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在司法實踐中檢討中國的商事留置權

2015-01-30 04:39:34
中國海商法研究 2015年2期

周 潔

(青島海事法院,山東青島 266061)

在司法實踐中檢討中國的商事留置權

周潔

(青島海事法院,山東青島266061)

摘要:針對海事法院經常受理的港口貨物倉儲合同、打撈合同、海上貨物運輸合同中經常出現的債權人錯誤行使留置權的案件,對我國現行有效商事留置權相關法律進行體系研究,并對臨近其他成文法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比較法研究,分析我國商事留置權法律制度構架之缺陷,并試圖提出解決方案,以期豐滿該制度,使商事留置權之行使清晰明確。

關鍵詞:商事留置權;產生債權之物;債務人之物

商事留置權在我國仍屬新興制度,現行法的缺陷及理論研究的不足使得該制度晦澀難行。近期在審判中連續遇到兩個錯誤行使商事留置權的案件,筆者意識到對這一制度進行深度研究甚有必要。現以兩個案例為引,對所謂中國的商事留置權制度進行檢討思考,以期拋磚引玉,能對將來這一制度的豐滿提供素材。

一、案例及問題的提出

案例一:甲、乙均為倉儲企業,丙為從事商品進口的企業。丙進口了一批貨物,為其倉儲與甲簽訂了倉儲合同,貨物交付甲后,甲與乙簽訂了倉儲合同,并將貨物實際放入乙的倉庫中倉儲。丙與甲均按合同約定付清了倉儲費用。設現倉儲期滿,丙要求提取貨物,甲乙之間存在另外的租賃場地的合同糾紛,甲欠付乙租金未清,且債權已到期,丙得否向乙主張提貨?若甲向乙提貨,乙對該貨物是否有留置權?

案例二:丁為打撈公司,戊為挖掘機銷售公司,己為挖掘機經營公司。戊己之間簽訂了所有權保留的買賣合同,約定分期付款,挖掘機簽訂合同時交付己公司,挖掘機所有權則自所有價款付清時轉移。己在價款付清之前,派員駕駛該挖掘機在船上從事挖泥作業,不幸船舶翻沉,挖掘機落入水中。己公司與丁公司簽訂打撈合同,約定由丁公司負責打撈并維修該挖掘機,挖掘機修理好以后由丁公司占有并使用,直至經營該挖掘機的收入能夠抵頂丁公司為打撈、維修該挖掘機所支出的所有費用。丁公司將其打撈上來置于自有之修理廠維修,但在挖掘機即將維修好時,戊公司方聽聞此事,并派員直接將挖掘機從修理廠偷走,此后申請法院扣押該挖掘機,并以己公司長期拖欠挖掘機銷售款項,已構成根本違約為由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解除合同并判令己公司返還挖掘機。法院判如其所請。

設戊未偷回此挖掘機,其可否基于所有權請求丁返還挖掘機?丁應否返還?丁在其打撈、維修費用未收回的情況下,得否主張留置該挖掘機?戊竊走挖掘機,丁之留置權是否必然滅失?戊私力取回該挖掘機,丁可否向其主張返還?丁當如何向戊主張權利?

在上述兩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物之占有者都提出了行使商事留置權的抗辯,能否成立需要對商事留置權進行研究。

二、中國商事留置權的制度架構

(一)中國的商事留置權概念

1.中國商事留置權概念的研究現狀

一切法學問題的研究都是在法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的。概念包括其內涵與外延,對一概念進行深入研究,要明確其本身的內涵及外延,并可以借對其上級概念、相關同級概念、相似而又不同的概念、包含的下級概念的范圍進行比較,從而達到對概念的精確把握。筆者論述的是中國的商事留置權,然,不但現行法律體系中并無此概念,國內現有法學著述中亦鮮見論述,唯《論我國物權法上的商事留置權》一文中寫到“商事留置權,就是指企業之間在經營關系中發生債權債務關系,當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債權人得以留置其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并就該動產優先受償的權利。”[1]而此概念之提出無疑承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簡稱《物權法》)的規定。

2.中國商事留置權的相關法律規定

《物權法》第十八章第230條、第231條是關于所謂商事留置權的相關規定。

根據這兩條的規定,我國的商事留置權是指企業之間的留置權,其與留置權的區別只有兩點:適用范圍僅限于企業之間;留置的動產不再限于與債權屬于同一法律關系。故,要檢討我國的商事留置權,只須在留置權的概念基礎上,將其主體加以限縮,將留置物之范圍加以擴大即可。故還需檢討我國的留置權。

