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新法
(陜西省委黨校科技教研部 陜西 西安 710061)
通過對傳統網絡設備的定義進行擴展,將儀器儀表納入網絡管理的范疇,使得其已經不再是孤立的、單獨的設備,而是將測試技術、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結合在一起的網絡儀器系統。但網絡化儀器間難以進行協同工作,進而限制測量系統測量效率。為了實現網絡化儀器間的通信,本文將HiSLIP協議、虛擬儀器設計技術與網絡化測控系統相結合,利用HiSLIP協議,設計網絡化儀器間的通信原理,并給出了協議服務器端設計與實現。
協議的服務器端主要實現與儀器端的連接,并且實現為遠端控制軟件提供連接、數據傳輸等服務,和協議的客戶端配套實現通信通道的建立。服務器端程序,主要完成等待連接建立,連接建立,數據傳輸,和容錯處理等。
HiSLIP[1]協議服務器端的設計是與客戶端相對應,其功能也分為以下幾部分:協議啟動及前期準備;等待客戶端發起連接;與客戶端進行數據交互;容錯處理等??蛻舳说?4個交互,在服務器端程序中均一一對應,使用的消息類型會部分不同。
根據IVI規范,儀器端的HiSLIP協議服務器端執行流程如圖1所示,啟動后,在同一個端口(4880)上創建兩個TCP連接,分別作為同步通道和異步通道。在同步通道上可雙向發送字符型命令,代理將數據按照HiSLIP的幀格式封裝,并交由下層TCP協議。
協議啟動時,申請套接口并綁定4880端口,啟動端口偵聽,若有連接請求則查詢是否超過最大連接數,如果超過則拒絕請求,否則建立連接。建立連接成功后,創建子進程,并將父進程的鏈接信息復制一份給子進程,完成后,即可進行數據的傳輸。父進程會查詢是否有關閉連接的請求,如果有則關閉連接,如果沒有則繼續偵聽端口。
服務器端協議啟動,和客戶端基本一致,申請Socket并進行端口4880綁定,之后等待客戶端發起連接。通過執行函數intserver_initialize來實現協議啟動的準備工作。
根據協議要求,服務器端需要配合客戶端完成兩次連接的建立,按建立的前后順序,第一次是同步通道,第二次是異步通道[2-3]。

圖1 服務器端的協議流程Fig.1 The agreement process on the server side
在接收到客戶端Initialize消息后,向客戶端發送消息類型為InitializeResponse的消息,其中包含的數據有,是否是重疊模式(overlap-mode),服務器協議版本,以及會話 ID,此時第一個連接即同步通道建立完成。消息格式為,
在接收到客戶端AsyncInitialize消息后,服務器端向客戶端發送消息類型為AsyncInitializeResponse的消息,其中包含的額數據只有服務器端程序的廠商號(server-vendorID)。此時,第二個連接即異步通道建立完成。消息格式為,
首先接收到AsyncLockInfo消息類型,服務器返回消息AsyncLockInfoResponse,其中包含已經授權的鎖個數和鎖類型等信息。格式為,
接收到AsyncLock消息時,使用消息AsyncLockResponse告知客戶端,加鎖成功還是失敗,或者釋放鎖成功還是失敗。在該消息中包含的數據有,請求加鎖標志位和請求釋放鎖標志,等待加鎖超時時間,鎖信息描述等。加鎖時發送給客戶端的消息的格式為,
收到客戶端AsyncMaximumMessageSize消息后,服務器端通過消息AsyncMaximumMessageSizeResponse來向客戶端告知服務器端可以接受的最大消息尺寸,該消息中包含由8字節無符號整形數據表示的消息尺寸信息。消息格式為,
通過 執行函數 staticinthandle_initialize_response(hislip_message*recv_message,char*send_buf,int*send_len)處理客戶端發起同步通道連接時服務器端的響應過程。
通過執行函數staticinthandle_async_initialize_response(hislip_message*recv_message,char*send_buf,int*send_len)處理客戶端發起異步通道連接時服務器端的響應過程。
第一,社區服刑人員的主觀因素。一是存在文化程度差異,量表的表述不能完全理解,工作人員若協助解釋則會形成暗示,影響測量效果;二是量表題量多且為客觀題,社區服刑人員為節省時間隨意填寫,造成無效量表過多;三是多數社區服刑人員對心理常識知之甚少,都是“心盲”,主觀配合程度差。
