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煜 梁國武/文
公訴人出席簡易程序庭審情況調查
●曹建煜*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人民檢察院[474250]梁國武*/文
摘要:內容2012年《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這對公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對鎮平縣檢察院2014年簡易程序出庭案件的調查,總結簡易程序案件出庭情況、特點及存在的問題,可以為簡易程序案件辦理機制的構建提出完善建議。
關鍵詞:簡易程序程序分流集中出庭程序選擇權
構建科學的簡繁分流機制,簡化部分案件的辦案程序,提高辦案效率,是設置簡易程序的目的所在。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210條第2款明確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這對公訴工作和辦案人員的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公訴工作的理念和工作內容都帶來了重大變革。如何簡化辦案程序,兼顧公正與效率是適用簡易程序的核心問題。鎮平縣人民檢察院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對簡易程序的出庭模式進行探索,取得了一些較為明顯的成效。現以鎮平縣檢察院提起簡易程序的公訴案件辦理情況為例,對簡易程序案件出庭情況進行梳理,歸納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的成因,并就簡易程序案件的辦理機制和出庭模式的改進和完善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以期有益于司法實踐。
通過對2013年鎮平縣人民檢察院簡易程序案件出庭情況數據采集樣本的整理分析,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依法辦案,出庭公訴率達到100%。2014年鎮平縣人民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案件共計352件,其中適用普通程序案件共計191件,適用簡易程序案件共計89件。在簡易程序案件中,量刑三年以上案件共計11件,量刑三年以下案件共計78件,這些案件的公訴人出庭支持公訴率達到100%。
第二,量刑三年以上的案件,由承辦人親自出庭。從統計數據來看,對量刑三年以上的認罪案件,全部均由承辦人親自出庭支持公訴,無代為出庭情況。出庭公訴時,在宣讀起訴書、訊問、舉證、辯論和發表公訴意見環節,辦案人均能依法實際執行。
第三,量刑三年以下的案件,由他人代為出庭的情況較多。從統計數據來看,對三年以下量刑的認罪案件,案件承辦人親自出庭率較低,相當一部分案件由非案件承辦人代為出庭。在三年以下量刑的認罪案件中,代為出庭的案件數量達到11件,占此類型案件數量的6%。
第一,建立“簡案專辦”或“專人出庭”制度。一年來,為更好的履行職責、提高訴訟效率,我們根據公訴部門出庭工作量大大增加的實際,探索建立“簡案專辦”、“專人出庭”與“集中公訴”、“集中出庭”相結合的集中審查和出庭機制。一是實行集中出庭。積極與縣法院協商,聯合制定了簡易程序辦理的相關制度,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集中開庭,法院提前通知,檢察院指派專人連續出庭支持公訴,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二是指派專人出庭。案件承辦人或公訴局內勤接到法院的派員出庭支持公訴通知后,由內勤統一匯總,并協商相關案件的承辦人,商定集中出庭支持公訴的人員,無法商定的,報部門負責人確定出庭支持公訴人員。被確定出庭支持公訴的人員,需要提前熟悉案件情況,做好出庭準備工作。這樣,既保證了檢察機關對一審法院審理的全部公訴案件審判的全程監督,又保證了檢察機關能集中人力、時間和精力辦理大要案,從而最大限度的保證執法質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效司法。
第二,確立告知犯罪嫌疑人選擇適用簡易程序制度,保障其程序選擇權。《刑事訴訟法》規定了法院的程序決定權和被告人的程序選擇權,在審判模式的選擇上充分尊重被告人的意愿。對于擬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我們將告知與確認提前,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提訊時,即向其送達《擬適用簡易程序告知書》,告知犯罪嫌疑人關于適用簡易程序的相關規定,讓其在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審理之間進行選擇,從而預先掌握犯罪嫌疑人選擇何種程序審判的真實意愿,并據此作好相應庭審模式下出庭公訴的準備,避免因被告人庭審時不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而處于被動地位。同時,還掌握了被告人是否有翻供可能,為簡易程序轉化為普通程序作好準備。