3.留置權的相關規定

現行法律中沒有對留置權下定義,對留置權的規定散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簡稱《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簡稱《擔保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簡稱《擔保法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簡稱《合同法》)、《物權法》之中。特別法中的留置權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簡稱《海商法》)中的留置權等暫且不論。

首先,《民法通則》第89條第4款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廢止2007年底以前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第七批)的決定》(自2008年12月24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有關留置權的第117條的規定已經因其與《物權法》的規定相沖突而被廢止。該條規定:“債權人因合同關系占有債務人財物的,如果債務人到期不履行義務,債權人可以將相應的財物留置。經催告,債務人在合理期限內仍不履行義務,債權人依法將留置的財物以合理的價格變賣,并以變賣財物的價款優先受償的,應予保護。”:“按照合同約定一方占有對方的財產,對方不按照合同約定給付應付款項超過約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權留置該財產,依照法律的規定以留置財產折價或者以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得到償還。”

其次,根據《擔保法》第82條、第84條的規定,依照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以及法律規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的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的債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該合同約定的義務時,債權人有權留置該財產,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不得留置的物除外。

再看《擔保法解釋》的規定:

“第108條 債權人合法占有債務人交付的動產時,不知債務人無處分該動產的權利,債權人可以按照擔保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行使留置權。

第109條 債權人的債權已屆清償期,債權人對動產的占有與其債權的發生有牽連關系,債權人可以留置其所占有的動產。”

《擔保法解釋》對留置權的規定較《擔保法》有本質區別,將《擔保法》中“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解釋為“合法占有債務人交付的動產,不知債務人無處分該動產的權利”,將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動產,債務人不履行合同約定,解釋為“對動產的占有與其債權的發生有牽連關系”。筆者認為該種解釋已經超出了司法解釋的范疇,將法律規定的原意作了本質變更。

實際上,留置權的行使中的一個關鍵限定條件就是對“債務人的”之“的”的理解。《新華字典》關于“的”的解釋是:用在定語后,表示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領屬關系。如:中國的水稻;農民生活的提高。即,應用文義解釋,“的”表示領屬關系,“債務人的”應解釋為“債務人所有的”。根據《物權法》與《擔保法》的規定,留置的物僅能是債務人所有的物。所有的物即對該物享有所有權,是一個明確的法律概念,對所有權的權利范圍及其取得以及公示方式《物權法》均有明確規定。某人對某物在某時刻具有所有權是一確定的客觀事實。不應得出《擔保法解釋》第108條“債權人合法占有債務人交付的動產時,不知債務人無處分該動產的權利,可對該物行使留置權”的解釋。從商業及司法實務層面考慮,債務人將動產物交給債權人,鑒于一般動產均以占有公示其所有權權屬,債權人自然推定該物為債務人所有,既然推定其為所有人必然推定其有處分該物的權利,自然不知債務人無處分該動產的權利。且該條規定并未對債權人要盡何種謹慎處理義務來考察債務人對其交付債權人的物是否有處分權,亦未規定其是否僅在經過何種途徑查詢后仍不知債務人無處分該動產的權利才能對該物行使留置權,即對債權人而言,不作為即可。從舉證義務的分配角度,當事人對肯定事實有舉證義務,對否定事實沒有舉證義務,因為從客觀上講,難以要求證明不存在之情事*羅馬法中有這樣的法諺:“肯定者應證明,否定者不應證明”(affirmanti incumbit probation non neganti)。轉引自張衛平教授《證明責任分配的基本法理》一文,該文對大陸法系各種證明責任學說進行分析比較研究后最終認為我國證明責任的分配應采“法律要件分類說”,簡單講,主張權利者,應對權利根據的事實舉證;對方則應對權利妨礙的事實或權利消滅的事實舉證。。[2]則就該條而言,債權人不必舉證證明其不知,陳述即可,而債務人或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則要舉證證明債權人占有該物時明知債務人對該物無處分權以反駁債權人的陳述,實踐中十分困難。該條導致的結果就是實際上極大地改變了其解釋的《擔保法》對于只能留置債務人所有的物的規定,而將可以留置的物的范圍擴大到合法占有的債務人交付之物。

