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賈 敏
銀光集團黃光樹:用合理化建議來回報企業
■ 賈 敏
在黃光樹看來,用合理化建議為企業節能降耗是一個工人對企業的一種回報。他將合理化建議作為檢驗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途徑。
600多條合理化建議,節創100余萬元,這是一位一線工人對企業的貢獻。
他是黃光樹,是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公司紅光公司DNT廠硝化四班班長,在生產一線摸爬滾打了20年的經歷讓他總結出一個經驗:要想很好的操作好生產線,首先要與設備“交朋友”。
為了交好這個朋友,他堅持每天提早半小時到崗,反復查看“朋友”的身體健康狀況,學習“朋友”的脾性、愛好,并和老師傅一起交流怎樣將這些特殊的朋友們發揮最大的功效。通過不懈的努力,他的工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崗位技能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他對DNT硝化工序生產工藝規程、質量標準能做到倒背如流;對現場設備設施、工藝管線、閥門甚至小到連接螺栓,他亦能做到張口報數。因此,他總能發現老朋友的各種病癥,并想出根除病癥的金點子。
近兩年,隨著紅光公司年產1.5萬噸間苯二胺生產線投入運行,原有DNT生產線經過工藝改造,改為生產DNB。DNB生產對于一線員工來說是一個新名詞,從來沒有接觸過,對產品的性質都不了解。大家還紛紛傳聞,說DNB有毒性,班長黃光樹就是因為接觸了這種物質,面色蠟黃、嘴巴都青紫了。
工作要開展,員工又畏難。面對這種情況下,黃光樹想出一個好辦法,帶頭進入新線,解除員工顧慮。他先回家養足了精神,再說服工長吳軍和一向支持自己的組員蔣小華,第二天一大早,精神飽滿地當著大家的面,穿好勞保護具,一起上了新線取樣,半個小時后,當三個人相安無事地走進工房時,班組員工這放下了心。他還逐一與班組員工交流,做員工的思想工作,特別是那些傳說他中毒的。
他帶領班組員工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細心調試每臺設備,詳細記錄工藝運行情況,細致地分析數據發生變化的原因,把二硝基苯生產的實際情況真實地統計出來,為技術人員及時發現試生產存在的問題,不斷總結經驗,調整工藝技術參數,優化操作方式,更好的掌握二硝基苯試生產提供基礎數據。他們發現,針對送檢的硝基苯凝固點比水高,經常凝結在取樣桶內壁上,無法準確判斷廢酸密度的情況,黃光樹提出:“不做廢酸密度檢測,通過每個班檢測硫酸濃度質量比,并測算硝酸含量判定廢酸密度。”然而,不檢測廢酸密度,卻不符合與以往生產工藝操作法。面對壓力,黃光樹用嚴謹詳實的數據和產品樣品證實該方法的可行性,得到單位領導和技術人員的認可和支持。
黃光樹認為在工作中,只有現場比別人多跑幾趟,問題比別人多考慮一點,準備比別人多做一點,才能做到發現問題及時、判斷故障準確、反饋信息迅速、解決問題果斷。在一次中班的時候,離下班還有20分鐘的時間,黃光樹在巡查中發現生產線硝酸管線總截斷閥損壞,導致硝酸無法正常供應,而該截斷閥暫無備件。面對這難題,班組員工有的提出馬上就要下班了,讓下個班去處理。黃光樹卻想問題出現在我這里,不能把包袱交給別人。于是,他與員工通過分析論證,決定C4鋼球閥代替,等待備件來后再更換。等到處理完后,已經是凌晨2點多了,黃光樹不好意思地對班組同事致歉,同事們卻說“小黃,我們都相信你”。
在黃光樹看來,用合理化建議為企業節能降耗是一個工人對企業的一種回報。他將合理化建議作為檢驗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途徑。他和組員一起實施了“取消管線夾套保溫,改用工藝熱水進行廢水管線刷洗”和“105真空濃縮返動力熱水供201使用改造方案”的建議,解決了稀釋軟水“量不夠”的問題,每天可節約5噸左右的蒸汽和60噸以上的生消水,每年可節約費用近40萬元。
(作者單位:銀光集團新聞中心)
美國西科斯基駐中航工業昌飛項目團隊負責人
薩爾門?斯蒂芬?福蘭克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美國西科斯基駐中航工業昌飛項目團隊負責人薩爾門·斯蒂芬·福蘭克榮獲今年的中國政府“友誼獎”。中國政府“友誼獎”,是中國政府為表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而設立的最高獎項,每年約產生50名獲獎者。在中國工作期間,斯蒂芬幫助昌飛公司建立與西科斯基公司體系接軌的先進型號項目管理和質量管理體系,運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幫助昌飛公司解決生產中面臨的多個問題,盡最大努力減少對生產進度的影響。他悉心指導昌飛公司技術人員利用逆向工程技術和三維建模技術,對產品進行數字化定義,并對零件數字化模型進行虛擬裝配協調,保證了產品的裝配協調,提高了產品質量,縮短了產品研制周期,使昌飛公司的逆向建模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李蓉)
中船重工與陜西省簽署項目合作協議
10月16日,由國務院國資委與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深化陜西省與中央企業戰略合作座談會在西安舉行。會上,陜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姚引良代表陜西省政府與69家央企簽署協議,共簽約323個項目,累計金額達8700多億元。項目涵蓋了能源化工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諸多產業。中船重工總經理孫波代表中船重工在合作推進項目建設協議上簽字。
協議指出,本著“相互支持、開拓市場、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十三五”期間,中船重工將積極推進在陜西投資建設電力產品生產線擴容改造、軍民融合產業化動力專項等8個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15億元。陜西省將為中船重工項目建設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優先保障用地計劃,優先做好環評安評,優先落實建設條件,優先提供各項服務。陜西省積極支持中船重工在陜西開展風電場、光伏電場等新能源項目投資。中船重工積極組織成員單位在陜西開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開發,以及相關裝備總裝、制造基地建設。(杜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