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梅
大革命時期,葉劍英參加創辦黃埔軍校,出任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1948年,他奔赴石家莊正式擔任華北軍政大學校長兼政委;1949年至1952年,他主持創辦了南方大學和廣東軍政大學。縱觀他的一生,葉劍英是一位當之無愧的革命教育家。
他是毛澤東口中的“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他是周恩來口中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他是鄧小平口中的“在中國歷史重要轉折關頭為人民建立功勛 ”,他就是中國共產黨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之一的葉帥,葉劍英。但是鮮為人知的是,葉劍英多次與教育事業結緣,在教育上也頗有建樹。
黃埔軍校里的葉主任、葉教官
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誕生在廣東省梅縣雁洋堡的一個小商人家庭。1917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云南陸軍講武堂第十二期炮科。畢業后懷著革命的愿望,投奔孫中山領導下的“援閩”粵軍,開始踏上了漫長的革命征途。
1924年1月,孫中山下令籌辦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并指派蔣介石、廖仲愷等人主辦。當時在孫中山創建的建國粵軍中任第二師參謀長的葉劍英,應廖仲愷邀請,參加籌辦軍校的工作。葉劍英滿懷革命熱情投入軍校籌辦工作。
5月,黃埔軍校建立,葉劍英被委任為教授部副主任,掌管軍事理論的學科教育。葉劍英講課深入淺出,善于把深奧的道理講得通俗明白,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好評。當年聽過他講課的黃埔第一期學生蘇文欽多年以后回憶往事,說:“記得我在軍校先后聽葉劍英教官講三次課,都是講的兵器學,兵器性能,如何使用等等。他講課吸引人,一點也不枯燥,很有風趣,大家都很愿意聽。”
軍校日常生活和作風嚴格緊張,葉劍英常常黎明即起,親自檢查教官、學生的軍訓和生活情況。從軍容風紀、整理內務、擦拭武器到出操、晚休等起居作息的各個環節,他都認真檢查,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以辛勤的勞動贏得學生們的愛戴。當年同在軍校執教的聶榮臻稱葉劍英是“軍校最有威望的教官之一”。
華北軍政大學里的葉校長、葉政委
1948年春,解放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解放軍戰略反攻捷報頻傳。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已經達到280萬人,并擁有了炮兵、工兵等新的兵種部隊。戰爭形勢的急劇發展導致軍隊高級指揮人才的需求大增。為了應對新形勢的需要,又因為華北地區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毛澤東決定在石家莊創辦軍事院校,并親自點將,讓人民解放軍參謀長葉劍英擔任華北軍政大學的校長兼政委。
1948年5月23日,葉劍英奔赴石家莊正式擔任華北軍政大學校長兼政委。
建校之初,幾乎沒有現成的教材,這導致一些教員授課也無從下手。為了解決“教材荒”,葉劍英首先采納了一部分干部的意見,收集國內外軍校的基本軍事教材,結合華北軍政大學的教學目的組織重新編寫。在編寫戰術教材的過程中,學校教育部又抽調一部分教員奔赴解放前線戰場,觀摩實戰,將實際作戰經驗補充到教材中去。就這樣,全校很快有計劃地編譯了30多種軍事教材和20余種政治教材,為全校統一教學內容打下了基礎。
葉劍英非常重視教員隊伍的建設。他說,教員是辦好學校的關鍵,教員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學的質量。他將教員按照授課班級的高低分為高級教員、上級教員、中級教員、初級教員4個級別,并按照不同級別享受不同的物質待遇,這就極大地調動了教員的積極性。為了解決師資缺口問題,葉劍英還果斷地模仿列寧利用舊軍官作教員來創辦陸軍大學的做法,提出“搬師請賢”的主張,即從敵人陣營里起義、投誠和被我軍俘虜過來的人中,吸收有真才實學者來校任教。經過葉劍英等校領導的耐心教育,“搬師請賢”而來的舊軍官們,為軍政大學服務、為革命服務的意識不斷提高,從而也為華北軍政大學的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教學方法上,葉劍英把毛澤東、朱德提出的民主練兵方法貫穿始終。他大膽拋棄舊式教學模式,實行群眾路線和民主教學,并在實踐的基礎上把整個教學方法概括為三個階段,即教學準備階段、教學實施階段和教學檢查階段。他也經常性地引導學員研究中國革命的戰爭問題,注重總結我軍實戰經驗。他還十分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曾組織教員直接參加解放濟南、太原等戰役,將戰場經驗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
在葉劍英的積極籌劃下,華北軍政大學全校被編成8個大隊和3個直屬隊,還有一所步兵學校,在高峰期學員曾發展到12186名。一年后,朱德高度評價華北軍大的辦學工作并題詞:“在這一年中,你們進行了很多工作,收集了過去的戰爭經驗,編寫了許多教材,訓練了一部分教員,教育畢業了一大批學生,這是你們與全體教職員工努力的結果。你們的教育方法,走上了正規化的道路,為國防教育打下了新基礎。”
1950年9月,華北軍政大學光榮完成歷史使命后,一部分教員跟隨劉伯承元帥到南京創辦軍事學院,一部分到北京參加訓練總監部工作,大部分骨干留在石家莊組成華北陸軍軍官學校。