而《擔保法解釋》第109條則將《擔保法》第84條規定的可以留置的物須基于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以及法律規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的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擴大到債權人對動產的占有與其債權的發生有牽連關系*“牽連關系”并非我國大陸地區的法律概念,至今筆者尚未見此概念于大陸地區其他法律條文中。臺灣學者王澤鑒先生在其所著的《民法物權》一書中寫到:“所謂牽連關系,其情形有三:①債權由于該動產本身而生,例如拾得遺失寵物,而支出飼養費用。②債權與該動產返還義務系由于同一法律關系。例如,基于承攬契約而修理名表。③債權與該動產的返還義務由于同一事實關系。例如,狼犬傷人而被留置。”江平教授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精解》一書中比較了德國與瑞士、日本對牽連關系的界定,得出“我國《物權法》中所規定的留置財產與債權的牽連關系,應當留置權發生的基礎法律關系在債權與留置財產之間存在牽連,就足夠了,而無須有直接的關聯關系。”即可。[3]405-406,[4]297即,按《擔保法》規定,債權人留置的只能是債務人所有的、債權人按照某一可以留置的合同占有的、債務人不履行該合同到期債務的動產。

而按《擔保法解釋》規定,從實際效果上看,債權人最終可能可以留置的是債務人交付的、與債權的發生有牽連關系的動產。也就是說,在是否可以留置債務人交付的第三人所有之物的問題上,《擔保法》與《擔保法解釋》得出的結論是完全不同的。

根據上文所述,按文意理解,依照《物權法》第230條之規定,債權人可以留置的仍然是債務人所有的動產,并且要求該動產應當與債權屬于同一法律關系。[5]

《物權法》第231條規定了所謂的商事留置權,即企業之間,債權人留置的動產只要為債務人所有即可,不再要求是基于同一法律關系。

綜上,我國法律沒有對留置權的概念作出架構,商事留置權的定義更無從談起。就留置物的范圍而言,《物權法》與《擔保法》中的留置權一以貫之,債權人不能留置債務人之外的第三人所有之物*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司法實踐中已有不同觀點。最高人民法院對于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2009)遼民三他字第1號《關于通用海運集裝箱有限公司訴大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留置權糾紛一案的請示》的復函[(2010)民四他字第10號]認為,《物權法》第230條第1款中規定的“債務人的動產”主要是指債務人占有的動產,考慮到留置權的特殊作用,也可以包括債務人合法占有的動產。本案中應當向大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支付的集裝箱租用費用沒有付清,又沒有提供適當擔保的,大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可以在合理的限度內留置其合法占有的集裝箱。如果將“的”擴大解釋為“債務人交付的”,而《物權法》第231條又規定企業之間的留置無須基于同一法律關系,則就所謂商事留置權而言,完全突破了留置權作為擔保物權的功能,因為這將意味著只要債務人交付給債權人占有之物,無論是否債務人所有,無論是否跟債權發生有關系,無論該物的所有人是否同意,只要債務人有到期債務未履行,債權人都將可以留置該物,以價獲償。,即使債權的發生與該物屬于同一法律關系也不行。《擔保法解釋》第108條的規定是與法律規定相沖突的規定,而不是解釋,應屬無效*有學者認為,留置權的客體必須是債務人的動產。第三人的動產符合《擔保法解釋》第108條的規定時,應為留置物,發生善意取得。參見陳華彬:《民法物權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507頁;轉引自呂海寧,劉耀東:《債權人可否留置非債務人之物——〈物權法〉第230條的斟酌》,發表于《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關于留置權可否適用《擔保法》第108條發生善意取得,筆者同意該文呂海寧、劉耀東兩位作者的觀點,即債權人可否于非債務人所有人之動產上成立留置權,乃留置權本身能否成立的問題,而非能否善意取得的問題。。而對商事留置權而言,主要的限制條件僅在于物要屬于債務人所有,即在債務到期前債務人交付給債權人占有的所有的債務人享有所有權的動產均是債權人債權的擔保物,債權人可以對其行使留置權。

