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松濤
【摘要】隨著中國聯通4G-LTE如火如茶的建設,聯通金字塔式的移動網覆蓋模式的弊端愈發的顯現。本文主要對這些弊端從用戶、話務分布、網絡覆蓋等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個人建設優化建議。
【關鍵詞】中國聯通 移動網覆蓋 金字塔式 弊端
中國聯通歷經五年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UMTS2IOOMHZ網絡,并于2014年開始興建4G-JTE網絡。今后多網并存和用戶結構之間的矛盾將是一個問題。
一、中國聯通移動網絡現狀分析
分析聯通整個公司的網絡比較繁瑣,筆者以所在的T市的網絡來進行說明。T市地處河北省南部,東部平原,西部山區,有高鐵和高速等交通干線穿過,在全國網絡覆蓋模式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從規模上看,全市共有基站2653個:(G900基站1176個,共計3389個小區,;G1800基站367個,小區766個;UMTS2100基站1110個,小區數3346個。
從覆蓋上看,G900基站主要進行連續覆蓋,覆蓋了T市85%的面積,包括市區、縣城、富裕鄉鎮、廣大農村、山區、旅游景點和交通干線;G1800基站覆蓋面積較小,主要進行話務吸收,全部和G900共址;當前UMTS2100主要覆蓋市區、縣城、富裕鄉鎮、旅游景點和交通干線,再加上后期4C-LTE僅作為高速數據接人,表現出業務容量和傳輸速率越高,網絡覆蓋越小,呈現金字塔式。
二、中國聯通移動網絡用戶及話務分析
2.1 用戶及話務數據分析
經統計,T市移動網用戶在網數達133萬,2G用戶81萬,3G用戶52萬,3G用戶占比39.1%。VLR統計本地網上用戶數分別為78萬、66萬、12萬,3G用戶占比只有15%,語音話務量分別為10587Erl、7702Erl和2885Erl,3C占27.25%。從用戶占比上看有24%的3G用戶沒有使用3G網絡,從話務量上看有至少12%的話務量承載到了GSM網絡。
2.2 用戶行為分析
只有在使用3G業務、終端支持3G功能、終端設置為自由模式在3G網絡覆蓋的情況下用戶才能使用3G網絡,其他均只能使用2G網絡。
三、中國聯通移動網絡存問題匯總
聯通3G網絡沒有達到全覆蓋。從數量上看,GSM基站數量是WCDMA基站的1.4倍,綜合考慮UMTS2100頻率上的劣勢,覆蓋面積上差距更大。
2/3G網絡負荷嚴重不均。許多本應承載到3G網絡的用戶由于網絡、終端等問題回落到2G網絡,造成聯通2G網絡語音信道和數據信道嚴重擁塞,導致2G用戶有流量用不出去的情況,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3G網絡負荷缺相對較小,閑置率較高。
聯通金字塔式的網絡覆蓋模式存在弊端。在農村和山區僅有GSM網絡,大量的3G用戶搶占GSM網絡,加劇了GSM網絡擁塞程度,且無投資用于解決。在市區和縣城GSM、WCDMA和LTE共同覆蓋,網絡重復、資源利用率低,且優化工作的難度大。
4G時代LTE的網絡定位是提供高速數據接入服務,以滿足用戶高速數據業務需求和提高使用體驗為目的進行部署;3G網絡定位為語音業務和數據業務的助理承載網絡,應繼續完善覆蓋和容量。但LTE部署區域的3G網絡全部開通了DC-HSPA+42M高速網絡,會導致很大的網絡資源浪費。
四、建設優化建議
(1)持續建設3G網絡,持續提高3G的網絡覆蓋率,擴大3G用戶使用的區域。
(2)加快2G用戶向3G的遷移,持續優化用戶結構,提升3G用戶占比,減輕2G網絡負荷。
(3)調整網絡布局,市區除WCDMA和LTE網絡外,僅保留G1800網絡,G900作補充做到連續覆蓋,將閑置下來的G900基站或載頻調配到擁塞區域和網絡盲區。在市區3G深度弱覆蓋區域、廣大農村和山區引入U900技術進行覆蓋。
(4)規范終端廠商的產品線、指導用戶正確設置手機網絡,建議聯通集團應強制要求所有入網的手機均支持3G功能,同時要做好用戶手機正確設置的宣傳指導工作。
參 考 文 獻[1]中國聯通4G LTE無線網絡建設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