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衛民
省級統管地方法院法官任用改革審思
——基于實證考察的分析
文◎左衛民*
在地方法院人財物的省級統一管理改革中,如何認識、推行和進一步發展省級統管地方法院法官任用制度是各界關注但尚未深入研究的問題。
對于地方法院法官的任用,實踐中已經發展出一套獨特的機制。“內外兼具,以內為主“的本院任用機制與“本級為主,上級為輔“的地方同級任用機制。與任用的行政化權力格局不同,任用的實質標準則有著強烈的司法色彩。總的來看,選拔任用業務型法官重在考察其司法專業能力;對于法院領導,尤其是院長的選拔任用,主要考察其政治與行政管理能力。任用標準呈現如下特點:隨著法官職務的提升,對司法專業能力的考察逐漸下降,對領導管理能力的考察則逐漸加大。在任用程序上,整體上呈現出行政化、簡單化的面相,但是,一定的競爭性選拔機制在選拔任用法院中層領導和帶領審判團隊、擔負主要審判業務的審判長或主審法官時,已經成為法官任用的重要方式。
從效果層面分析,這套機制具有相當的經濟性,通常能夠選拔出具有一定業務能力和領導管理能力的法官及法院領導,但其存在的問題也較為明顯。整體上看,目前著手推進的省級統管地方法院法官任用的改革,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以往地方法院法官、院長任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地方主義“甚至“山頭主義“、“保護主義“等問題,但也可能存在信息收集能力較差、任用成本過高等不足。可采取“有限集中,分層授權“的模式,將法官選任過程中的選拔、考察、任用等權力,分層授權給不同級別的權力主體,既可解決上述問題,又能兼顧地方法院法官任用機制改革基本出發點。
(摘自《法學研究》,2015年第4期,第23-40頁。)
*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610064]
[本欄目摘編宋洨沙]