南方大學里的葉校長
1949年春夏在南下之前,毛澤東多次找葉劍英(時任北平市市長)談話,商討有關解放華南的一些重大問題。在談到干部不足的問題時,葉劍英風趣地對毛澤東說:“主席,華南解放晚,別處都把干部要走了,剩下能分配給我們的干部太少了,好比我們客家話說的‘水尾田,流到最后就不多了。你看怎么辦?”毛澤東說:“南方有一股‘泉水哦。”毛澤東的意思是說南方原來存有很多革命力量。毛澤東同時指出:“要在華南解放后的廣州,辦一所新型的大學,為廣東、廣西培養革命干部和知識分子。”《葉劍英傳》這樣描述:“毛澤東在北平當面指示葉劍英,要在南方辦一所大學,可取名南方大學,并親筆寫了‘南方大學四個大字交給葉劍英。”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南方大學籌備辦負責人陳唯實立即率領籌備辦的干部日夜兼程地從贛州趕往廣州,19日下午到達廣州。籌備辦的干部們隨后入住光孝寺,并在寺門口掛出“南方大學籌備處”的牌子,正式啟動了南方大學的籌辦工作。23日,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召開會議,作出了關于加緊籌建南方大學的決定,專門成立了南方大學委員會,由葉劍英任主任,委員會全面領導南方大學的工作,負責審查制定學校的教育方針、招生任務、培養目標以及擬定教學計劃等重大原則問題。陳唯實任籌備委員會主任,具體負責南方大學的籌建工作。同時,華南分局決定南方大學的辦學校址為廣州東郊石牌的國民黨政府“總統府”,并決定葉劍英兼任校長,陳唯實、羅明為副校長。
葉劍英21日到達廣州,23日就專門開會討論創辦南方大學之事,可見他對教育事業的重視。1949年11月中旬,南方大學開始招收預備班學員。
1950年3月1日,在南方大學成立大會上,葉劍英指出:“廣東解放以后,需要大批的人才來進行建設。現在我們招收了4000多個學生,有高中的,有大學的,以及很多在舊社會做過事的青年們來學習,就是為了應付這個巨大的建設任務。看起來我們對這個學校,似乎是希望很大、要求很急的樣子,因為我們一到廣州,很多事都還沒有做,這件事就先做了。的確,我們對同學們的希望是很大的,要求是很急的。”
葉劍英創辦南方大學,無疑在廣東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2000年1月,南方大學成立50周年之際,一座葉劍英的半身人物雕塑樹立在華南師范大學校園的一角,雕塑底座鐫刻著曾經主政華南的葉劍英元帥眾多任職中的特殊身份:南方大學校長。
廣東軍政大學里的葉校長、葉政委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廣東軍政大學在廣州創建,由葉劍英兼任校長和政治委員。這是葉劍英元帥從事軍事教育工作的歷史延續。
廣州解放后,葉劍英被任命為廣東省省長、廣州市市長并兼廣東省和廣州市的軍管會主任。為了在部隊中培養大批政治干部和文化干部,葉劍英決定建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廣東軍政大學”。廣東軍政大學的籌建工作可以追溯到第四野戰軍解放武漢以后。當時,“中南軍政大學”總校已建立,六個分校也正著手籌建。葉劍英決定“廣東分校”改建為“廣東軍政大學”。他親任廣東軍政大學的校長、政委,任命趙復興為副校長,李孔亮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曹誠為教育長,宋昕為政治部副主任。
廣州剛解放,葉劍英就命令在武漢待命的有關籌建人員即刻啟程奔赴廣州,籌辦廣東軍政大學。經過一個月的行軍,籌辦處的工作人員于1949年11月24日深夜12時到達廣州郊區沙河鎮舊燕塘軍校內,并于第二天將這里改建成為“廣東軍大”。同月,《南方日報》刊登了招生簡章。招生對象是:有志參加革命,年齡在25歲以下,文化程度為高中畢業的青年(后因招生來源不足,條件略有放松)。學員待遇是供給制,學校供給食宿衣物,另外每月發給津貼人民幣(舊幣)1.5萬元,折合后來的新人民幣值為1.50元。畢業后由學校統一分配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各部工作。
1950年1月,同學們精神抖擻地列隊進入校部大操場舉行盛大的開學典禮。葉劍英作為校長兼政治委員在雷鳴般的掌聲中發表講話。他勉勵同學們努力學習,改造思想,為建設現代化的國防事業和中國人民革命事業奮斗終生。他要求學員要擁護真理,作好“保護國家,保護人民財產,鞏固國防”的準備。會場上,當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高高懸掛。這幾句話后來被確定為廣東軍政大學的教育方針和校訓。
廣東軍政大學開學后,葉劍英勉勵教師積極工作,盡快確定教學課程。當時的主要課程有4門:校史(即“抗日軍政大學”校史),社會發展簡史,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軍事訓練。學習的主要形式是集中全校學生上大課。課程主要由校首長李孔亮、曹誠、宋昕講授。此外,還有校外的著名教育家和哲學家,例如南方大學副校長陳唯實、教育長李又華,以及廣州市的團市委書記和其他領導同志前來講課。
廣東軍政大學第一期畢業典禮上,曹誠教育長告誡畢業生們今后不管到哪里,都要牢記黨的教導,堅持校訓,勿忘“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八個字。他還深情地對學生們說:“你們是嫁出去的女兒,不要忘記娘家的教導,更不可給娘家丟臉!”
這些“嫁出去的女兒”,會始終銘記葉劍英這位娘家人。很多人印象中的葉劍英都是戰場上的英姿勃發,但這位開國元帥教育上的業績更是值得我們贊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葉劍英不僅是建國功臣,也是中國教育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