第三,建立檢法適用簡易程序案件銜接的“專時辦理”制度。為進一步提高訴訟效率,檢法在充分溝通、協商基礎上,聯合建立“專時辦理”制度,以提高大量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的可操作性。所謂“專時辦理”,就是與法院建立銜接機制,實現集中移送起訴、集中開庭審理,公訴機關確定每月上中下旬的各一天集中移送起訴建議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之后,法院確定每月中旬的某一日期開庭集中審理簡易程序案件,避免公訴人始終忙于出庭的工作,奔波于法院與檢察院之間,沒有集中的時間來審查案件。
第四,突出庭審重點,著力保障被告人的量刑辯護權。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所謂的“簡易”只能是庭審的具體環節、步驟的簡化,并非訴訟主體、相關訴訟權利等的簡化。但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對量刑程序的設立,“與量刑有關的事實、證據應當進行調查、辯論”,在被告人對犯罪事實無異議的情況下,適用簡易程序的庭審重點自然在于量刑事實的調查及辯論,出庭準備工作的重點也在于量刑工作。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我們建議法庭在量刑上應當酌情考慮從輕。當然,在庭審中,也應充分保障被告人的量刑辯護權,尤其被告人具有法定或酌定從輕處罰情節的情況下,充分保障被告人的正當權益,從而實現公正與效率的價值平衡。
第一,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出庭支持公訴重要性認識不足。受傳統觀念影響,大多數干警認為只要是建議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都是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認罪的案件。1996年《刑事訴訟法》規定簡易程序的案件,公訴人可以不出庭。所以按照傳統習慣,干警認為該類案件沒有必要出庭支持公訴。但是必須認識到,2012年《刑事訴訟法》規定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范圍有了進一步的擴大,鑒于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的宗旨和遵循現代控辯審三角審理模式的要求,檢察機關作為代表國家指控犯罪的部門和法律監督部門應當出庭,一方面指控犯罪,一方面監督審判過程的合法與否。
第二,簡易程序制度運行不暢。由于簡易程序的案件辦案時限比普通案件的辦案時限短,某種程度上加大了法院的工作量,所以有時法院或因案件需要進行民事調解,或因案件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而大量的將基層院建議依法應該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轉為了普通程序案件。這種現象,既違背了《刑事訴訟法》設立簡易程序的立法初衷,也侵害了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的信心和期望,損害了法律的嚴肅性。
第三,人少案多,工作量增加。案多人少一直是基層檢察機關面臨的現實困難,簡易程序案件也派員出庭使這一現實困難更加突出。按照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范圍較大,檢察官必須出庭的規定,造成了繁重的出庭任務,人少案多的矛盾進一步凸顯。尤其是現在法院系統要求庭審直播,不分案件的具體情況,均要求庭審必須進行20分鐘以上,導致干警的工作量進一步增加。
第四,出庭成效不明顯,有應付現象。從辦案的實際情況來看,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大量案件案情本來就比較簡單,被告人也沒有異議,聘請辯護人的比例又非常低,很多庭審程序沒有實際執行的必要。從指控犯罪的角度來講,公訴人出庭成效不明顯,導致部分檢察官出席簡易程序案件庭審的積極性不高,有應付的現象,出現庭審程序一帶而過,能省則省、程序虛置等情況。
第五,代為出庭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出庭效果。面對人案矛盾的加劇,應當而且可以實施代為出庭制度,
