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團貴州省委
團貴州省委聯合貴州省商務廳根據《關于實施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的通知》、《共青團貴州省委、貴州省商務廳關于實施貴州省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的通知》文件要求,認真組織實施貴州省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力爭通過該工程在農村培訓電商新才,把農村打造成電商的新“藍海”。
強化培訓指導,提高培訓成功率。團省委依托阿里巴巴、哥樂博、義烏商學院和安徽、溫州、金華電商產業園,整合貴州電子商務協會、貴州電子商務云以及省內成熟的電子商務運營團隊和共青團貴州省委十余家創業培訓機構面向農村大學生村官、駐村干部、殘疾人和婦女主任開展集中式培訓。培訓內容圍繞電子商務實操、網絡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等,著重培訓網絡店鋪申請、網店美工、產品設計與發布、在線溝通、訂單處理、網絡支付與安全、營銷技巧、售后服務等實用技能,截至目前已在黔東南兩個縣組織200名青年集中培訓。
打造示范典型,引領電商發展。
通過整合資源,宣傳引導,政策扶持等舉措,積極培育三類電商典型。即:以培育電商個體發展為重點,培育一批典型的優秀電商龍頭企業、成長型電商企業(個人)和初創型電商企業(個人);以加快電商要素集聚為目標,培育了1個典型的電商青年集聚村和1個電商產品集中供貨基地;以增強電商輻射帶動功能為方向,培育了1個農業產業品牌提升的“一村一品”網創集聚村典型。
挖掘優勢資源,打造網銷商品。
堅持把打造優勢網銷商品作為推動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重要環節,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在調研摸底和廣泛動員電子商務發展主體的基礎上,積極挖掘了一批網銷主推商品,確定了電子商務發展主體企業合作社、農村商業網點、確定了主推產品30余種,并對相關產品進行精深研發包裝。
整合農村市場主體,擴寬農產品銷路。將電子商務作為促進農產品流通的重要手段,組織農產品經營企業、行業協會、農民合作社等市場主體,整合當地農產品資源,通過自建平臺、借助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等形式開展網上銷售,注重打造地方特色,塑造地方品牌,使供銷合作社成為各地推廣名優土特產的重要抓手。聯合農民合作社商品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依托連鎖經營服務網點,重點發展面向本地區的鮮活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
加強輿論宣傳,營造發展氛圍
堅持把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作為推動電商經濟跨越發展的主要著力點,廣泛普及電子商務知識,提高全社會對電子商務推進全縣經濟發展重要作用的認識,要求各市州團委利用多種形式開展電子商務學習和培訓工作,在農村范圍掀起了學習電子商務知識的熱潮。加大輿論宣傳力度,積極鼓勵各級干部和各鄉鎮、各有關部門開通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擴大對農特產品和電子商務工作的宣傳,各市州團委領導分別帶頭在微博、微信上推銷農產品,新型媒體對電子商務宣傳推廣的優勢日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