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杰 李 君 陳舒弋 李晨虎 占歸來 吳 彥
1.上海市徐匯區精神衛生中心,上海 200232;2.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上海 200030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以幻覺、妄想及認知功能損害為主要表現的重性致殘性精神疾病,終身患病率高達1%,這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重大的經濟及精神負擔。至今對于該疾病的病因仍不清晰,關于其病因的假說有多種。目前研究認為自由基產生增多和/或抗氧化系統功能下降均會產生氧化應激反應。1954年Hoffer等首次提出自由基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作用,后來大量外周的自由基、抗氧化的測定及尸腦研究均提示精神分裂癥患者自由基代謝異常[1-3]。國內也有學者研究認為精神分裂癥的認知損害與氧化應激有關[4]。這些說明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可能與氧化應激有關[5]。人體中氧自由基清除劑分為酶和非酶性,非酶性主要包括血清膽紅素、谷酰轉肽酶、尿酸及白蛋白。研究表明,谷酰轉肽酶、白蛋白、膽紅素、尿酸水平與氧化應激程度或軀體總抗氧化能力密切相關,可作為氧化應激標志物[6-7]。本研究通過檢測急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膽紅素、谷酰轉肽酶、尿酸、白蛋白水平及分析其與精神癥狀的關系,旨在探索氧化應激與精神分裂癥的病因關系,并為精神分裂癥的抗氧化治療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選擇2014年6~12月在上海市徐匯區精神衛生中心(以下簡稱“我院”)住院的急性及慢性精神分裂患者113例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①符合ICD-10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8];②年齡16~60歲;③急性期患者需要在4周內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藥物或未進行電休克治療;④急性期患者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總分≥60分,而慢性期PANSS總分<60分;⑤患者入組前未服用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復合維生素等。排除標準:①高血壓、糖尿病、肝功能損傷等任何軀體疾病者;②酒精或精神活性物質使用者。其中急性期57例患者入組,男40例,女17例;慢性期56例患者入組,男30例,女26例。所有入選者監護人或患者本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本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問卷及量表評估 ①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了解一般人口學資料。②使用PANSS[9]評估患者的精神癥狀。本量表共30項,常用指標為陽性量表分、陰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按照癥狀群分為5組,即反應缺乏、思維障礙、激活性、偏執及抑郁。本量表適合全面反映精神病理全貌。
1.2.2 血漿非酶類抗氧化劑測定 ①標本制備:所有被試者均于上午9∶00抽取空腹肘靜脈血5 mL于干燥管中,注入離心管,3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血清)。②檢測指標:血清總膽紅素水平測定采用氧化法(OM),劑量單位為μmol/L。血清谷酰轉肽酶水平測定采用重炭反應比色法,劑量單位為U/L。血清尿酸水平測定采用PURO-PAP法,劑量單位為μmol/L。血清白蛋白水平測定采用溴甲酚綠法(BCG),劑量單位為g/L。所用儀器為日立717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急性期與慢性期患者性別及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急性期與慢性期患者婚姻、職業、年齡、首發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或 P<0.01)。 見表 1。
急性期患者血清膽紅素、尿酸、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慢性期,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血清谷酰轉肽酶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患者血清膽紅素與陽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PANSS、思維障礙、激活性及偏執呈正相關(P<0.01);患者血清白蛋白與陽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PANSS、思維障礙、激活性及偏執呈正相關(P<0.01);患者血清谷酰轉肽酶、尿酸與精神癥狀無相關性(P > 0.05)。 見表 3。
人體內氧化-抗氧化系統處于動態平衡,當抗氧化防御能力降低時,機體內氧自由基逐漸增加,一旦氧化-抗氧化失衡則會造成蛋白質、脂質及DNA氧化性損傷[10-11]。這些損傷將影響包括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及中樞神經系統等在內的多個系統[12-13],進而繼發軀體疾病。精神分裂癥患者較正常人群抗氧化能力減弱,而對于急慢性患者抗氧化能力的差異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比較急性期及慢性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外周血中非酶類抗氧化物的水平及其與精神癥狀的關系,為進一步探索氧化應激與精神分裂癥病因的關系和開發新藥提供理論依據。

表1 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2 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血清膽紅素、谷酰轉肽酶、尿酸及白蛋白水平比較(±s)

表2 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血清膽紅素、谷酰轉肽酶、尿酸及白蛋白水平比較(±s)
急性期(n=57)慢性期(n=56)t值P值19.04±11.94 8.76±3.29 6.26 0.000 24.20±23.59 21.62±12.76 0.72 0.470 345.57±115.44 295.49±77.00 2.72 0.008 43.35±3.49 40.06±4.98 4.07 0.000組別 膽紅素(μmol/L)谷酰轉肽酶(U/L)尿酸(μmol/L)白蛋白(g/L)
本研究入組時兩組患者的年齡、首發年齡、病程、婚姻及職業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因為本研究選擇的慢性患者年齡大,自然其首發年齡和病程也隨之受到影響。當今生活條件好及父母支持好,精神疾病首發年齡有所推遲。當然精神疾病知識的認識也影響急性期患者就業及婚姻狀況。

