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2015年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京組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全面部署實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2015專項行動”。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出席北京主會場會議并作重要講話,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莫瑋主持會議。
許達哲指出,軍民融合發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關乎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全體同志,必須充分認識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戰略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凝聚共識,指導行動。
許達哲指出,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軍隊部門和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軍民融合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中央要求和社會期待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部決定實施本次專項行動,就是要抓住當前機遇,落實中央部署,回應社會關切,動員全系統的力量,共同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對于2015年的工作,許達哲提出四方面任務:一是加強宏觀指導,優化政策環境。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擴大軍工開放。三是強化公共服務,推動軍民資源共享。四是加大支持力度,發展軍民結合產業。他強調,國防科技工業是國家安全和國防建設的脊梁,是軍民融合最重要的領域,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國防科技工業領域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地方主管部門和各類涉軍企事業單位,要堅持問題牽引,解放思想、堅定信心,找準定位、主動作為,共同開創工業和信息化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新局面。
會上,四川省國防科工辦、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哈爾濱工業大學負責同志,分別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做了典型發言。
本次會議在北京設主會場,在各地設30個分會場。部分省市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各軍工集團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有關負責同志,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相關司局及在京部屬單位負責同志,以及相關行業協會代表約100多人,參加了主會場的會議。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地方國防科技工業主管部門負責同志,京外部屬單位負責同志,以及有關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參加了各地分會場會議。
本刊訊,尼泊爾和我國西藏地區先后發生地震后,國防科工局立即啟動重大自然災害應急響應機制和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CHARTER)機制,充分利用國內衛星資源和國際衛星數據,為抗震救災提供空間技術服務。
國防科工局緊急調度高分一號、高分二號、資源三號和實踐九號等多顆陸地觀測衛星,編制應急觀測計劃,重點對尼泊爾地震震中、首都加德滿都及其北部,我國西藏受災嚴重的吉隆縣和聶拉木縣以及318國道樟木口岸到聶拉木段等區域進行觀測,截至4月27日,已獲取19景震區衛星影像數據,其中包括高分二號衛星0.8米高分辨率影像3景。與此同時,國防科工局組織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等有關單位緊急加工了歷史存檔的震區高分辨率衛星數據,及時開通數據應急共享通道,并根據受災區域信息,隨時增加歷史數據。
據悉,目前國防科工局已組織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向中國地震局、民政部、國土資源部、科技部、中國氣象局、水利部、中科院等10余家單位提供震區歷史及最新影像數據共計209景。后續,國防科工局將繼續密切跟蹤災情進展,及時獲取并共享震區衛星影像,支持抗震救災工作。
型號“兩總”培訓是國防科工局落實《國防科技工業“十二五”軍工核心人才發展規劃》的一項重要舉措,已連續舉辦七期。本期培訓共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強軍目標重要思想、型號“兩總”能力與素質、國際戰略形勢、總體國家安全觀、軍民融合發展、武器裝備建設及發展趨勢等主題,進行10次集中授課。此外,還將組織《讓歷史警示未來》等5次聲像教學以及有關專題討論、“兩總”經驗交流等活動。
國防科工局相關司局主要負責人,各軍工集團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分管領導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型號“兩總”培訓班全體學員等參加了培訓。
4月17日下午,國防科工局和黑龍江省共建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大學、黑龍江工程學院3所高校協議簽字儀式在哈爾濱舉行。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出席簽字儀式,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徐占斌、黑龍江省副省長胡亞楓代表雙方簽署協議。此舉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促進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黑龍江省地方經濟建設。