從一年來的司法實踐來看,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的代為出庭率較高,這類案件一般是被告人沒有異議的簡單案件,親自出庭和代為出庭的效果區別不大。而且,這類案件數量較大,讓檢察官親自出席每個承辦案件的庭審,不符合工作實際也沒有必要,所以實踐中代為出庭方式得以大量適用。而適用簡易程序的量刑三年以上的案件由于較一般案件更為復雜,可能出現庭審意外情況的概率較大,這就需要熟悉案情的承辦檢察官才能恰當應對。但實踐中,有部分代為出庭的檢察官對案件的熟悉情況不夠,可能會影響出庭效果,尤其當庭審中出現偶發情況時,不能很好處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庭質量。
第一,提高認識,強化公正公平的司法理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樹立正確的司法理念,理清監督的重點和難點。要深刻認識簡易程序的價值,簡易程序只是審判程序的簡易,部門的職能不能減。檢察機關出庭,是履行法定職責的需要,是現代刑事訴訟控辯分離和法官中立原則的需要,是維護被告人合法權益的需要,也是提高訴訟效率,降低訴訟成本的實際要求。深刻理解公訴人簡易程序案件出庭的意義,迎難而上,建立健全一套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實行出席適用簡易程序法庭以案件承辦人為主,由他人代為出席為輔的制度,堅決杜絕出現應付出庭或程序虛置等情況,保障案件質量和效率,提高法律監督的力度和實效。同時,檢察機關要和法院統一適用簡易程序的司法理念,督促法院主審法官深刻認識簡易程序的內在價值,嚴格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依法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不得無故適用普通程序。
第二,合理分配辦案資源。檢察院黨組從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從組織上要充分保障,將辦案資源向公訴部門傾斜。首先要優先配置公訴部門檢察官,將那些熱心公訴事業,愿意留在公訴隊伍的人,將法律功底好、潛力大的新入院法學畢業生,將政治過硬、實踐經驗豐富的資深檢察官充實進來,以解決人少案多的矛盾問題。其次要配備事務性工作人員,使公訴人得以集中精力審查事實和證據、準備出庭預案等。并采取其它相關配套措施,保證公訴隊伍老中青梯形年齡結構,有效提高個人業務能力和工作積極性,增強法律監督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第三,確保被告人享有程序選擇權、知悉權、獲得辯護權。承辦人在受理案件后,對擬適用簡易程序辦理的案件,除了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訴訟權利義務外,還要同時送達《擬適用簡易程序告知書》,制作專門的告知筆錄并讓其簽字,告知適用簡易程序的法律規定,讓其了解認罪和適用該程序審理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確保其認罪的自愿性和理性,不會因法律知識缺乏而盲目或沖動的認罪。庭審前,對偵查證據進行適當開示,讓被告人了解指控其犯罪的主要證據,保證其充分獲得辯護律師的幫助,從而約束簡易程序審理的啟動,保障被告人應有的訴訟權利。
第四,加強庭審過程中的訴訟監督。要把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不當,訴訟活動違反法定程序,侵犯訴訟當事人特別是被告人合法權利等情況作為簡易程序案件訴訟監督的重點。對庭審活動的監督情況,可以采取表格化的方式作好記錄。公訴人當庭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情形的,應及時建議法庭轉為普通程序審理。對于法庭沒有確認被告人自愿認罪并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限制被告人或其辯護人行使辯護權或者被告人最后陳述權等違法審判活動,公訴人應即時提出糾正意見,并記錄在案,庭審結束后及時向主管領導報告。要重視對簡易程序案件刑事裁判文書的審查,探索和規范承辦人和出庭公訴人審查意見的銜接方式,加強對簡易程序案件抗訴必要性的研究,依法通過抗訴等措施對裁判不當的案件提出監督意見。
總之,公正和效率一直都是訴訟程序追求的內在價值,在有限的司法資源背景下,二者常常呈現沖突的狀態。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設立簡易程序,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訴訟成本,實現不同案件的繁簡分流,將更多的精力用于疑難、復雜案件的審理上,從而在效率優先的考慮下,達到效率與公正的統一。簡易程序只是審判程序的簡易,部門的職能不能減。檢察機關出庭,是履行法定職責的需要,是維護被告人合法權益的需要,也是提高訴訟效率,降低訴訟成本的實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