表3 患者血清膽紅素、谷酰轉肽酶、尿酸及白蛋白與精神癥狀的相關性(r)
本研究顯示,急性期患者血清膽紅素、尿酸及白蛋白水平均明顯高于慢性期,說明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急性發病期抗氧化能力增強,這與Martínez-Cengotitabengoa等[14]研究結果相同,認為在精神分裂癥發病早期,抗氧化應激能力增強。但溫盛霖等[15]對20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與86例正常對照組進行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白蛋白、膽紅素和谷酰轉肽酶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另外,Li等[16]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抗氧化能力降低,可能與非酶性抗氧化物受到飲食、生活方式等較多的混雜因素影響有關。本研究在對所有患者非酶性抗氧化物水平與精神癥狀做進一步相關性分析發現,陽性癥狀及一般病理癥狀與血清膽紅素和白蛋白呈正相關,且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這可能與慢性期患者陽性及病理精神癥狀減少相關。同時,在對癥狀群評分與非酶性抗氧化物的相關性分析發現,思維障礙、激活性與偏執癥狀與血清膽紅素及白蛋白呈正相關,提示在發病早期或急性期可使用抗氧化藥物來減緩氧化應激反應并開發新的治療方案。對小鼠實驗研究發現,使用抗氧化劑治療能減少小鼠的異常行為[12]。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急慢性期氧化應激水平上存在差異,且與臨床癥狀存在相關性。氧化應激反應與精神分裂癥病理機制有關,且急性期服用抗氧化治療可能有利于精神癥狀的治療。本研究存在大量的局限性,如樣本量較少,入組時一般資料(年齡、首發年齡、病程、婚姻及職業)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缺乏與正常人群的對照。同時,谷酰轉肽酶及尿酸與精神癥狀未發現有相關性的原因也很難解釋。因此,需加大樣本量,控制更多的干擾因素,繼續進行研究探索。
[1]Emiliani FE,Sedlak TW,Sawa A.Oxidative stress and schizophrenia:recent breakthroughs from an old story[J].Curr Opin Psychiatry,2014,27(3):185-190.
[2]Castagné V,Rougemont M,Cuenod M,et al.Low brain glutathione and ascorbic acid associated with dopamine uptake inhibition during rat′s development induce long term cognitive deficit:relevance to schizophrenia[J].Neurobiol Dis,2004,15(1):93-105.
[3]Coughlin JM,Ishizuka K,Kano SI,et al.Marked reduction of soluble superoxide dismutase-1(SOD1)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recent-onset schizophrenia [J].Mol Psychiatry,2013,18(1):10-11.
[4]王菲,金魁,丁寶坤,等.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損害與氧化應激關系的初步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2,35(1):7-10.
[5]劉翔宇,儲文革,周勝玉,等.精神分裂癥患者自由基損傷在精神病理中的意義[J].安徽醫學,2003,24(6):46-47.
[6]Chapple IL,Milward MR,Dietrich T.The prevalence of inflammatory periodontitis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serum antioxidant concentrations[J].J Nutr,2007,137(3):657-664.
[7]Lee DH,Lim JS,Song K,et al.Graded associations of blood lead and urinary cadmium concentrations with oxidativestress-related markers in the U.S.population:results from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6,114(3):350-354.
[8]世界衛生組織.ICD10精神行為障礙分類[M].范肖冬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9]汪向東,王希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263-275.
[10]Valko M,Leibfritz D,Moncol J,et al.Free radicals and antioxidants in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human disease[J].Int J Biochem Cell Biol,2007,39(1):44-84.
[11]Robicsek O,Karry R,Petit I,et al.Abnormal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hair follicle-derive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J].Mol Psychiatry,2013,18(10):1067-1076.
[12]Paschos A,Pandya R,Duivenvoorden WC,et al.Oxidative stress in prostate cancer:changing research concepts towards a novel paradigm for prevention and therapeutics[J].Prostate Cancer Prostatic Dis,2013,16(3):217-225.
[13]Elnakish MT,Hassanain HH,Janssen PM,et al.Emerging role of oxidative stress i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mportant role of Rac/NADPH oxidase[J].J Pathol,2013,231(3):290-300.
[14]Martínez-Cengotitabengoa M,Mac-Dowell KS,Leza JC,et al.Cognitive impairment is related to oxidative stress and chemokine levels in first psychotic episodes[J].Schizophr Res,2012,137(1-3):66-72.
[15]溫盛霖,程敏鋒,王厚亮,等.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白蛋白、尿酸、膽紅素和谷酰轉肽酶水平的研究[J/CD].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9):5922-5925.
[16]Li HC,Chen QZ,Ma Y,et al.Imbalanced free radicals and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s in schizophrenia:a comparative study[J].J Zhejiang Univ Sci B,2006,7(12):98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