(二)中國商事留置權概念架構之不足

第一,《物權法》作為規定物權的基本法,其中第十八章對留置權作了系統規定,但是卻沒有規定留置權的定義,更沒有規定商事留置權的定義。

第二,《物權法》第十五章擔保物權一般規定對該法與《擔保法》的效力銜接作出了規定:擔保法與本法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本法;第一章基本原則對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作了規定:其他相關法律對物權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即,就留置權而言,《物權法》規定與擔保法不一致的,適用《物權法》,但是對其他法律如《民法通則》與之規定不一致的則沒有在該部法律中明書(例如,是否屬于另有特別規定);《物權法》沒有規定的,適用擔保法及其他法律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萬鄂湘表示,《物權法》的頒行并不意味著《擔保法》的廢止。《物權法》正式施行后將出現《民法通則》《擔保法》《物權法》《海商法》等規定中均有擔保物權內容的諸法并行局面。在處理《擔保法》等法律與《物權法》銜接問題時,人民法院首先應當堅持“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其次應當按照《立法法》與《物權法》規定的原則和精神,根據“上位法優于下位法”、“新法優于舊法”、“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解決法律適用沖突問題。。[6]關鍵是區分何為規定不一致,何為沒有規定,何為另有特別規定。

以《合同法》中關于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三類典型合同留置權規定為例:

“第380條 寄存人未按照約定支付保管費及其他費用的,保管人對保管物享有留置權,但當事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315條 托運人或者收貨人不支付運費、保管費及其他運輸費用的,承運人對相應的運輸貨物享有留置權,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264條 定作人未向承攬人支付報酬或者材料費等價款的,承攬人對完成的工作成果享有留置權,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上述三條中,保管人留置保管物、托運人留置運輸貨物、承攬人留置工作成果,是否要求債權人對欲留置之物之占有是基于同一合同關系?是否須債務人到期不履行該合同項下的義務?該物是否須為債務人具有所有權之物?當合同雙方均為企業時,情形是否又有不同?

回答上述問題就直接解決了前文案例一中的問題。而對上述問題觀點之所以有分歧就是因為前文中國商事留置權概念架構的不足中提出的問題。

《物權法》第230條及第231條并非以定義形式對留置權作出規定,那么該兩條對留置權之規定是否是留置權形成的必要條件?

《物權法》與《合同法》如何銜接?《物權法》第230條及第231條與《合同法》關于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的規定是否不一致?《物權法》與《合同法》為同一位階的法律,《物權法》頒布施行在后,《合同法》頒布施行在前,新法優先適用于舊法;《物權法》關于留置權的規定適用范圍是債權,《合同法》僅對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三類合同留置權作出特別規定,是否屬于“其他相關法律對物權另有特別規定”?《合同法》作為規范一種債的關系的法律,應否對物權作出規定?

第一,《物權法》第230條及第231條并非對留置權下定義。其規定的是,在某些情況下,債權人對某些物有留置權。同樣的,《合同法》的規定亦是債權人在某些情況下對某些物有留置權。因此不能稱債權人在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中對該物行使留置權時既要符合《合同法》該些條款的規定,又要符合《物權法》對于留置權的規定。因為《物權法》的規定不是以留置權定義的方式作出,并非行使留置權的大前提。因此,特別法中的留置權暫且不論(例如,《海商法》中的船舶留置權的規定),就上文提到的三類合同,《合同法》中的留置權應視作特別規定。

第二,《物權法》與《合同法》中的留置權沒有統一在一個留置權概念體系范疇下,設計并不科學,遑論《物權法》還應該是系統規定物權的基本法。

四、商事留置權的比較法研究

從《物權法》規定來看,商事留置權主體范圍與留置權相比,限于企業,留置物擴大到在債權到期前占有的債務人所有的物,對此,僅以“企業之間的留置除外”寥寥數字以蔽之。觀相鄰其他國家及地區法律之規定,多分而規定之。

(一)臺灣地區規定

臺灣地區現行“民法”有如下規定:

“第928條:稱留置權者,謂債權人占有他人之動產,而其債權之發生與該動產有牽連關系,于債權已屆清償期未受清償時,得留置該動產之權。債權人因侵權行為或其他不法之原因而占有動產者,不適用前項之規定。其占有之始明知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該動產非債務人所有者,亦同。

第929條:商人間因營業關系而占有之動產,與其因營業關系所生之債權,視為有前條所定之牽連關系。”

其對“留置權”下了定義,是在滿足合法占有、他人之動產(對該認知無重大過失)、債權發生與該動產有牽連關系、債權已屆清償期未受清償幾個要件時,債權人得留置該動產之權利。其他法律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再規定債權人于某種情形下得行使留置權時,其除了符合該法律于該特殊情形下的特殊規定外,仍必須滿足上述留置權定義中規定的條件。

