喜歡或不喜歡你的人那里苦苦掙扎,不如在這幾朵祥云下面快樂散步。天底下賞心快事不要那么多,只一朵,就足夠了。 (摘自《廣州日報》)
我認為的幸福
●文 / 王石
說實話,我很少從幸福不幸福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如果談幸福,首先要定義一下什么是幸福。在我看來,幸福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幸福要有一種快感,但是僅僅有快感不夠;接下來,要有一種實現感;最后,還要對未來有一種期望。幸福應該是一個綜合的東西,我比較接受這樣的說法。
從幸福的角度來看,人是很矛盾的動物,人的需求一旦得到滿足之后,幸福指數會迅速下降。我熱愛大自然,喜歡探險,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探索大自然。但是當我從大自然中回到城市,我會更珍惜在大城市的生活。洗個熱水澡、在馬桶上解決問題也讓我感覺很幸福。但是當你天天坐在馬桶上,你并不會因此感到幸福。所以說,在逆境中,你能克服困難、變得好一些,就會讓你感到很幸福。
人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荒誕性,最終能成功的人總是極少數,真的成功了你就非常幸運,如果失敗了,可能只是你缺乏運氣。我沒有自信說我一定成功,這是不確定的。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過程,即使最后失敗了,我也問心無愧,因為我在“過程”中努力奮斗了,這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我的幸福。(摘自《中國企業家》)
學會適當憤怒
●文 / 馬德
在一個人那里,他說得對的,你聽了;他說得不對的,你從了。那么這個人,就可能對你為所欲為。
因為,你沒有底線,他就沒有原則。
強權是這么產生的,蠻橫也是這么產生的。這個世間一切的居高臨下,一切的欺辱,都是這么產生的。
沒有適當的憤怒,就會喪失對方對你的敬重;沒有堅守的立場,對方就會在你的搖擺里覺得有機可乘。
每個人都會在對方那里呈現兩個你,一個是表面上的你,一個是骨子里的你。壞人,就是從骨子里的你那里,看到了軟弱。
哪怕你真的軟弱,也只把它展示給善良的人。因為,善良的人會疼惜你的軟弱,或者,至少不欺侮你的軟弱。而壞人不,他們會打這個世界上所有軟弱的主意。
所以,學會使用你的拒絕權是多么重要。因為每一個拒絕本身,會含著立場,含著憤怒,含著你的凜然和不可侵犯。
在鏗鏘有力的拒絕里,讓所有人看到:一個柔軟的人該有的堅硬。 (摘自《意林》)
低端輸入 ? 高端輸出
●文 / 蓑依
有數據顯示,玩微博的人中,有一半以上是月工資3000元以下的普通白領和身無分文的學生。倒不是說微博不好,而是倘若一個人花費很多時間刷新微博、沉浸于微博的各種段子時,很可能意味著這部分時間沒有得到高效率利用。
我有一個理論——“低端的人”都偏愛輸入(輸入:每天花很多的時間去吸收各種信息),而“高端的人”更偏愛輸出(輸出:把自己的思想和所收獲的傳遞出去),因為輸出比輸入要累很多,它多了一個咀嚼、反芻和表達的過程。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懶散慣了的朋友,給自己定了一個新的目標:每天在“知乎”上回答三個問題,周遭的朋友都恨不得給他點32個贊。不管目標大小,只要我們不荒廢時間在長時間的睡覺、整夜的打游戲和數個小時的聊天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善用時間和努力的力量。 (摘自《意林》)
畫外人生
●文 / 佚名
一個人傾其所有用80萬買了一幅古畫,后竟跌至50萬,又一路攀升至100萬。有人說它是一幅贗品不值幾文錢,又有人說它絕對是真跡價值難估量,可能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還有人說它是現代高仿……
畫,還是那幅畫,它不悲不喜,一直默默地面無表情地看著這個世界。而畫的主人卻經歷了無數次的喜怒哀樂,希望失望渴望絕望,甚至為此興奮得幾乎暈倒或差點兒輕生……
人生如一幅畫,而許多人的人生卻總是在畫之外。 (摘自《意林》)
推輪子的人
●文 / 周鴻祎
我有本書中提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喻,說企業像一個巨大的飛輪,特別重。我們每個人去推,一下兩下,這個飛輪紋絲不動。但大家堅持,咬著牙不放棄,突然有一天,這個能量積攢到一定數量,飛輪就慢慢動起來了。一旦這個飛輪動起來,自己就有了勢能,后來大家再推,它就會越轉越快。
大家不要覺得自己每天做的事很枯燥,不要怕重復,我們都一樣,都是推輪子的人。 (摘自《文苑》) (責編:張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