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寧博
【摘要】 中波發射機是一種數字條幅發射機,其前身為電子管結構。經過改造升級后,中波發射機在效率和停播率等方面,均有了極大的突破。然而,這類發射機對抗御雷電干擾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而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對中波發射機提供保護,實現其性能的最優化。文章將分別探討中波發射機機房接地技術,及其具體的施工方案。
【關鍵詞】中博發射機房 接地 施工
一、廣電機房接地的概述
廣電機房接地大體包含下列三種目的:首先,確保設備能運行暢通,一般采取屏蔽接地方式,借此抑制電磁干擾,以達到電磁屏蔽效果。其次,避免廣電機房設備及相關操作人員受外殼或高電壓連接時受到傷害,減少火花放電。再者,使大地能直接同機柜或設備連接,將設備運行狀態下產生的雷電、靜電等導人地下。廣電機房接地,不僅關系到設備自身的電磁干擾,同時還會對接入設備的抗干擾能力產生影響。基于此,我們應重視解決廣電機房的接地問題,并通過科學的屏蔽接地系統設計,來消除各種干擾。
二、發射臺接地系統的接地方式
2.1 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接地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現實中,我們根據接地作用的不同,一般將其分成直流與交流工作接地兩種。直流工作接地,又被稱為邏輯或信號接地,兩者的目的均在于減少信號誤差和抑制干擾。交流工作接地(功率接地),具體是指將電氣干擾源直接引入地面,從而逐步削弱機房廣播設備的電磁干擾,使機房設備相互間不會產生影響。
2.2 屏蔽與防靜電接地
接地與屏蔽能有效削弱空間傳播過程中的電磁干擾,如接地不恰當,廣電機房設備很可能不能正常運行,嚴重時還將使設備部件破損,危及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屏蔽接地相對而言較為復雜,它既可以削弱外界干擾,同時也可削弱屏蔽接地對設備內各元器件產生的干擾,如我們常見的電子管屏蔽罩。針對發射機房而言,防靜電接地是一項基礎性防靜電措施,通過設備的可靠接地,能將廣播配套設備金屬面上的靜電消除。
2.3 安全保護接地
安全保護接地主要有下列幾大目的:使設備絕緣不被損壞,保護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我國電力系統明確規定,如電力系統采用三相四線進行供電,則應選擇接零方式,萬不可讓設備外殼(如廣電發射機、開關設備等)直接與地面連接。在具體施工中,應將接地母線從地網中引出后,經導體將機器外殼連接上接地母線。
2.4 防雷接地
眾所周知,防雷接地主要是為了規避雷害。廣播發射臺內裝設了很多工藝設備與布線系統,其均屬于低耐壓系統,對防干擾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基于此,在敷設廣播電視臺地網時,應將避雷帶、建筑物以及機房設備保護接地集中起來,實現等電位連接。防雷接地設計應立足于防雷接地系統,選擇有效的防雷裝置。
三、中波發射機房接地系統施工方案
3.1 地網埋設
某廣電臺于1984年設立起了兩座高80m的鐵塔天線。架設場地海拔為200m,周邊河床高180m。針對上述實際,我們采用下列方法來埋設地網:以塔基為主導,根據不同地形分別埋設120根徑向輻射狀地線,長度為60-80m。埋2圓圈地線和徑向地線120根(半徑為30m、60m),埋設深度為0.5m。1號和2號塔地線總長度分別為lOOOOm和7000m。兩塔基周邊分別挖1個深2.5米的地井,置入一塊0.5m的銅板,投入木碳和鐵屑以改良土壤。用銅絞線與銅帶焊牢分別引出,而后連接放電球接地端,在發射機房外分別埋設1個接地地井,將引出的銅絞線和機房內部的寬帶銅箔焊接。最后,可將發射機的接地銅帶分別焊接在地槽銅帶上,使鐵塔地網與機房地線能形成一個整體。
3.2 實際效果
按照《中波廣播阿覆蓋技術(BG-2017-80》>的計算公式,筆者嘗試計算了省內其它轉播臺的地波覆蓋場強,并開展了實際收測。經比對,發現本臺的發射效果較為良好,這表明:本臺的地網埋設,發射機的配諧等均已合格。盡管兩塔交界區有一處被破壞,但測量后發現,接地電阻和地波場強值都沒有發生很大改變。
四、設備接地注意事項
機房內設備地線,應分別與機房地槽的(寬)銅帶焊接,以提高其可靠性。假如我們使用銅絞線進行焊接,其焊接處接觸面積較小,需使用金屬片來壓住焊口,并用螺栓予以固定,避免混搭使用天線或保安等地線。本臺通過上述方法,避免了設備外殼帶電或者是串音等故障。
五、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中波發射機房接地技術及其施工方案有了初步了解。在后續的實踐中,應根據現實情況進行接地施工,確保發射機機房設備能順暢運行。
參 考 文 獻
[1]高馨,電臺的安全播出保障體系設計[J].電聲技術.2010(08)
[2]尹曉彬,崔向明.中波發射臺自動化監控系統的實踐和完善[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9(04)
[3]米杰,盧火,蔡溪.中波發射臺高頻信號的監測[J].視聽界.廣播電視技術.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