(二)日本規定

《日本民法典》第295條規定:“他人物的占有人,就該物產生債權時,于其債權受清償前,可以留置該物。但債權不在清償期時,不在此限。”[7]《日本商法典》第521條規定,“商人之間因雙方的商行為而產生的債權到期時,債權人未受清償前,可以留置因商行為而歸自己占有的債務人的所有物或有價證券。但是,在另外意思表示時,不在此限。”[8]

(三)韓國規定

《大韓民國民法》第320條規定:“(1)占有他人的物或者有價證劵的人,對該物或者有價證劵所產生的債權在清償期內的,在該債權得到清償之前有留置該物或者有價證劵的權利。(2)前款的規定不適用因不法行為而占有的情形。”[9]60

《大韓民國商法》第58條規定:“商人之間因商行為引起的債權已到清償期時,在受清償時為止債權人可以留置因與債務人之間的商行為而自己占有的債務人所有的物品或者有價證券。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9]388

由此可見,日本與韓國的法律將留置權與商事留置權分別于民法和商法中作了不同規定。就留置權而言,一般可以基于該物產生的債權留置占有的該物。就商事留置權而言,可以留置自己基于商行為占有的債務人的所有物或有價證券,這些物或有價證券不限于與債權同屬一法律關系。

五、中國商事留置權規定的意義

根據上文論述,我國商事留置權的意義即在于,企業之間只要已經合法占有了債務人交付的物,即可以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留置該物,不管該物的占有與該債權是否基于同一法律關系所產生,但是仍要求對物的占有在債權到期之前。這種規定的理論依據在于債務人以其所有財產對其所負債務承擔民事責任;實務需求在于企業之間基于營業關系常常發生多筆交易,有時對某筆交易而言不會即時結算,債權人因占有債務人的物對債務人定會清償其債有內心確信,如果債務人某次僅清償債權人最后占有之物產生之債而債權人即不得基于以前債務留置該物,那么其以前的債務就可能得不到清償。商事留置權的規定于減少雙方交易成本與繁瑣手續,增進互信大有裨益*例如甲經營車修理廠,維修乙游覽公司所有的巴士,甲就A車未獲清償的修理費用,得就B車行使留置權。。[3]406

我國沒有單獨的商法典,民法典現在也僅有一部民法通則。我國以后采取民商合一還是民商分立的立法體制尚無定論。因此,現在也沒有商人、商行為的概念。《物權法》第231條回避了這個問題,直接將所謂商事留置權主體限定于企業,也沒有明確規定所占有之物須由于商行為而占有,但應合法占有則應無疑義。

類似于日本與韓國關于留置權分離的規定,根據上文之論述,《物權法》與《合同法》規定之留置權與臺灣地區留置權之規定不同,沒有定義性規定,當事人可以選擇適用。即,一般情形下的留置權,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權時,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占有的債務人所有的物,該物的占有須與債務人到期不履行之債權屬于同一法律關系;企業可以留置已經合法占有的債務人所有的物;就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而言,雙方均為企業時,債權人可以選擇留置基于該合同占有的物,無論該物的所有權人是誰,也可以選擇不留置基于該合同占有的物,而選擇留置債務人所有的其已合法占有的其他物。即,對商事留置而言,如果是基于該三種合同行使留置權,既可以留置基于該合同占有的非債權人之物,因為債權人之債權基于該物產生,債權人對該物付出了勞務或者支出了費用或者增添了該物的價值,可以以該物作為其債權的擔保物,而不論該物的所有人是否同意。當然在司法實踐中,因為我國不承認對物訴訟,在這種情形下二次行使留置權即拍賣、變賣以其價款清償債權時要追加該物的所有人為被告,該物的所有人以物的價值為限承擔擔保責任。企業亦可以選擇留置其已經合法占有的債務人所有的其他動產,因為債務人以其所有財產為限對其自身所負債務承擔責任,以其所有之物為其自身債權的擔保物亦是情理之中。而且也在保護債權人、債務人、第三人的利益上找到了一個平衡點,不致于將《物權法》第230條“的”擴大解釋為合法占有的,令交易各方在將自己之物交付他人時惶惶,不知何時自己之物便成為與其自身及物毫無關系的其他債權之擔保物。