通過執行函數staticinthandle_async_message_size(hislip_message*recv_message,char*send_buf,int*send_len) 向客戶端發送服務器端能夠接受的消息最大尺寸。
數據交互[4-5]部分與客戶端相對應,同樣使用兩種消息類型Data和DataEND,這兩種消息類型的消息使用方法與客戶端一致,即儀器獲取的數據發送給客戶端,服務器端使用Data或DataEND消息進行發送[7],如果可以滿足不超過最大消息長度的情況下,使用DataEND消息類型進行發送,如果超過了最大消息長度,則先使用Data消息類型進行發送若干,在剩余的數據不超過最大消息尺寸時,使用DataEND發送完剩余的數據。
在發送消息的內容上與客戶端有所區別,服務器端使用的消息中不包含交付標志,消息中的其他內容和客戶端發送給服務器端的一致,包含消息ID,數據長度及數據。消息格式為,<0>


服務器端的容錯處理有:致命錯誤及同步恢復交互;錯誤告知交互;中斷交互。這些主要是配合客戶端保證整個協議能夠穩定有序運行,與客戶端的容錯處理能夠一一對應,這里不再贅述。
根據上述設計過程以及各種交互的含義,時序關系,進行程序設計[6-7],程序實現使用C語言實現,運行在Linux系統之上,程序中的模塊[8-9]主要有,通道建立初始化模塊,數據接收模塊,數據發送模塊等。
通過協議服務器端源代碼中的一些功能函數介紹,說明協議服務器端的執行過程如下。
實現初始化服務器端,初始化完成后,等待客戶端的HiSLIP連接。
staticinthandle_async_message_size()
處理客戶端發送的協商雙方發送的消息尺寸的請求消息。
staticintrecv_message_handle()
接收從客戶端發送過來的數據,并進行初步處理,對接收的數據包按照消息類型進行識別,識別后調用相關功能函數予以處理。
staticintcommunicate_device()
實現協議與設備的直接通信,在Linux下儀器設備,被抽象成設備文件,這里的與設備通信實質上是協議在VFS下對文件的操作。
staticinthandle_async_lock()
處理客戶端發送的給設備資源加鎖和釋放鎖的操作。
void send_data()和 void send_dataend()
實現向客戶端發送數據操作。
本文通過對協議服務器端的詳細設計,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客戶端的設計及控制端和儀器網絡代理的設計,實現了儀器間通信。在局域網環境下,通過示波器A和示波器B間的通信測試,證明本文提出的方案能夠實現儀器與控制端、儀器和儀器的通信。
[1]LXI HiSLIPTest Procedures[EB/OL].(2011-10-20).http://www.ivifoundation.org
[2]吳念,強彥.UNIX網絡程序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余成波,王士彬,李洪兵.網絡化儀器技術與實現[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4]林玉池.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前沿技術及發展趨勢[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
[5]董永清.Linux C編程實戰[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6]宋寶華.Linux設備驅動開發詳解[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7]陳莉君,康華.Linux操作系統原理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8]李宥謀,劉釗遠,馬博.嵌入式系統開發[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9]夏亞君,黃縉華,顧博川,等.運行服務總線綜合評價方法與評測工具研究[J].陜西電力,2014(12):21-25.XIA Ya-jun, HUANG Jin-hua, GU Bo-chuan, et al.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tool for operation service bus[J].Shaanxi Electric Power,2014(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