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在我國糧食產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年產量居我國糧食作物第三位,僅次于水稻和小麥,而且我國的玉米總產量是全球玉米總產量的35%。在保證玉米總產量的同時,還要保證玉米的質量,其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做好玉米病害蟲的防治。本文主要介紹了幾種玉米常見病蟲害的識別與防治技術,為農業生產提供幫助。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識別;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5.13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 DOI編號: ? 10.14025/j.cnki.jlny.2015.01.048
玉米的病蟲害種類繁多,本文主要介紹了幾種玉米常見病蟲害的識別與防治技術,分別是玉米病毒病、玉米黑米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螟和玉米蚜蟲的識別與防治。
1玉米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主要可以分為玉米的粗細病和矮花葉病。
1.1玉米粗細病的癥狀
玉米粗細病的葉片具有寬、硬、脆、短以及濃綠等特征,用手摩擦葉梢與苞葉的葉脈會發現有條斑,用手摩擦葉片會有一種粗糙的感覺。而且秸稈節之間的距離相比正常的距離短了很多,整個玉米秸稈偏向矮化。上部分的玉米葉生長很旺盛,而根部玉米葉則顯得稀少和短小,還不到正常玉米葉的1/2。所以,可以很輕松地從土里拔起來。一般情況下,癥狀輕的玉米可以結穗,但是果穗比較小,而且只能從玉米苞中抽出一小部分;癥狀比較嚴重的,就會導致果穗不能正常生長,還會出現玉米提前死亡的情況。
1.2玉米矮花葉病的癥狀
玉米矮花葉病也就是玉米花葉條紋病,在玉米生長的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患病。主要是從葉心的部位發病,出現黃色條形花葉,甚至擴散到整株。有時葉脈雖然可以持續保持綠色,但是葉肉變成了黃色,形成黃綠條紋癥狀。
1.3玉米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一是選擇具有抗病毒、抗耐病的藥物品種;二是噴施滅蟲藥劑,在灰飛虱與蚜蟲等帶有細菌的昆蟲為害玉米之前,就打滅蟲藥劑進行預防,可以用63公斤的水對入17克抗蚜威可濕性藥劑進行噴霧。在玉米地滅蟲時,要注意使用每畝40克樂果乳劑原液對入5.5公斤水,進行噴施。
2玉米黑米病
2.1玉米黑米病的癥狀
玉米在生長時,根部有可能受黑米病侵害,特別是在抽雄期間受到傷害的癥狀最為明顯。玉米株各節都有可能出現大小不同的瘤狀物,大病瘤的直徑可以達到14厘米,小的也有可能會到達11厘米。病瘤初期時,表面會包裹一層白色的薄膜,后期呈現灰色,干裂以后就會出現黑粉。
2.2玉米黑米病的防治方法
一是在播種時,可以根據種子量加入適當的粉銹寧乳油進行拌種;二是及時發現病株并拔除;三是在瘤狀物表面的薄膜沒有破裂之前,就把病株拔掉,并拿到玉米地外面進行處理。
3玉米大小斑病
3.1玉米大小斑病的癥狀
玉米葉片上出現的大斑點病主要是由小斑點病發展而形成的長菱大斑點,嚴重時有可能會達到29厘米以上,有時幾個小斑點連在一起,會形成不規則形狀的大斑點。大小斑病初期表現為水浸形狀,然后變成青灰色,最后變成黑色的霉狀物,也就是病菌的生孢子與分生的孢子梗。玉米的小斑病病斑比較小,一般情況下長度不會超過1厘米,寬度也只有兩個葉脈之間的距離,形狀有點類似橢圓形,一般呈現為赤褐色。
3.2玉米大小斑點病的防治方法
一是選擇抗病毒的品種;二是農作物交替種植;三是藥物防治。可用每畝400倍退菌特可濕性進行噴施,必要時可以每隔6周以后再次進行防治。
4玉米螟
4.1玉米螟的識別
玉米螟又名玉米鉆心蟲,屬鱗翅目螟蛾科,是世界性玉米害蟲,分布廣,食性雜。玉米螟屬于完全變態昆蟲,歷經卵、幼蟲、蛹、成蟲。玉米螟以第一代幼蟲蛀莖為害為主,幼蟲為害盛期在7月中旬的玉米大喇叭口期,初齡幼蟲在玉米心葉期取食葉肉,葉片展開后可見一排排的取食孔,形成“花葉”。3齡以后蛀入莖桿,造成孔洞,使受害植株的養分和水份輸導受阻,雌穗發育不良造成空癟粒而減產,遇上風雨天氣,穗下莖稈被折斷,產量損失更大。幼蟲也可在穗期直接蛀食雌穗,造成嫩粒缺損、霉粒,影響品質。
4.2玉米螟的防治
首先要選擇抗蟲品種,減少越冬蟲源。通過秋翻地進行機械滅茬,秸稈還田,加工飼料,合理輪作,降低越冬蟲源。其次要加強田間管理。增施有機肥,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植株抗性。在玉米心葉期進行田間噴霧。常用藥劑有:50%敵敵畏乳油(高粱田禁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2000~3000倍液。
5玉米蚜蟲
5.1玉米蚜蟲的識別
玉米蚜蟲俗稱膩蟲,是危害玉米的害蟲之一,廣泛分布于玉米產區,可危害玉米、高粱等禾谷類作物,以成、幼蟲刺吸植株汁液,玉米苗期蚜蟲群集于葉片背部和心葉為害,輕者造成玉米生長不良,地塊受害嚴重時植株生長停滯、甚至死苗。到了玉米大喇叭口期,蚜量迅速增加,揚花期蚜量猛增,在玉米上部葉片和雄花穗上群集為害。蚜蟲多時成堆、布滿各個雄穗分枝,稱為“黑穗”,嚴重時,自果穗以上所有葉片、葉鞘及果穗上遍布蚜蟲,稱為“黑株”。
5.2玉米蚜蟲的防治
選用抗蟲害品種,注重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邊溝旁的雜草,消滅孳生基地,減少蟲量。發病可噴灑40%樂果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另外,可結合防治玉米螟用顆粒劑防治,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或40%久效磷乳油100倍液在玉米雌穗上節涂莖。
作者簡介:劉學志,公主嶺市植檢植保站,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