六、案例及問題之解答

案例一中,丙難以基于其為所有權人而要求向乙提貨,因為乙基于保管合同占有貨物,如果是倉儲合同可能還會出具倉單,雖然保管費或倉儲費已得清償,但若向所有權人交付該物,則在與其簽署保管或倉儲合同的寄存人或存貨人要求基于保管合同或者直接憑倉單要求其交付貨物時,其將要承擔交付不能的違約后果。根據《物權法》第241條之規定,基于合同關系等產生的占有,有關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使用、收益、違約責任等,按照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根據《物權法》第34條規定,無權占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丙基于其對該物享有所有權請求他人交付該物,則該他人須無權占有該物。該案中乙對該物的占有乃基于其與甲之間的合同,為有權占有,丙無權請求返還。若甲向乙提貨,該貨物非債務人甲所有,由該貨物產生的債務已得清償,乙不能留置該貨物,須向甲交付。

案例二同案例一,若戊作為所有權人直接向丁要求交付挖掘機,丁不應交付。因為丁占有該挖掘機有正當權源,其對該挖掘機的占有為有權占有,而與其簽訂打撈、維修合同之己仍可能向其要求其基于合同交付。若戊以法院判令己向戊返還該挖掘機的判決為依據要求丁直接交付,丁可要求其先履行丁與己之間打撈、維修合同約定己之義務,實際已不能履行,則可折算價款;否則丁對該挖掘機可依據《合同法》第264條之規定對其行使留置權。物的所有權人將物脫離自己占有交予他人是自己經營的一種方式,物脫離占有之后可能會就其發生的債權以該物的價值設立擔保乃物之所有人固有之經營風險。

至于戊竊走挖掘機,丁之留置權是否已然滅失則要看我國法律對留置權滅失條件的規定。《物權法》第240條規定,“留置權人對留置財產喪失占有或者留置權人接受債務人另行提供的擔保的,留置權消滅。”根據該條規定,判斷案例二中債權人留置權是否消滅的關鍵是對于該條“喪失占有”的理解,這以對“占有”的理解為基礎。

《物權法》沒有對占有下定義,學者對占有定義措辭或有些微差別:“占有,指占有人對物有事實上的管領力的事實”;[10]“在理論上,占有是指人對物事實上的控制和支配”;[4]307“占有指對物有事實上之管領力”。[3]415但可見基本上均認為占有系一種事實狀態。

如果認為占有系一種事實狀態,為占有人對占有物具有事實上的管領力,則就文義理解,自該物脫離占有人之控制范占圍有人即“喪失占有”,但筆者認為,僅因占有人喪失占有之意思而喪失對物之實際控制時,方為喪失占有。占有物非基于占有人之意思被他人侵占,占有人得依照《物權法》第245條占有保護請求權之規定請求回復占有,此時應認為占有人之占有并未喪失*通說認為占有系一種事實狀態,喪失對物之實際控制即喪失占有,但“留置物如因侵奪而喪失占有,僅在不能依占有保護的規定回復占有時,留置權才歸于消滅”。參見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80頁;轉引自謝在全:《民法物權論(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425頁。“所謂喪失占有,是指債權人喪失了對留置財產的事實上的管領力,其喪失的原因不論是出于債權人自己的意思,如將留置物歸還債務人,還是非出于自己的意思,如其占有為第三人非法侵犯,均包括在內。但是,對于非因自己意思而發生的占有的喪失,并不一定造成留置權的消滅,應該看留置權人的占有有無可能依據本法關于占有的保護而重新獲得占有,如果不能夠恢復,則留置權最終喪失。”參見江平:《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精解》,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07頁。。

《物權法》第245條規定,“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根據本條規定,只要侵占人侵占了占有人占有之物,占有人即可據該條規定請求侵占人返還該物,占有人是否無權占有該物,侵占人是否享有本權在所不論。該條法益價值在于保護一種和平、穩定的占有秩序,督促通過法律途徑保護權利。正如臺灣地區“最高法院”1963年臺上字第1446號判決所謂:“‘民法’第962條之規定,乃為保護占有而設,故雖對于占有人有返還請求權存在,如不以合法程序而奪取占有人之占有時,則占有人仍得請求返還其占有物。”[3]538即,只要占有人占有物被侵占,占有人即可依據《物權法》第245條規定請求回復其占有,至于是否應基于其他法律關系將占有物交付他方并非此訴中應解決之問題。故,丁可基于侵犯占有訴請戊返還該挖掘機,在此期間(侵占發生之日一年內的除斥期間及訴訟期間),丁之留置權未滅失。