簽約儀式前,許達哲和陸昊就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推進產學研用結合與國防科技創新、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等深入交換了意見。許達哲表示,國防科工局將與黑龍江省政府合力推進相關高校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建設,促進產學研用相結合,構建科技協同創新體系,為國防工業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陸昊表示,省政府將與國防科工局共同努力,做好共建工作,創新體制機制,在技術溢出、推動軍民融合發展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根據共建協議,黑龍江省將把3所共建高校作為省屬重點高校進行建設,支持其根據發展需要辦出國防特色、服務國防科技工業。國防科工局將支持3所高校建設國防特色學科和專業以及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支持其與國防科技工業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
4月14日,為期三天的2015年拉丁美洲航空航天與防務展(簡稱巴西防務展)在巴西港口城市里約熱內盧開幕,來自70余個國家的700多家企業參展。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組織“中國防務”國家展團盛裝亮相此次展會,重點展出了艦船、導彈、電子信息等領域裝備產品。
亮相展會的有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和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中國船舶重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等軍貿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展示了多型防空導彈系統。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展示了多功能雷達、雷抗裝備等。目前,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在巴西市場有多個重點項目處于不同的推銷階段中,主要包括綠色亞馬遜項目、世界杯安保項目等。中國船舶重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展出了艦船總體、艦載武備系統、水中兵器等領域的64項產品,展出模型包括“遼寧”艦、3500噸級護衛艦(概念)等11項產品。保利科技有限公司重點展示了46米巡邏艇、彩虹-4無人機等軍貿產品。
4月16日,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率領中國航天代表團訪問阿根廷,并與阿根廷聯邦計劃、公共投資和服務部副部長羅伯特?帕瑞塔舉行會談,雙方就落實兩國政府間航天合作協定,深入推進中阿航天合作交換意見。
會后,雙方簽署了中阿兩國航天局間合作協議及航天合作大綱,開啟了中阿航天務實合作的新篇章。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阿根廷聯邦計劃、公共投資和服務部部長助理維圖羅和阿空間活動委員會執行局局長巴洛圖參加會談。
4月22日,為期三天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本屆展會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主辦,旨在促進中外核能合作交流,為我國核電產業走向國際市場搭建平臺。來自中國、美國、法國等10個國家的近200家核電工業企業、科研院所齊聚,集中展示了反應堆、核燃料循環技術與產品、輸變電技術與設備、核事故應急通信器材、核電科普等內容。
國家核安全局局長李干杰、國防科工局黨組成員王承文、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等出席開幕式。當天下午,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東方電氣集團的代表依次做報告,對“華龍一號”、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等當前核能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了介紹。
4月15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在哈爾濱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集團公司董事長高紅衛、副總經理宋欣,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副省長胡亞楓等領導出席簽約儀式。
根據協議,雙方將秉承“長期合作、整體規劃、政府推動、企業運作、市場主導、項目牽引”的原則,在“黑龍江航天云網”、信息化建設、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及運營服務、衛星及衛星應用、軍民融合產業、智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本市場、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促進中國航天事業和黑龍江省區域經濟的發展。
4月8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建立長期、全面的戰略合作關系。
此次簽署的合作協議內容包括:雙方確定在衛星應用、電子信息產品、控制與可靠性技術、環境可靠性技術、特種裝備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
雙方一致表示,將從互利共贏出發,積極轉變思維模式,大膽創新合作模式,建立業務層面的長效合作機制,定期協調、推進合作項目的實施,并不斷尋找新的合作項目,推進雙方合作的不斷深入。
4月21日至22日,為期兩天的2015民用飛機航電國際論壇在上海召開。來自國內外50余家企業、研究院所的350余名嘉賓參加了論壇。
此次論壇由中國航空學會及中國航空研究院共同主辦,國家空管監視與通信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公司、昂際航電和中航工業無線電電子研究所聯合承辦。
近年來,國際民用飛機安全形勢,民用航空電子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問題備受關注。此次論壇主題為“更可靠更安全的下一代航電設備”及“關注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民用航空電子市場發展”,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美國波音、羅克韋爾柯林斯、霍尼韋爾、法國泰雷茲、中國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中電科等20余家國內外單位的相關領導專家進行了演講。
4月9日上午,總參陸航部副部長孫德龍少將到江南工業集團考察。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賈宏謙陪同考察。孫德龍一行參觀了江南集團產品展示廳,到數控加工分廠數控車間、五分廠某總裝工房進行了實地考察,詳細了解了公司產品研發、生產能力、數控加工情況。
總參陸航部裝備局局長雷軍、總參陸航部軍代局局長張五一等軍方領導;兵器集團科技與安全環保部總經理肖先國、兵器集團軍品經營部總經理馬保勇,兵科院副院長王小鵬陪同考察。(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