丁得起訴請求戊返還挖掘機,若己不履行或不能繼續履行其與丁之前的打撈、維修合同,丁得主張己承擔違約責任,或根據《合同法》第264條之規定對挖掘機行使留置權。

七、結語

我國商事留置權制度架構極不完善,就現行法律規定來看,企業如果是基于運輸合同、保管合同、加工承攬合同三種合同行使留置權,既可以留置基于該合同占有的非債權人之物,因為債權人之債權基于該物產生,債權人對該物付出了勞務或者支出了費用或者增添了該物的價值,可以以該物作為其債權的擔保物,而不論該物的所有人是否同意,也可以選擇留置其已經合法占有的債務人所有的其他動產,因為債務人以其所有財產為限對其自身所負債務承擔責任。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孟強.論我國《物權法》上的商事留置權[J].政治與法律,2008(10):36.

MENG Qiang. Commercial lien under thePropertyLaw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J].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2008(10): 36.(in Chinese)

[2]張衛平.證明責任分配的基本法理[M]//何家弘.證據學論壇(第1卷).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279-314.

ZHANG Wei-ping.Basic legal principles of the allocation of burden of proof[M]//HE Jia-hong.Forum on Evidence(Vol. I).Beijing:China Procuratorial Press,2000:279-314.(in Chinese)

[3]王澤鑒.民法物權[M].2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WANG Ze-jian.Civil property law[M].2nd ed.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10.(in Chinese)

[4]江平.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精解[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

JIANG Ping.Exeplanation ofPropertyLaw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M].Beijing: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2007.(in Chinese)

[5]黃松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條文理解與適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676.

HUANG Song-you.Compreh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PropertyLaw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M].Beijing:People’s Court Press,2007:676.(in Chinese)

[6]肖瑋.最高法明確物權法與擔保法沖突解決原則[N].檢察日報,2007-07-06(001).

XIAO Wei.Solution principle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real right law and guaranty law is clearly stated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N].Procuratorial Daily,2007-07-06(001).(in Chinese)

[7]呂海寧,劉耀東.債權人可否留置非債務人之物——《物權法》第230條的斟酌[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24-130.

LV Hai-ning,LIU Yao-dong.If the creditor can impose the lien on the cargo that does not belong to the debtor—considering Article 230 of thePropertyLawofPeople’sRepublicofChina[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13(1):124-130.(in Chinese)

[8]熊丙萬.論商事留置權[J].法學家,2011(4):89-178.

XIONG Bing-wan.Theory about commercial lien[J].Jurist,2011(4):89-178.(in Chinese)

[9]周玉華.韓國民商事法律匯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

ZHOU Yu-hua.Collection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Korea[M].Beijing:People’s Court Press,2009.(in Chinese)

[10]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M].4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397.

LIANG Hui-xing,CHEN Hua-bin.Property law[M].4th ed.Beijing:Law Press,2007:397.(in Chinese)

Examining commercial lien under Chinese la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practice

ZHOU Jie

(Qingdao Maritime Court,Qingdao 266061,Chin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cases governed by maritime courts like port warehousing contracts, salvage contracts, contracts of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 and so on in which the debtors wrongfully use the right of li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inese laws and regulations concerning commercial liens in force, and compares the rela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nearby countries and regions sharing the same legal system so as to determine the defects of our legal framework for commercial lien.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seek the solution to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framework so that people can better protect their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Key words:commercial lien;the object causing debt;the object belonging to the debtor

中圖分類號:DF96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28X(2015)02-0081-07

作者簡介:周潔(1986-),女,山東青島人,青島海事法院海商庭助理審判員,E-mail:zhoujiesherry@126.com。

收稿日期:2015-05-15

周潔.在司法實踐中檢討中國的商事留置權[J].中國海商法研究,2015,26(2):81-8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午夜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下载|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日产AⅤ| 国产黑人在线|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另类AV|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成人亚洲天堂|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久草网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九色综合视频网|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99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亚洲视频色图|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欧美成人区|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91国内在线视频| 久草中文网|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亚瑟|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国产AV毛片| 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第页|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一二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成人午夜天|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亚洲第一区欧美国产综合| 亚洲aaa视频|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av网站| 亚洲精品老司机|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亚洲天堂久久新| 国产第一页亚洲|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美女被操91视频|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五月天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黄色精品|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